一念之间,万般不同

一、改变命运的逻辑起点是什么?

前几天,我在听李笑来老师的写作课时,笑来老师特地提到了一句:“提升逻辑思维是一辈子的事情,需要终生修炼。逻辑差的人,这辈子什么都干不好。

接着我努力地在自己的脑海里检索了一圈,才发现自己在逻辑思维方面的知识少之又少。

于是,我便开始四处寻找和逻辑思维相关的书籍或视频教程。

皇天不负有心人,我找到了一本讲逻辑思维的经典好书——《超越感觉》,还有一位专门讲逻辑思维的宝藏up主——胡说坝道。

就在我看胡说八道最新一期的视频——增强回路时,有那么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自己被闪电“击中”了。

那种震撼不仅仅来自于视频本身所讲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他在视频中所讲的东西让我大脑中已有的一些概念产生了奇妙的化合反应。

电光火石间,我顿悟了一个道理——起心动念是一切成功的逻辑起点。

对此,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

“心”决定了我们做事的态度,我们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我们成就的高度。

“念”决定了我们做事的思路,我们做事的思路决定了我们破局的出路。


二、两种底层逻辑思维,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1.成功者背后的底层逻辑

1.1 二八定律

查理芒格先生说,一个优秀的人一生中应该掌握至少100种思维模型,所谓思维模型,即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

这么多理论中,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于1897年发现的一个经济学规律——二八定律,到现在为止,在全世界依然影响深远。

这个定律解释了很多原本看上去不可思议的现象:世界上20%的人掌握了80%财富;真正决定你命运的时间只占你人一生的20%;一家公司里20%的人创造了80%的价值……

真正理解这个思维模型的人,在做事的时候,他们会懂得取舍,知道如何科学地安排时间,用80%的时间重点突破决定自己命运的那20%的事情。

1.2复利思维

关于复利,有个非常经典的例子:

印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舍罕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

国王问他想要什么,他对国王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赏给我1粒麦子,在第2个小格里给2粒,第3小格给4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请您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的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

国王觉得这要求太容易满足了,就命令给他这些麦粒。一开始,麦粒的增加很慢。然后数字加速,还没有放到20格,一袋麦子就已经完了。

之后,一袋又一袋的麦子被扛到国王面前来。国王最终发现,即使拿来全印度的粮食,也无法放满第64格。

那么,宰相要求得到的麦粒到底有多少呢?总数是一个20位的天文数字:18446744073709551615(粒),也就是1844亿亿粒。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最熟知的“复利”现象就是高利贷,不过,如果你只知道高利贷的背后规律是复利,那真是太可惜了。

事实上,复利思维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你得去做那些能够持续给你带来正向收益的事情。

坚持与时间做朋友,做对的事情,并且坚持耐心地把事情做好。最终,你想要的一切,时间终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2.失败者的底层逻辑

2.1 破窗户效应

破窗户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的一项实验,实验过程这里就不详细地展开了,简单地解释下就是: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关于这点,我上个星期算是亲身体验了一把。我住在某小区的6楼。

平时,我的习惯是出门下楼时,会顺便将自家的垃圾带到楼下,扔到垃圾桶里。

可是,上周的某一天,我因为参加的某个活动快迟到了,于是我便将垃圾放在了自己门口,心想等到晚上回家再扔掉。

万万没想到的是,我晚上回家的时候,门口竟然又多了一袋无名垃圾。

那天我下班很晚,特别累,我并未及时扔掉自己家门口的那袋垃圾,于是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晚上。

当我第二天出门上班的时候,眼前的一幕把握惊呆了——门口竟然堆了3大袋垃圾。

我当时莫名的生气,这些邻居也太过分了,竟然把垃圾统统都扔在了我家门口。

一股无名的火瞬间把我点着了,于是我决定故意不扔,就想看看这些人的底线到底在哪儿,大家喜欢耗着就耗着吧,谁怕谁呢。

就这样,时间又过去了三天,我惊奇地发现自己家门口的垃圾,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在不断地增加。

通过这件事,我想起了多年前在心理学书上看到的破窗效应。

没想到,我竟然亲身体会了一遍,最终我还是选择了认输,

第二天一早,我便默默地将门口的所有垃圾扔到了楼下的垃圾桶。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墙倒众人推,鼓破众人捶”说的就是这么个理。

在中国,其实我们有句类似的说法,叫“破罐子破摔”。我想说的是,一个人状态不佳的时候,

一定要及时调整过来,否则我们的内心对待自己,就会像人们对待破窗户或者破罐子一样。

2.2 稀缺

有本叫做《稀缺》书讲到“穷人是如何变得更穷的?

答案就是稀缺。稀缺啥呢?

时间和注意力。

穷人因为穷,就会想着多赚钱,进而会思考多打几份工以养家糊口,刚开始这种感觉确实非常不错,幸福感直线上升,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会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怪圈:越穷越忙,越忙越穷。就像下图展示的这样: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一旦个人将时间和精力过多地消耗在转换型的工作上,他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的认知和新的技能。

即使机会来了,他也会因为不知道,或者没能力,最终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机会从眼前飘走。于是,他的一生便在无穷无尽的忙碌和奔波中度过。

等到年华逝去、青春不再,自己的身体也开始大不如前了,他只能怅然若失,后悔难过,或者是用一句“这就是命”的话来安慰自己。


三、两种底层思维的本质是什么?

答案是:反馈回路/循环系统

上面我分享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看起来效果完全相反,但其实从本质上看,两种思维模式有个共同的特点:每种底层思维者的人生都是某种反馈回路循环运行了N多次以后产生的结果。

每个人都身在某个循环系统之中,你参与的循环系统或反馈回路决定了你的努力是否真正有效,决定了你人生的最终走向。

为了更好地解释反馈回路的威力,我以学生的学习为例,画了两个反馈回路图:

(这个图隐含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学生的智力是正常的,努力的方向和学习的方法也没有问题。)

上图中的两个循环,有个共同的起点——学生的态度

态度是什么?我上周专门分享了一篇有关态度的文章。这里再简单地说说,态度其实是一个人在自身兴趣、价值观、认知等综合影响之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偏向性。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来,改变一个学生的态度就能扭转学生的命运。一个人的态度受到内部和外部的诸多因素影响。

因此,得出一个结论固然简单,可是难就难在如何真正的转变学生的态度,并让一个学生持续保持虔心正念。

现在,我们将视野从学生拓展到成年人的世界,我敢大胆地说,成年人的成长轨迹依然符合上图。

只不过衡量我们的标准,从成绩变成了绩效,给我们反馈的不再是父母或者老师,而是同事或者上司,抑或是市场。

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最难的不是对一件事情保持三分钟的热情,而是终其一生专注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之中。

如此看来,我决得唯有热爱可以冲破一切!

四、破局心法

俯仰一世,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某个反馈系统中循环往复。

要想真正找到人生的破局之道,我们必须静下心来,好好分析自己目前所处的反馈回路。

破局的关键就是打破旧有的循环回路,修心正念,让自己参与到全新的正向循环中。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让生命之帆顺着风,迎着阳光一步步驶向梦想的彼岸。


五、总结

人的心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负面偏好、童年阴影、失败经历……;人的思维也总是受认知和经历的局限,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非常无知。

人的一生需要不断修炼内心,强大自己的心灵;需要不断学习反思,提升自己的认知。

改变人生从改变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开始,但起心动念的修炼,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我们毕生的功课。

最后,总结一句:一念之间,万般不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念之间,万般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