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变》第二辑——《年、月、日》教学异构与思考

「我与自己同课异构

一直以为同课异构是两位老师基于学情和自身教学风格对同一课题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贲老师的“我与自己同课异构”刷新了我对同课异构的理解。

对我来说还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把每一节新课都同课异构一次,《寻变》第二辑的内容与我而言更多的是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理念,告诉当下的我,如何通过比较不同的教学设计,促进教学优化,走向深刻。

借贲老师的话来讲,与自己“同课异构”是一件很有意思,又很有意义的事。

「“教”到“学”的嬗变

贲老师记录了两次执教《年、月、日》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两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均有较大出入。

2004年的教学是基于教材设计,添加个别个性化小环节的设计,其主要教学过程包括:引入、新课、巩固、总结四大环节。其中新课这一环节中包含:1.观察年历卡,认识年、月、日;2.记忆大、小月。巩固这个环节中包含:1.游戏;2.口答;3.解决问题:一年有多少天?

2016年的教学则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前测,将课堂环节设计为:揭课、同桌交流学习、全班交流学习、留疑这四个大环节。其中,全班交流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全班同学共享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再在老师的带领下梳理年月日的关系,最后根据课前调查中的疑问进行交流。最后的答疑环节是让我感触最深的的部分,贲老师的解答了学生的两个问题:

1.为什么7月和8月是大月?

这里学生讲解了罗马凯撒大帝和奥古斯都的故事,贲老师借由这个历史故事,利用故事线来计算全年天数,带着学生分析大小月的变化以及每月天数的变化。这样的处理不仅让学生在历史中理解数学,还通过计算的过程,初步经历了历法的变化和调整的过程,增加了学生对儒略历的认识。

2.年、月、日是谁发明的?

这个问题如果是我,可能会从地理的相关知识去解释,这样的解释其实大部分学生都知道,且缺少数学性。贲老师用课件呈现黑夜白天交替的图片讲述“日”的由来,用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图介绍“月”的周期,再用树木的四季变化来呈现“年”的变化,详细的告诉孩子年月日的由来,而我们所学习的古人进一步探索出来的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到时间是关于过程的度量,而年月日三者互为参照物,我们用数学语言描述的时间概念就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模型。

贲老师最后的“留疑”环节也打开了一个数学练习生活的新思路。通常我会让学生思考你在生活的哪些地方会用到年月日?这其实是在问年月日在生活中的作用。贲老师则问:“如果没有了年月日,这个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这样的问法不仅会让学生思考它的作用,还能感受时间单位存在的必要性,可谓一举两得。

「何为听?如何听?

在教学反思中,贲老师特意关注到了学生的“听”,他和读者分享了一个话题:如何不让“听”在课堂中成为走过场式的一“听”了之呢?

1.先敞亮学生的问题,让学生从“要我听”变成“我要听”。

2.听的核心是思考,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批判接受。

3.听讲结合,先听后讲,听完之后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补充或纠正。

4.让学生体验听的收获,通过学生的学习后结果来检测他们听的情况。

你可能感兴趣的:(《寻变》第二辑——《年、月、日》教学异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