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现在的孩子太脆弱,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动不动就抑郁焦虑,动不动就辍学自残自杀,一点抗压能力都没有。现象上看,确实如此。来自铺天盖地的媒体报到,来自周遭身边的发生,甚至是来自自家孩子,这些都让我们感觉到——“现在的太孩子脆弱”!这是怎么回事呢?很多人可能有这样的疑问。难道是他们天生脆弱?从进化学角度看,不应该啊!并且从科学统计的结果看,新生儿的出生存活率和各项身体指标都是逐年上升的,难道是身体化了,心理承受能力反而退化了吗?
其实孩子们的这些特点,是来自于环境的影响,其中成人占了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脆弱”是用来描述心理状态的,一个人情感、情绪的脆弱,往往因为内在缺少资源和力量,在遇到挑战的时候不够强大,缺少支撑。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像温室里的花朵,有点儿风吹草动就耷拉脑袋,像是霜打的茄子。还真是这么回事。很多成人,确实是给孩子建造了一个“安全、富足”的生长温室。这不是一个孩子们一起长大的温室大棚,而是每家有个小“暖房”,孩子大多数时间待在单独的“暖房”里,有时去到学校这个“大棚”,偶尔也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大自然稍微停留。这个新的环境,带来了很多问题。
1. 个体孤独缺少陪伴
现在的孩子很少有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父母会说,经常带着孩子出去玩。这种经常可能是周末、假期。而我们小的时候,每天都在外面跑。那时,城市还没有这么多的高楼大厦,家旁边总是有一些小河沟、小树林让孩子可以去捉蜻蜓、捉蛐蛐、沾花惹草、上树下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一棵树、一朵花,不高兴的时候就可以去树下、沟边待一会儿。大自然的和谐宁静,总是会神奇地让人平和。不像现在的孩子,大自然是去旅游的地方,他们只是偶尔的访客,而不是其中的一部分。
现在的孩子缺少玩伴。独生子女自不用说,即使是家中有兄弟姐妹,也比不过以前,整条街的大孩儿小孩儿在一起乱窜。以前上下学,我都是走着的,和几个住的近的同学约好,路上说笑打闹。放学或者假期,有课外小组,大家约着一起写作业,出去玩。尤其是夏日晚上,大人会在马路边院子里坐着乘凉,孩子们就每天疯跑疯玩,直到累了才回家。
现在的孩子没有这么多的玩伴,新冠更是雪上加霜。孩子被迫在家上网课,不能去学校。仅有的和同龄人接触的机会也被剥夺,而恰恰孩子是最需要陪伴的。
也许有的父母会说,我没少陪着写作业、辅导功课啊。这里说的陪伴,是陪着孩子玩,陪着孩子做他喜欢的那些傻事。也许孩子更希望自己写作业,有父母陪,反而压力太大。
没有了大自然、小伙伴和同学的陪伴,取而代之的是电子设备、游戏、社交网站。看起来热热闹闹的虚拟世界,随时随地都在,非常便利。可是缺少人与人互动的温度和深度,没有了女孩间的亲密交谈,男孩间的打打闹闹。在社交媒体上,看似朋友众多,但人与人的交往表面而短暂。晒出来的都是鲜衣怒马、母慈子孝,可实际上我们越来越渴望温暖的微笑、拥抱。这虚拟世界的冰冷距离,让人想跨越都难。
孤独,让孩子沉迷、沉默,缺少表达和释放情绪的机会,也慢慢丧失了表达自己的能力,情绪悄悄地累积在孩子的心里。
2. 家长过度保护
过度保护,一方面是物质的无限满足,一方面是孩子几乎没有人身自由——去哪里都需要家长陪同,车接车送。要做什么,去哪里,都需要家长同意,孩子没有安排自己生活的自主权。哪怕是写作业,先做什么,一道问题如何思考、回答,也都有成人在旁边时时刻刻地“支持(jian du)”。
有一个孩子对他的咨询师说,我可以随时去死,问他为什么,他说:“我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思。我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房子、车子、衣物、电脑、手机,我也什么都得听他们的,我就是一个没用的废物,什么都不会做,这世界有我没我一个样。”
父母全然的物质支持,让孩子失去了对生活的自主权。看似的保护,变成了更大的剥夺。孩子被剥夺了为自己的生活做主的权力。
3. 家长过度焦虑
家长的过度保护,来自于过度焦虑和恐惧。总是担心孩子不够健康、学习成绩不够好、输在起跑线上、输在任何一个年级、输在任何一次考试……而这些焦虑,其本质是家长觉得自己不够好,不想输给其他的成年人。
家长的焦虑、担忧情绪,一定会传递给孩子。当父母经常处在焦虑情绪中,不自觉地会批评指责。孩子一方面在批评指责面前很压抑,另一方面也学会了批评指责的模式,他们在内心里暗自批评自己。当父母经常用“你不够好”的眼光看着孩子,孩子也就学会了不认可自己,从内在接受“我不够好”。
这样的孩子往往寻求外在认可和肯定,内在缺乏自信、自尊,活在他人的期待里。对于他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很敏感,怀疑对方是针对自己。非常容易患得患失,焦虑抑郁。更可怕的是,即使父母停止了批评指责,孩子还是会延续这个模式,继续批评指责自己。
有一位初中的女生,真的是人见人爱、广受欢迎。她不喜欢冲突,面对他人的挑衅,宁可委曲求全,息事宁人。有不同意见,她也不敢正面沟通,心里不同意,就是说不出来。回到家里,她总是说自己很差,根本没有那么优秀,实在忍不住的时候就会爆发,和家人起冲突。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又不知道怎么办,她选择了自残。
4. 便捷的信息社会
随手可得的信息,大数据时代的投喂,让每一个人都不自觉地淹没在海量信息的洪流当中。这也带来了几个对家长的负面影响:比较。看到别人家孩子的优秀,总是用鸡娃的优势去比较自家熊孩子的劣势,越比越焦虑;担心。看到别人家孩子的问题,那些关于抑郁焦虑自残的报道,让家长自我怀疑,怎么做似乎都不够好;纠结。海量育儿信息,总也学不完,而且专家的说法不一,让家长左右为难,我到底听谁的好?学的总是没有用,有用的也不知道在哪里。
海量信息,带来比较、担心、纠结,让我们的家长更努力和焦虑,而这些,都会不知不觉地传递给孩子。同时,便捷的信息社会,对孩子也影响巨大。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动不动自残、自杀?其中一个原因是模仿。媒体报道的诸多事例,会有潜意识的影响,孩子在感到愤怒无助时,会不自觉地选择大家都采用的自残自杀的方式。
5. 网络暴力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型的伤害方式:网络暴力。孩子莫名其妙地被bully,可能来自一个人,也可能来自一群人,你甚至不知道“他”是谁。网络暴力的杀伤力比想象的大得多,因为:这种攻击往往是匿名的,让人愤怒却无处释放,还不如以前当面打一架;这种攻击往往是长久的。暴力信息放在网上,人人可见,删除需要网管,很多时候不太可能。想到这种状况,当事人往往是被一次又一次攻击,感到一次又一次崩溃。上述的两个特点,都使得网络暴力,看似“小小”的只言片语,却带来巨大而长久的伤害。
6. 对“脆弱”的认知和态度
上面的五个因素,造就了现在孩子的不同成长环境。虽然物质得到了满足,但孩子的滋养、支持、资源在大大减少,这让现在的孩子更容易“脆弱”。同时,成人对这个发生的认知有限,让人们简单地归因于孩子“脆弱”,造成二次伤害。
“现在的孩子脆弱“这个观点本身,就明显带着批评和指责,让孩子孤立无援,自己背锅。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情绪状态不敏感,忽略了早期的各种信号,直到严重后果发生,才意识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问题被拖延甚至无视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家长的内疚和羞耻心。家长批评孩子脆弱,自己也会有很强的挫败感,是自己不够好。这种内疚和羞耻心,让家长不愿与外界沟通、求助,总是希望通过努力解决问题。这造成专业的干预、支持被滞后。
从以上六个方面来看,现在的孩子并不是更脆弱。或者说,孩子的脆弱更多是环境造成的。人类社会在以空前的加速度进化,让身处其中的我们来不及觉察反思。物质的极大丰富,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带来 伤害,但同时,也许是引领我们进入新的进化的开端。现在的孩子无需像我们要为了温饱、自立、好的物质生活奋斗。他们在前一辈的努力下,跨越了这个阶段,直接面对更深刻的心声:我是谁?我为什么而学?我为什么活着,我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这是他们的挑战,让他们更早地面对人生的本质问题,更早地认识自我,也带来不断的成长。作为家长,既然我们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就可以选择在根部浇水,和我们的孩子一起成长。
———节选自阳教练《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