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是“姑姑”

      三篇文章读后,感触很深。尤其是博学的姑姑,印象尤为深刻。我的第一反无关孩子,而是我自己,我为什么不是姑姑呢?!         

      知识淡忘,更新不及,甚至停滞。读着《餐桌围坐》这篇文章一遍两遍三遍,姑姑的博学甚是佩服,完全是信手拈来。曾几何时我也是读过书,学过历史的,然而读着文章里的姑姑,我无地自容,自惭形秽。离开学校后,工作以来,我对照着文章里的姑姑来“拷问”自己,我曾经学的知识,读的历史故事呢?尤其是今天的我作为手机控,电子控一族,书本已经渐渐的远离了我,阅读也越来越只是曾经的事了,即使偶尔有读也是因为某种现实的需要。多么可怕的事啊!曾经学过的知识在慢慢的淡忘,而阅读作为知识更新最有效手段,我正在慢慢远离。(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更别提犹太人的64本了,中国是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这与中国悠久的文明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很不符,因何当前中国国人陷入阅读危机。---来自百度查找)

      切入点的寻找,正确引导的时机。 围着餐桌与小侄女聊天是多么生活的场景,这样的环境只会其乐融融,欢声笑语,绝对不会是鸡飞狗跳,剑拔弩张。然而我大多数时候确是早上同孩子一起出门,孩子上学,大人上班。下班回来一人做饭,家务,一人检查孩子作业,一起吃饭,接下来就是各自洗涮,一切停当之后孩子也到休息的点了,孩子安排睡下,我也躺下来,睡意没来刷刷手机吧,直到睡着。偶尔也有另一个场景,吃过饭时间尚早,也没有其他琐事,一家三口,楼下溜达一圈,去水果店让孩子挑点自己喜欢吃的水果,路上两边大手拉着中间的小手一起唧唧喳喳,也是欢笑连连。这时候说点什么,孩子从来没有抵触过。(记得大学英语口语课有这么一篇文章,国外倡导家庭停电两小时,一家人一起,抛开电视,抛开手机,可以一起聊天,一起玩游戏,一起读书,但每天一定要有两小时的家庭时间)

      可曾给孩子一个机会。文中的姑姑让孩子成为话题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主体的对等性,是多么的重要。文中的姑姑与小侄女有的只是平和的聊天,可是我有多少次是命令式的布置任务,多少次的怒吼式的检查了作业,多少次以俯视的姿态来陪伴孩子,多少次……回想一下我可曾像姑姑一样,给孩子这样的机会。

    无关孩子教育,只观自己。读了文章之后惭愧之至。对比文中姑姑,我是如此的矮小,努力成为文中的姑姑将是我的目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为什么不是“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