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用理科生思维理解世界》读书的2971天

 

万万没想到


我们的本能工作得如此之好,以至于我们在明明没有规律的地方也能找出规律来


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以一种不直截了当的方式影响他人,然后再影响自己。


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本来应该是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


统计表明,想要预测一个学生的大学成绩,自控能力甚至是比智商和入学成绩更好的指标。


为什么统计表明总能按时交作业的学生反而经常穿脏袜子?为什么每当期末考试之前学生们更容易吸烟,不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因为他们的意志力用在学习上了



专注练习


只有一个因素能预测学生成绩的变化,这个因素就是学习环境


成绩好的学生必须在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中单独学,安静的环境其实不难做到,一般大学的教室和图书馆都相当安静,问题在于很多学生学习的时候都是戴着耳机听音乐。


能够特别专注地干一件事才是最酷的。


真正决定你水平的不是全班一起上的音乐课,而是单独练习


所以,一个人爱好什么,喜欢干什么,能死心塌地地在什么方向上刻意练习,基本上是天生的。考虑到刻意练习是如此的不好玩,我猜我们也没必要过分可惜自己没能成为天才这个事实。


练习需要重复,而重复一定不好玩。教育需要全面,而娱乐一定只关注其中好玩的部分。所以娱乐跟学习必然是不相容的,如果你是在娱乐,你就不是在学习。你可以用娱乐的手段号召人去学习,但娱乐本身绝对不是学习。



博弈没有双赢


如果你想出类拔萃,那么你要参与的这场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个零和博弈——你想赢就意味着有人要输,你拿到这个位置就意味着有人拿不到这个位置。


像这种博弈对社会有没有好处对你来说不重要,你关心的是怎么做对自己有好处


这个博弈没有双赢。这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游戏。可能觉得这实在太功利了。功利就对了。



家庭教育


越是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基因对孩子的影响越大;

越是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越大。


这大概完全是因为贫困家庭的孩子得不到充分发展的环境,他们被环境给压制了;

而富裕家庭的孩子却可以天高任鸟飞。


家庭和社会能为人才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提供能施展各种兴趣的环境


当然,这个研究说的是两岁的小孩,根据前面的结论,成人以后所有的孩子都有可能发挥自己的能力。



关于阅读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


而破解世界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看书,一个办法是直接上手干。


看博客不如看报纸,

看报纸不如看杂志,

看杂志不如看书。


“新闻”是个听起来相当正面的词,看新闻代表关心时事,就好像是个正事儿似的。但阅读新闻其实跟看电影和听音乐一样,通常是一种放松或娱乐活动。


看新闻不如看论文,看一篇论文不如把多篇论文综合在一起看(称为meta-analysis),而且有时候这么看还是不行。现代社会中的智者,应该掌握这一套思维方式。


如果你想学点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找本书——最好是正规的教科书或者专业著作


我们要做的就是“吃进”很多信息,然后生产笔记本。


我认为写读书笔记是一个非常正经的工作。


第一遍是正常通读,只要放松地欣赏作者的精妙思想和有趣故事即可。不要追求读得快,值得时不时停下来思考一下的书才是好书。


在读第二遍的同时写下读书笔记。这时候就不要每个字都读了,书中作为例子的故事大可跳过,要专注于思想脉络


读一章,记一章笔记,直至读完。然后这本书就可以束之高阁,甚至直接扔了。所以“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句话是对的。


世界上有很多比读书重要的事。在做事和读书之间,做事优先。但读书是除实践外迅速积累见识的最好办法。


选自《万万没想到:用理科生思维理解世界》不不能量少女读书的第2971天


因为被能量救赎,一生感恩,一生传递。


因为,我们都被深深地爱着啊,甚至连陌生人也如此慷慨。


谨以此篇,献给美好的你们。


希望阅读和分享的小伙伴,一直被温柔相待……


/ end /


不不猜,你还可能喜欢:


微信公号搜索“陈不不”,后台留言

回复“高效”,分享给你“(不要错过)很简单却很有用:高效生活的秘诀”

回复“失败”,分享给你“总是感觉自己很失败?这篇可以帮到你”

回复“日记”,分享给你“我是如何十年如一日的记日记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万没想到:用理科生思维理解世界》读书的297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