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風險投資之路

大的投資收益回撤,是長期高復合收益率的最大殺手。

決定投資一個品種之前,要回答三個問題:最極端的情況出現時會跌多少?可能性有多大?需要等多久才能解套?無法回答則不應買入。

在高確定性盈利的時候,要敢上大倉位,這才是低風險高收益的關鍵。確定有保底的時候,才能上槓桿。

債券有三大風險:信用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

債券要分散持有,真的要用錢,就找流動性最好的先賣。

A 類債券:企業的經營受外部環境影響很低或債券有足額擔保。1年內0.1%的違約概率。違約率隨經濟大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3A:國家支柱企業。
2A:財務優異,或者擔保倍數超過3倍。
A:財務安全,或者擔保倍數2倍。

B 類債券:企業的經營受外部環境影響較大。1年內0.1%至10%的違約概率。通常到期收益率明顯分化,並出現比較明顯的信用利差,是關注的重點。
3B:整體運營良好,某些財務指標有瑕疵。
2B:某項指標很脆弱,也有比較正常的指標。
B:各項指標都很脆弱。

C 類債券:企業的經營出現問題,必須借助外部力量才能救活。1年內大於10%的違約概率。
3C:企業大股東很強且有意向救助,或有併購價值。
2C:外部力量救助意願不是很強烈,但是變賣資產還能支持。
C:大股東減持股份,有“棄船”的打算,或者企業已經病入膏肓,很難救助或沒有外部力量願意救助。

D 類債券:已經違約。不一定血本無歸。

利用信用風險,賺取超額的信用利差收窄帶來的收益。

債券的價格和到期收益率是蹺蹺板的關係,蹺蹺板的臂長就是債券的久期。

新的債券到期收益率=預期到期收益率 / (1+價格波動率) - 價格波動率 / 久期(年)。

利用回售久期實現防禦,利用真正久期實現進攻。

可以選擇發債主業不是房地產的公司,但使用房地產做了抵押擔保。

償債能力分析:負債結構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外部環境分析(包括行業風險、大股東的支持力度等)。

負債結構分析:
A 檔:貨幣資金可償還所有負債。
B 檔:流動資金可償還所有負債,或者負債率低於50%。
C 檔:流動資金可償還流動負債且負債率低於70%。
D 檔:負債率高於70%,或者流動資金少於流動負債。
E 檔:負債率高於100%。資不抵債,並不是必須要破產。

其它重點關注的財務指標:
應收帳款,包括週轉率(營業額 / 應收帳款),集中度(最大的五個客戶的占比)。
存貨,包括週轉率(營業額 / 存貨價值),變現難易度。
無形資產,包括總資產占比,變現難易度。

盈利能力分析:
利息保障倍數=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EBITDA)/ 利息總額。通常認為超過2倍才是安全的。
經營中的現金淨流量 / 淨資產,負數且比值較大說明負債結構惡化。

外部環境分析:產業政策,行業地位,公司規模,大股東支持力度。

當企債指數到達波浪高點時,建議回避長債。從底部回昇一段時間後,通常可以確定為債券的大底。

分散買入風險錯殺的債券,賺取風險利差。

正回購是短期借款,逆回購是短期放款。正回購相當於投資者從市場借入短期的錢,再轉手借給長期的客戶,也就是發債方,賺取利息的差額。

沒必要追求正回購的利率融在最低點,融資成本平攤到一年最終都差不了多少。

高收益債盡量少用正回購,最好風險利差是違約概率的2倍或者3倍以上。另外如果利空對債券的整體信用影響不大,那就是機會。

高信用的低收益債,持有不同久期,尤其是一定比例短久期債,即使整個組合槓桿較高,波動性還是可控。不建議將槓桿做滿,避免極端情況下被去槓桿。建議長期持有。

幾種套利方法:
互換套利,同樣久期,若持有的國債年化到期收益率較低,賣出套利。
騎乘套利,首先買入到期收益率較高的中久期債券,變成短久期後賣出,再買入到期收益率高的中久期債券,如此反復。短期錢荒造成收益率曲線扭曲時不適用。

債券避稅:個人購買企業債必須支付20%的利息稅。可在債券付息前一天賣出,付息後再買回來。法人賬戶不用交利息稅。

新股高收益通常是在股市頂部,新股停發通常是在股市底部。

新股收益率=新股中簽率 × 新股開板漲幅。單賬戶市值20萬至40萬效率最佳。

避免新股破發:
第一,前幾個新股漲幅很少;
第二,機構網下申購的積極性明顯不足;
第三,論壇上很多人不敢申購。

通常逆回購的收益率在3%左右,但是資金短缺的時間(如年底),收益率甚至可以超過30%。

可轉債擁有向下保底(債券),向上不封頂(股票)的特徵。
大部分可轉債的利息都很低,通常在1%至2%。可轉債到期贖回通常超過面值,信用級別通常較純債高一些。
股票分紅不會損害可轉債持有者的利益,反而可以規避紅利稅。下調轉股價攤薄了原有股東的權益,需要三分之二的股東表决通過。

可轉債在牛市中跑不贏大盤。總體看,長期持有可轉債的復合收益率並不高,但業績波動較小,適合於保守的低風險投資者。

轉股成本=(轉股價格 / 轉債面值) × 轉股價。
轉股溢價率=轉股成本 / 正股價格-1。越低可轉債的進攻性越好。

可轉債四象限:
1、可轉債價格接近債底,轉股溢價率低:債性和股性雙強,可以重倉。
2、可轉債價格遠離債底,轉股溢價率低:債性弱,股性強,考慮逐步減倉。
3、可轉債價格遠離債底,轉股溢價率高:市場情緒造成,及早兌現利潤。
4、可轉債價格接近債底,轉股溢價率高:債性區域,也有階段性兌現利潤的機會。

選債模型:
債券彩票型,針對象限4,五個特徵(債券到期收益率高,回售收益率高,轉股溢價高,PB 較低無法下調轉股價,市場炒作信用風險),策略是一邊安心吃利息,一邊等待正股突發暴漲的機會,適合防禦型倉位。
博弈轉股價型,針對象限4,更關注轉股價下調,尋找缺錢的小盤高 PB 轉債。
正股替代型,針對象限1和2,最關注轉股溢價,看好正股,通過轉債代替投資正股,但是不計打新市值。

持倉模型:
三五二陣型,30%防禦性轉債(到期收益率大於3%,評級不夠則要求更高),50%平衡性轉債(到期收益率大於0,轉股溢價率低於5%),20%進攻性轉債(轉股溢價率低於2%),根據市場變化隨時調整。市場進攻(下跌),我方退守,需要抓住時機將部分防禦性轉債換為平衡性轉債。市場防守(上漲),我方進攻,需要抓住時機將部分進攻性轉債換為平衡性轉債。若某轉債同時具備防禦、中場、進攻,重倉買入。
可轉債+正回購,安全線是債券收益率超過3%,盡量不要選擇長久期轉債。

你可能感兴趣的:(低風險投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