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了蚕食中国,日本曾在上海开设间谍培训机构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为了达成蚕食中国的野心,日本参谋次长川上操六和正在中国负责谍报工作的荒尾精合谋,打算在中国开设一个培养青年特务的机构——日清贸易研究所。
成立这个机构的目的,是试图通过将日本青年学生培育成间谍,再让他们渗透进中国社会,从内部瓦解清王朝的统治根基。
这个计划,源自于荒尾精在离开日本前,曾发下的誓言,此去当:“略取中国,然后施仁政,以图复兴亚细亚(即亚洲)。”
1893年6月,日清贸易研究所第一批共150名学生正式毕业时,日本教育学家根津一在典礼上对学员发出倡议:“日清之战迫在眉睫,此战系以自诩富强之清帝国为敌手,不容乐观。所幸诸君通晓华语,有多少熟悉中国事,所以希望诸君暗察敌军军情及其他内情,为皇国效力。”
这150名精通汉语的学生深受感染,他们蓄起辫子假装成中国人进入了清王朝的各行各业,并定期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写成论文传递给荒尾精。
【有着日本007之称的荒尾精】
在这批青年间谍的帮助下,日本在与清王朝的战争中,占据了情报上的优势。吃到了甜头的日本军方,意识到这种间谍战可以帮助日本在与清朝的斗争中获取巨大的利益。
所以,当甲午战争以后,时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向日本参谋本部的人提出协议,希望聘请日本专家到中国替清王朝培育新式人才时,日本参谋本部的政客敏锐意识到:机会来了!
1900年5月,这个以增进两国国民互相了解为口号的南京同文书院便正式宣告成立了,讽刺的是,曾·提出要通过间谍侵蚀中国的根津一正是这所学院的第二任院长。
后来,这所学院迁移到上海后,便更名为了“东亚同文书院”。
此时,清王朝不知道的是这所打着促进中日学生友好来往的书院,实际上是一所培养间谍的机构。
这所书院出来的间谍有多年轻呢?当时清王朝查到的间谍,年龄普遍在二十三、四岁左右,比如藤崎秀,22岁;钟崎三郎,25岁;藤岛武彦,25岁……
【东亚同文书院】
二、学院招老师,无意中招进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王文学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东亚同文书院的院长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招聘一些深受日本文化影响的中国人到学院任教。
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在日本求学生活了17年的王文学,最终被聘请为了学校的老师之一。
日本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在日本生活了十几年的王文学,在他回国后不久,便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想必,东亚同文书院的院长在得知自己企图招聘来教导日本青年成为间谍的老师,竟然就是敌人时,表情应该相当丰富吧:纳尼?我的一举一动怎么都暴露在对手的眼前?
王文学在执教之时发现,日本从国内招来的学子,有部分人其实相当反感东亚同文书院的做法,只是他们平日里将这种想法掩盖了起来,只有不经意间的反应才暴露了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
在这批不满东亚同文书院的学生中,以中西功、西里龙夫等10余名青年为代表,王文学一步步将他们发展成了“中共谍报团”的成员。
机缘巧合之下,原本是给日本政府培养间谍的学堂,竟然出现了一批“反日”的共产党成员,着实令人称奇。
【王文学】
三、可敬的“中共谍报团”:一支主要由日本人组成的敌后谍报组织
后来,在王文学的介绍下,中西功、西里龙夫等人又和日本马克思主义学者尾崎秀实搭上了关系,这样一来,日本共产党的规模和影响力也越发庞大。
谈起尾崎秀实,这可是位牛人,他在中国生活的几年内,与很多民国时期的文人成为了朋友,鲁迅先生便是其中之一,鲁迅曾称赞他:“不但知识面广,而且为人诚实可靠”。
尾崎秀实靠着对中国的熟悉,后来他还成为了近卫文麿首相的私人秘书,他算是日本共产党步入日本政界决策层的关键人物。
凭借着这层身份的便利,尾崎秀实掌握了日本政府的军政动向,他手中的这些资料对于我们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尾崎秀实】
可惜的是,在1941年10月12日这一天,由于日本共产党员宫木承受不住酷刑,选择了出卖组织换取求生的机会,尾崎秀实在内的30多名日本共产党的核心人员都被日本警察特高课逮捕了。
当时日本法庭在对尾崎秀实判刑时,在判决书上留下了这样的字样:“其于帝国圣业、国家安全、大东亚战争及友邦胜负,危害之大,令人战栗。”
尾崎秀实,也成了二战期间,日本政府第一个以“叛国罪”处死的日本人。
相比较尾崎秀实而言,中西功、西里龙夫等人就要幸运得多,他们在狱中所写的《中国共产党史》让日本特高课感觉很有价值,便推迟了行刑的日期。
这一推迟,使得他们恰好碰上了日本政府投降的历史大事件,从而幸运逃过一劫。
多年以后,中西功在临终之际,依旧难忘在中国上海为革命奋斗的岁月,他如是说到:“我真想去看看!……看看那些街道,那些胜利的人们……他们有了自己的共和国……”
【中西功和他的家人】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