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得知孝公病重的消息时,商鞅写了一封急信寄往商地,告知亲眷可尽早安置,准备逃亡。而他仍日日处理机务,好似并未察觉风暴即将到来。
赵良闻讯拜见。商君素闻其贤,引而拜之,问道:“以君之贤,怎样评价我治秦国的这番功绩?”
赵良说:“虞舜有言:自省是一件高尚的事。商君若可借此言内省,便不用询问在下了。”
商鞅说:“以前,秦遵循蛮夷教化,伦理不常,灾暴多有。如今我更其教化,重整纲常,改陋习而推行法令,正本清源,使秦民懂礼教、知伦常,不亚于鲁卫之民,这难道不能算是功绩吗?”
赵良叹息道:“施威不如恩,民以恐惧而服商君之法,奈何无一人敢于直言请谏。我愿终日奉承商君您而自保,商君以为如何?”
商君上前扶起赵良,说道:“鞅素闻良药苦而忠言逆,愿以君之言为我之药也。”
赵良这才坦言:“昔缪公时期,五羖大夫以恩德训民,劳不坐乘,暑不张盖,及其死,则举国哀涕。而商君您借宠臣推荐而拜谒孝公,说以霸道,而施威百姓,使民不得不从;处刑于太子,散播恐怖于天下,遂得以变法,获封商地,富甲天下。以商君之富,较之于五羖大夫之俭,无异于云泥之别;以商君之威,较之于五羖大夫之德,则人心所向明也。”
商君笑言:“然而以缪公之国,比之今日,又如何呢?”
“今之秦国,强于缪公之时多矣。”
商君道:“天下谋臣无数,流浪于各国之间,所为者无非功名。我在魏时,梁惠王眼拙无识,我方才奔走至秦。数年间,我变法使政治清明,国富民强;收魏国河西之地益秦,使秦称霸于天下,此番功绩,非孝公与我不可做到。国家昌盛,我之所愿也,商鞅之名与秦国之强盛同在,我得商地之封,岂非各得其所?”
赵良叹道:“商君您的功绩天下皆知,然而积威过重,必会反噬自身。如今孝公病重,还望商君多多为自己考虑,归还商地之封,冲谦自牧,功成身退,或可善终。”
商君长叹流涕,坦言道:“良言也,鞅何尝不知。我主孝公辞世,我必不能苟活。为行法度,我两度施刑太子,又广受贵族诽谤,此间积怨甚深,恐怕连我亲族也无法幸免。然而,孝公信我用我,知遇之恩不可不报。我曾与孝公推心置腹,确信变法强秦,万世之功业也。既修功业于万世,岂可因此身之危亡而半途废止?我不忍看到数年之功毁于一旦啊。”
赵良拱手作揖,拜别道:“商君既知此,则无复赵良多言,愿君保重。”
商君继续代孝公治国,以法令严明、冷酷不阿著称,秦国上下莫不慑服。但商鞅心如明镜,他知道骇然的风暴正在酝酿,而身处风暴中心的他,时间已经不多了。想到这里,他不得不加快了计划。
与赵良拜别后五月,孝公病重,密召商君议事。
孝公问道:“吾命不久矣,我之后,秦国霸业能有人承继乎?”
商鞅低首:“公之圣明为鞅仅见,太子不及。自古以来,守业之难更胜创业,我愿为公守业,以待贤君。”
孝公又问:“传位于汝,可乎?”
商鞅跪拜说道:“臣惶恐。鞅出生布衣,承公之恩信,才得此功业!您信任我,在病重时放权于我,此孝公鸿恩也,我怎敢不为秦国肝脑涂地?我愿像辅佐您一样辅佐太子,以延续秦之强大。”
孝公宽慰颔首,与商鞅谈至深夜,无人知道他们谈到些什么。就在此番谈话后不久,孝公病逝,太子即位,是为秦惠文王。
商鞅将权利归还秦王,自此闭门不出,不问政事。常有贤士登门拜访,商鞅从不推辞。不久,公子虔联合利益受损的贵族一同上书惠文王,言商君自恃功高,欲将谋反,商鞅得此消息无奈奔走,扮为平民,逃亡于市井之间。
商鞅行走于世间,发现人民家不闭户,道不拾遗,明不妄取,法令清明,无人敢于触犯。与此同时,商君之名无人不知,世提及莫不面生骇色。及至通缉令放出,百姓亦不敢妄论。商鞅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深感秦法已渐渐被人接受,成为了生活准则。
及夜,商君逃至边界,饥渴劳累,想要借宿于客栈,掌柜问道:
“客远来,可有带身份凭证呢?”
商鞅没带,他突然记起自己在法令里有着明确规定。
“非常抱歉,商君明令规定,不携带身份凭证者不可留宿,否则就要被治罪。我等不敢犯商君之法。”掌柜无奈拱手道歉。
商鞅假意问道:“商君之法严苛甚矣!你以为如何?”
掌柜说:“秦法固然严苛,刑罚甚重,国内无人不惧。然而益处多有,法令昭彰,守法而行者皆可安居乐业。秦民好勇斗狠,以法令之故,怯于私斗而示勇猛于战场,使秦军无往而不胜,此诚商君之功也。”
商鞅感到十分安慰,他离开客店,逃往了魏国。然而,秦魏向来势不两立,再加上商君曾经设计陷害公子卬,因此魏国几乎是毫不犹豫又将商君送回了秦国。
商鞅已无处可去,他回到自己的封地,与从属发兵攻打郑地,但很快就被秦王的军队阻击。商君的军队已所剩无几,他明白这是自己的末路。
安营扎寨,他与自己最信任的贤士喝了最后一杯酒。
夜晚,帐中有人来报,秦军有一兵士前来投诚。
商鞅问道:“你为何要投降?”
兵士俯首道:“我能有今天的地位,全靠商君您的变法。是您废除了世卿世禄,建立军功,才让我们这些贫民也有机会晋升,您是我们的仰仗!若您死,法令不再推行,回到之前的状态,秦国将陷入水深火热,我们将再无地位可言,所以我们决定投靠您,愿为商君赴汤蹈火!”
商君沉默无言,万千感慨让他说不出话来。
片刻后,他厉声道:“两军交战,为将者临阵倒戈,你可知该当何罪?!”
军士道:“按律当斩,夷灭三族。”
“知法犯法,你罪加一等!”商君骂道,军士惊恐至于无法说话。
商君道:“法令既由我推行,连太子触法也同受惩处。而我身为立法者,又岂能不遵守我自己制定的法律!?”
军士骇然后退半步,商君命人将他送出了营帐。
夜深了,商鞅看着月亮高高悬起,想到那个客店老板、又想到这个前来投诚的军士,他感到很满足。他相信,自己没有走错路。
“不知道赵良那边怎么样了。”商鞅叹道。
尾声:
几乎是商君兵败受困同时,一名士拜见秦惠文王,正是商鞅故友赵良。
惠文王素知赵良商鞅交好,故倨傲不前,对赵良睥睨视之。
赵良拜曰:“商君受困,久将不支,此大王之愿乎?”
秦王笑道:“商鞅曾两度施刑于吾,令吾颜面无存。吾固想杀之而后快也。”
赵良道:“秦军所向披靡,仅数日便奠定胜势,六国之中,有强兵如秦者乎?”
“楚之劲弩、魏之武卒皆不能及也。”
“秦三代之前,可有军队强似今日?”
“不能及也。”
赵良拜秦王再三,坦言道:“我闻秦军法令严明,晋升皆凭军功。出声行伍者驰骋战场,也有加官进爵的机会,故兵士无不斗志昂扬,悍不畏死,故能驰骋天下,六国莫能匹敌。故秦军其强,有赖于秦法,今王欲以私仇灭商君而后快,而奈秦法何?”
秦王为之动容:“非逞一时之快,商鞅变法触及贵族利益甚多,朝内对其莫不痛恨切齿,若不诛杀商鞅,恐引起上下公卿不满。”
赵良道:“商鞅其人刻薄寡恩,疏于人情,导致权贵怨恨,人民慑惧,是故商鞅必灭;然其法乃富国之道也,今已深入人心,假使革新,则民心必散,是故商鞅法必存。商鞅死而法存,固国安邦之要也,唯君图之。”
秦王大悦:“为君者不可执着私怨,当以天下为重,我欲保全商君之法,愿得良言从之。”
赵良说:“保全大秦天下者,商君也,非我也。出逃魏国、拥兵自立皆为假象,商鞅行事如此,是希望以死护法。大王只需诛杀商鞅,并当众惩戒,即可慑服朝野上下,并稳固商君法,如此大秦强盛便可延续。”
言毕,赵良奉上商鞅以毕生心力写就的作品,后人称之为《商君书》。
不久,在秦军围攻下,商君部众大败,而商鞅本人也死于乱军之中。秦惠文王循赵良之策,下令按律法诛商鞅九族,并将商鞅的尸体带回咸阳车裂示众,警告天下不可以身触法。
商君一死,举国震颤。秦惠文王以铁腕压制下朝内异议,下令继续施行商君之法,并针对不合理之处做出许多改革,使国富、民安、兵强,更甚于商君代政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