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止景行,心向往之

直到今天我准备敲打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依然是像一个学生必须要完成作业一样的心态。而且这个作业是一拖再拖,几乎想要不去做它,但看到群里老师们一个个精彩的作业相继出炉,我觉得不写点什么真的愧对于自己参加的这个活动——第六期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

2019年一次偶然的机缘巧合,我从朋友圈里看到了朋友转发的“教育行走”公众号上的文章,一读就被吸引了,果断关注了这个公众号。从此,读这个公号上的文章成了我的日常。一天看到了全国第五届“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首批营员征召令,我听说过很多夏令营,但从没接触过教师夏令营。记得当时也只是像看文章一样的去读它,也没有想过我会与它发生联系。但越看越激动,当看到“本次征召,只接受农村中学、小学、幼儿园一线教师报名”的时候,再也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思绪波涌,一个声音在我耳边想起:我也要去!提交文稿,通过审核,“比吃了蜜还甜的感觉”应该就是如此吧?!

来到行走夏令营现场,一直习惯于坐井连天都不愿意观的我被震撼到了:竟然有如此神奇的存在!教育行走,是一个全国性公益的活动,讲座不收费,住宿不收费,所做一切都只为全国教师的成长。行走口号“行走拓宽世界,读写重建心灵”响彻耳畔,震撼心灵。有人说:有些事情,你一定要经历过了,才会去发生改变。“不是说优秀的人就一定参加教育行走,但参加教育行走的人可以变得更优秀”。

刀哥说:教育行走,你走你就行,你行你就走。越走越行,越行越走。

行走归来,我提交了四千字的加入明霞工作室的申请,并成为了望江县明霞工作室的一名成员。我要寻求改变,我开始阅读,也开始有意识的用笔记录一些零碎的事情或思考。虽只有些许的改变,但这是教育行走赋予我的勇气,让我开始了“生命的觉醒”,明白要让自己变得优秀不是仅仅靠停留在口号就能实现,而是要真正的践行“读写重建心灵”的理念,让内心的教育梦想和理想一定要照进现实。

参加“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日更活动,经过犹豫、彷徨之后下定决心,完成了第一期的挑战任务,虽走得不太稳健,但我已出发,并且遇上了一群可爱而又无比优秀的人,他们像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我,他们孜孜不倦的努力和生命拔节的成长,在我以前的生活中是看不见的。看到比我优秀无数倍的他们的他们却比我努力万倍。除了惭愧就是后悔,我后悔在本该努力的年纪却选择了安逸。幸好,我遇见了他们。

从此,我开始与我过去的恶习积习做着艰难的斗争,拖延症、懒癌、无知……在抗争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不仅积习深重,而且知识浅薄。日更过程犹豫过、彷徨过也迷茫过,关键是自己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

忽闻12月份“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有线上同步课程,心中窃喜,觉得非常适合我,这既可以解除我不能到达现场的遗憾,又可以让我可以在研修班学习。毫不犹豫的开团报名,成为了第六期写作班的线上学员。兴奋之余不禁期待我终于可以学些写作技巧来指导我的日更。对写作研修班的针对对象是有强烈出书愿望的老师这一条是选择性忽略,因为我觉得出书与我相隔十万八千里。我一直认为,发表文章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是那些专家学者和优秀者的专利。要写出优秀的作品需要具备多种条件,比如:写作素材的储备、精神状态的调整、思维的活跃度、灵感……而这些我几乎一样都不具备。所以,出书虽美,但于我来说那只是海市蜃楼、镜花水月,是我望尘莫及的美好。

因为报名的是线上培训班,授课视频可以无限期回放,所以一直都在心安理得的处理自己的一地鸡毛的生活。“反正有的是机会”,我这样想。非常惭愧,直到今天我依然没有看完全部的视频回放。

第一场就是张文质老师的讲座:回到1997年,我是怎样写《唇舌的授权——张文质教育随笔》的。

与我报名写作班之前的期待不一样,张老师并不是传授我们写作的秘笈和锦囊,不是教我们怎样写文章,而是提示我们写作的源头和动力。

文质老师提示我们,一个老师一定要有潜入生活、工作、阅读、思考的定气。

没有真正的投入,就一定有真正的失败。他渴望改变自己,始终坚持阅读与写作。一个人生命越处于边缘状态,越容易得到领悟。改变,从阅读开始。

“阅读”是吸纳、积累。

周国平说:读书最愉快的是什么时候,是你突然发现我也有这个思想。最快乐的时候是把你本来已经有的,你却不知道的东西唤醒了。在阅读中总是有那么一些思想火花,瞬间击中我们的心灵,而就在这一个个的瞬间,我们遇见了自己,发现了自己,也建立了自己。

自从参加了“一起写吧”,有缘结识了一些爱好读书写作的朋友们,进入了一个积极向上,有梦想愿努力的群氛围中,我跨入了之前从未涉足的圈子,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祖庆老师说:阅读是长根的事业。原来难以写出登大雅之堂的作品,是缘于根基太薄。

文质老师告诉我们:惟有阅读,才有转机与创造。

只有埋头阅读,才是我的当务之急。书中的思想就是求知的灯塔,循着灯塔的光芒就会燃起求知的渴望。我的案头又摆放上了《教育的勇气》、《教师的使命》、《日常教学的情调》、《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就让我的改变从阅读先生的书开始吧!

“写作”是输出、创造。

“用写作的方式,表明我的存在,表明我的价值、我的追求。我们每个人的见我所见、闻我所闻、思我所思,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一个人最不能忽视的就是自己存在的意义;一个人最需要珍视的就是个人的体验。写作就是讲故事,讲教育的故事、讲与孩子交往的故事……记录我们所看到的一切。

你秉持什么样的立场,你就能看到什么样的事。写得好不好不重要,不要害怕写得浅薄,真实的写出自己的看见和感悟,多写、敢写。

写作是写给自己的,是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与人生经历,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写作,原来是这个样子,如张文质老师说的“一切皆可写”,“先写了再说”。写作,不是为名,为利,而是为了遇见生命中更好的自己,遇见生命中更优秀的人。

生命在场,就是坚持的动力。

做为一名教师,要有坚定的目标方向。我们就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不断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超越琐碎,不要把写作当做额外的负担,而是去享受它,就一定会形成坚持的习惯。

一定要有生命在场的记录。写作,要做到张文质老师的“教育叙事与艰辛生活的和解”,让自己工作、写作、生活融为一体,让文字能反映充盈的生活状态,“知、行、思”形成一个闭环,在认识、发现、实现、超越中找到阅读写作的真正乐趣和意义。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们要建立起对每一个生命的欣赏和爱,第一位就是对生命的理解,要懂得孩子。听到这些不禁汗颜,做为一名老师同时又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常常以自以为是的想当然忽视了孩子。

知性、优雅的陈春华校长用她的经历告诉我们:生命化是用身体力行做出来的。

阅读,是创作之魂,奠定了思想根基 ,引导着在教育实践现场的反思。这是创作的魂。

高度的职业认同感,持续学习,开拓视野,这是创作的灵。

享受成长的幸福,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跟随导师,用文字引领建设自己,这是创作的神。

张文质老师说:“这辈子,你总要写一本书吧。”到今天,我依然认为这话不是对我说的,而是对那些优秀者说的。

一直觉得,写一本书是件离我特别遥远的事。才疏学浅,写的是一些肤浅的东西,自己娱乐娱乐就够了,何况有些写出来的东西连自己都不好意思再读一遍。更谈不上把自己写的以一种庄重的姿态呈现出来,那恐怕是真要贻笑大方。

从来没有想过属于我的一本书会是什么样子,写书对我来说依然是天方夜谭。写出来的东西,没有章法,没有内涵,没有思想,更谈不上有什么主题。即使这样,我依然还会努力的坚持日更,不断的输出会倒逼着输入和思考。努力的用笔虔诚的写出生活的美好和感悟。

一个人也许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走得更远。大家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写作已经融入我们“写吧”群的日常生活。虽然琐碎,但长久的坚持,让我深切的感受到即使只有这些拿不出手的成绩,但终究比以前的自己要好很多。

出书,对我来说是那遥远的光芒。虽不能至,但不妨碍我追光而行,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脚踏实地,着那明亮一方,不断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仰止景行,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