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经函谷关作》:圣心无所隔,空此置关城

张九龄的在其作《望月怀远》中开头写:“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单单只此一句,就足以名载诗史。对于这些广泛流传的诗歌,想来大家都是耳闻目睹久矣,不说能够全部背诵,但脱口而出其中名句,却是毫不费力气的。我却偏偏不去顺大流,传唱那些名家们所被人耳熟能详的名篇名作;自顾去铺满灰尘的古书堆里,捡拾那些被人逐渐遗忘的诗作。

长期以来,颇喜翻看古人诗作,对于那些充满诗情画意的大家名作,当然是心向往之。但是终究是囿于自己的拙笨,不能深入其内,咀嚼其精神,吸收其精髓,也算很大一件遗憾事情。或许正是因此缘故,为了弥补内中憾事,近来又开始翻看古籍,凭借自己个人理解,结合前人评注,试图妄加得到几分隐藏诗作里面的衷情。

大量接触其中的名气不大的作品,带上少量名家大作,总算读出来几许属于自己的意趣。然而个中困惑与焦灼,烦躁和愤懑,从生活里挤了进来,往往牵扯自己无法静心,常常是“诗中有真意,欲寻又忘怀。”坚持既久,慢慢地脱离当初的想法,不再强求顺遂如意。

在我狭窄的会意里,每一首诗歌作品,都有其存在的独自意义,和别样趣味。既然如此,又何必非要从其间找寻什么大义呢?如果说有什么能够与大义相提并论的,那么当然莫属于平凡的生活场景。基于此,那么从一个字里能够看到泪光,也可以在一个词中找到笑容,更应该在一句诗上发现爱恋,或许,这才是诗的本真所指向。

《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

【唐】张九龄

函谷虽云险,黄河已复清。

圣心无所隔,空此置关城。

只要看到这个诗的题目,“奉和圣制”四个字,便清楚交代了作者写此诗的全部背景。大抵命题作文或作诗,就是如此来的。身为官场中人,张九龄又怎么能够脱逃此中“牢笼”呢?一笑。这样说,当然是一个笑话。

所以说,这明显就是一首“奉和诗”。唐玄宗曾经写过一首《经函谷关作》的诗,现在已经失传。由此可见,一来诗写得的确不怎么样,二来明显唐朝对于皇帝的“才华”没有清朝“重视”,毕竟乾隆可是凭借一己之力“抵挡”了一部《全唐诗》。

唐诗能够成为唐代文化遗产方面的代表,其实与大唐历朝历代的极其重视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由于朝廷的格外关切,所以才会出现灿若星汉般的盛唐诗坛景象,那些才华出众的诗人们各以自己的表现方式为生命唱响赞歌,从而流传千载,惹人神往。

我们还是闲话少扯淡,回到张九龄这首诗来。在本诗的开头两句,“函谷虽云险,黄河已复清。”诗人直接上手,干什么?开动马力对皇帝进行“拍马”。想来诗题里那个“奉”字,果然用的在理,清清楚楚讲的就是一个“奉承”关系。至于“和”什么的,就是跟随皇帝的脚步走,然后对他进行一番狠狠地“夸赞”。

诗人的马力果然十足,连续用了两个比方,以此来显示天下何等太平,圣人有为。函谷关,大秦帝国首建,因为筑关深谷之中,仿佛“函”一般,故用此名。这里的函,就是盛装物品的匣子,形状峡谷之深貌。函谷关易守难攻,自古以来,此地便是天险要塞,用来抵挡外来侵袭。

黄河水清,这是典故,或者说是一个希望,它来自于普通百姓的热诚期许。与此有关的最早记载,见于三国时期魏人李康所著《运命论》中:“夫黄河清而圣人生。”与“圣人”相关联,此处言下之意,当然是借以歌颂当代大唐的“圣上”唐玄宗陛下。

通过上面两句的“歌功颂德”,让大家知道了“圣人”之功德,于是接下来的两句:“圣心无所隔,空此置关城。”唐玄宗认为,如今天下,关内关外,皆是大唐皇朝所统辖之地,哪里还用人为分隔而成两个地理区域。如此以来,函谷关便自此失去其天险地位,重要性荡然无丰收,只剩一座空落落的城池屹立,任凭风雨剥蚀。

果然,“奉和圣制”也是需要有关经验和相应水平的。一笑。诗人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当然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水准的。但是,在固定的场景里,把握到某些“套路”并且能够以此成章,未尝不算是学问。生活着,哪里全部都是顺风顺水的,偶尔难免风吹雨打,挺过去就好,一定是风和日丽。

所以,分析本诗,就很能够察觉一些问题,即便是最耿直的张九龄,在固定的环境之中,也必然会做出相应的改变,从而去让自身适应环境,而不是妄想去用一根棍子撬动地球。生活并工作着,不是让我们去用头使劲地撞倒南墙,也不是让我们非要去拼个鱼死网破,而是要让我们学会和光同尘,善于攻略人生,借力打力。或许,这便是人生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张九龄《经函谷关作》:圣心无所隔,空此置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