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有一个客戶又跑过来问我说:师傅,什么叫修行啊?修行要怎么做呢?其实修行特别简单,首先是这样的,修行最基本的定义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
那你为什么要修正啊?那肯定是觉得自己有问题了,你才改正自己的错误,把自己错误的东西改正了,其实就就叫修行。
那么这里面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你需要能够发现你有问题。
众生其实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呢?
就是“无明所障”,不认为你自己有问题,看不到问题。所以《心经》才会有这么一句劝说:远离颠倒梦想。
那么人什么时候能发现问题呢?
第一呢,就是通过跟别人对比。当你看大家好像都这么干,而自己那么干却行不通,那我是不是错了?
第二,就是你真的吃苦头了,倒霉的不行的时候才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认知到底是不是正确。因为佛也没有办法去度化一个顺风顺水的人,因为在他们的眼中,所有的东西都是认为是好的和对的,人没有倒霉的时候,度化不了他。
如果说我不倒霉和我做的事情跟大家对比了之后,似乎没有什么分别的时候,那又是否是代表就正确了呢?其实也未必。很多众生认为好的东西,实际上是在消耗福报,而消耗福报这个东西,在没有看到消耗前,跟你说太多也没有用。
所以,修行的根本就是你一定要发现问题,当你不发现问题,你就不会修行的。然后发现自己有错误,并且努力的去修正自己的错误,这个其实就是修行的本质。
修行,其实包含了很多个部份。从不同的目标,不同的阶段来看,修行的方式和标准各有不同。
而修行,有一个核心的内容,就是福慧双修。而修行的方向,有一个核心的原则,我们叫“木桶法则”。而修行的基础意义,就是自我提升,改善生活质量,摆脱自性向下,对轮回中的我做“熵减”。
那么,修行所指的是什么?
从核心内容去理解,福慧双修中的“福”,就是增加个人的福报。皆因我们一切的追求,不论是荣华富贵,锦衣玉食,权力官位,名誉地位,福禄机缘,幸运顺利,婚姻美满,兴旺子孙,家宅安宁,健康高寿等等的一切,都是福报所具现显化的结果。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以上出现的不足,治本的方法就是把福报提升起来。而增加福报的唯一方法就是利益众生,服务别人。给予人好,改善对方的生活质量,解决对方的困惑,消除对方的业力桎梏,度化对方走上反自性向下的路途等等,就能够获得功德,从而通过现世报,增加自己的福报。简言之就是实践“菩萨行”。
福慧双修中的“慧”,修行就是增加自我的智慧,能够明悟到众多人间,非人间的法则(例如因果法则),以应对生活中(轮回中)的一切困难和烦恼。也就是说,让自己可以游刃有余地生活,因为明白一切事物运转的规则,从而让人生不会做无用功,不会活得不明不白,不会执着于虚幻的东西。正因如此,人能做到不因生活中的问题而加速消耗福报或扣减福报,着了轮回陷阱的道。
所以,要从根本上得到智慧,或者说学习得到智慧本身,就得需要看到越来越多的实相,掌握从无明到觉悟的“法”,例如佛法。
修行的原则,乃是奉行“木桶法则”。
该法则的核心就是“短板理论”:一只木桶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木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是取决于木桶壁上最短的那块。只有木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 只要这个木桶壁里有一块不够高,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而很多人都是一味地加强最高那块木板,而忽略最低的那一块。比如说,很多人认为专业能力的高低,就是成功的标准,但往往他们都败在了心性之上。有的人以为自己努力就能成功,却不知道世界的真实并非如表面般简单,还有气运在背后影响着际遇。很多修行的人,都挖空了心里在想着如何出世,追求精神世界,却忘记了纵使是参天大树,也木不能没了落地的根。
所以,既然修行的的基础意义,就是自我提升,改善生活质量。那么,修行的方向,就是得把短板修补起来。缺啥,就去加强啥。缺气运的,就修气运;缺心性的,就修心性;缺做事能力的,就修做事能力;缺智慧的,就修智慧;缺福报的,就修福报。
纵然是大福报之人,在缺乏智慧的情况下,福报都会不断被折腾消耗甚至扣减,最后落得和普通人无异的程度。而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会懂得持续去增加福报,让自己逐渐的变好。
具体要怎么做呢?
增加福报的部份,这个有大善小善之分,反正勿以善小而不为。而是否能够真正得到功德,就得看这个行善的结果,而不是行为本身。然后就是修各类的东西。气运以及心性的修行,就离不开借助佛法的威力,像经文的修持,打坐的静心,心性的约束,五毒四心的戒除,十善的践行,乃至化解因果债等等。智慧的修行,就离不开了解更多的天地大道,看透更多的因果以及明悟更多入世当中的问题。
而在修行的过程中,还得契合天地气息以及上面提及木桶法则。把现时缺乏的,又符合天地气息的东西先修上,给自己打上补丁。而这个补丁到底是什么,就需要从因果上去查。
而人间很多人都在说修行,但真正变好的又有几个?不是在古文上玩文字游戏钻研,就是没有有效的践行。就好像有的人光吃中药,不听医嘱,没有从生活习惯和情志上改正,结果药都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