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班、特长班、补习班……令人应接不暇疲惫不堪,孩子非上不可吗?

培优班、特长班、补习班……令人应接不暇疲惫不堪,孩子非上不可吗?其实,这是一个家长纠结、学校头疼、教育主管部门讳莫如深又不可回避的问题。

家长的纠结

近些年来,各种培优、补课、特长开发、跟班辅导的广告标语随处可见,家长手机里也充满各种推送广告。

貌似专业、新潮的新概念、新理念、新产品、新实验等“解决方案”令人眼花缭乱。面对“心动”就要“行动”,而家长面临的是不知从何入手,总以为自己未选到的就是最“火箭”、最“超值”的意外惊喜。

学生的任课老师也在“营销”课程。无论是“面子”(毕竟孩子需要老师关照,至少不能另眼相看),还是“里子”(毕竟对孩子更了解可能效果会更好),家长都必须“抬庄”相助一一尽管心中不是滋味。

我们看看真实的家长心境:

起早摸黑、东奔西走、忙碌一周、打拼五天,好不容易停靠港湾,休养生息,但培优补习事关孩子一生一世,岂有不全程服务之理?岂能自己贪图享受而让孩子独步街头?好吧,星期五之后星期六,接着星期七——孩子补习的空当,家长们就讨论交流哪儿好、哪儿更好;微信里又添加了好几个群—“数学一对一”、“作文短平快”、“英语一周通”、“雅思新希望”、“钢琴考级灵”。

有了“群”就得逛逛啊——万一与哪个“秒杀”抢红包擦肩而过呢?大多数家长乃工薪阶层,这么多“群”都是有价有市的。上大课是大课的价,开小灶是小灶的钱。身为人父,支付孩子的进口奶粉、国产培训都囊中羞涩、捉襟见肘,脸上岂不是一览无余的尴尬?

学校的头疼

问责老师,理直气壮。

自己家亲戚朋友的孩子,老师不能帮扶一下、辅导一下吗?人家刚帮忙我搬过房子,工作时间之外多为社会作点贡献,有什么不可?人家大学还鼓励教师兼职呢。

向上汇报,义正词严

亲戚朋友相互帮忙?年年月月都在搬家?上正课如遇霜打蔫蔫然,搞副业如打鸡血亢奋样。

这是什么状态?这点道理都讲不通,还矛盾上交,就这点本事吗?

管理学校,苦不堪言

也许刚开始确有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情有可原的一面,时间一久自然跑调变味。

“破窗效应”的这个“窗”破一扇,竟来势那么汹涌澎湃!争先恐后,竞相效仿,简直防不胜防无可招架,以致愈演愈烈,乃至发展到有的老师都无心课堂教学,或者故意避重就轻。无关紧要知识混时耗点,重点难点内容一笔带过。老师为自己的“自留地”丰产丰收埋下伏笔啊。

更有甚者,课堂成了招徕“生源”的窗口。老师开启了“前店后厂”自己办班不用说,社会机构也有“中介费”可领。一旦有人无良至此,学校还有口碑可言?

主管部门的伤情

其实学校的疼就是主管部门的伤,学校的烦恼就是主管部门的苦恼。家长、社会对学校的不满意,最终体现在对主管部门的“问政”、“评议”上。

每每亮相时节,教育总是格外醒目。主流媒体的“选题亮点”,民间网站的“炫目看点”,现场观众的“情绪焦点”,以及与教育相关的各个“时间节点”,都是教育的“痛点”。开学,乱收费;期中,乱补课;期末,乱订资料乱发钱。

且不说国内沿海、一线城市,就是我们梦中羡慕的美国英国,补课也是“常态”。

美国学校下午一两点钟放学后,教室里还有不少孩子,以为是跟不上趟的“特殊孩子”—一美国没有特殊教育,即便有学习障碍的孩子也是随班就读——后来深入了解,才知道他们老师的理念是学校只是提供基本的教育,就像公立医院提供基本医疗一样。意思是说您想要个性化、高端化的教育吗?那好,补习——既有在校补习,也有家庭教师补习。

总之,都是“定额”之外的。

国内流行“美国孩子学习特别轻松,完全没有学习负担”的论调,结论来源于哪里,而事实是美国孩子照样有学习压力——只是更有学习兴趣;照样抓得很紧——只是玩起来颇具创意;照样名牌大学一般人望尘莫及——除非家长能为名牌大学提供巨额捐赠或者您自己乃社会名流。

普通家庭的“人才级”的孩子,照样上补习班、特长班、培优班—顶多换个“马甲”而已。

《人民日报》报道说,2016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补习市场规模超8000亿元,一线城市参加补习的学生高达70%。

所以家长不用埋怨学校不努力,怪罪老师不给力,责备主管部门不发力。

家长如果真有不攀比、不跟风的超常定力的话,也可以对这些各种名义的班级置之不理,甚至嗤之以鼻。

只是,这样一来,恐怕需要调低对孩子未来的预期

而事实是,基本绝大多数家长,对于主动调低对孩子未来预期的这一想法几乎没有。对于多数家长来说,不仅要攀登宝塔上层,而且要问鼎宝塔之巅。

所以造成了家长的预期与现实境况的重重矛盾。

1

期望孩子成为精英

而学校提供的只是大众教育

就学校而言,所有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育方法、传授方式、检验手段、评价制度等等,都是依据绝大多数孩子的生理心理智商情商、意志品质、能力潜力等来设计、设置的,都是基于“普遍性”、“大众化”的标准与水准,来实施与实现。

在这个实施、实现过程中,犹如大浪淘沙一般,又如物种进化一般,几乎没有悬念地自然而然地形成各个层次

说得“专业”一点,叫做“脚板宽,腰杆硬,宝塔尖”。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大多数都是普通人等,或是具有“工匠精神”的莘莘蓝领,或是富有“执行力”的中间力量。

宝塔上层的精英,永远寥若晨星。

对一个社会来讲,不管宝塔形也好,纺锤形也好,绝大多数人总是普通劳动者。芸芸众生总是这个社会最庞大最广泛的基础。

就现实而言,社会最需要、最缺少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一技之长的“实操”“实用”人才一并不是说顶尖的创新人才过剩,而是大家都在奔向那里。

况且,随着“人口红利”的衰减,“能工巧匠”类人才,会更加稀缺。

所以,普通学校培养目标不可能定位于精英,但家长期望孩子成为精英。

在我们这个刚刚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们的价值观、择业观尚未进入“发达国家”标准的时期,家长这样期望、这种努力当然无可厚非。

“干军万马挤独木”我们不能一概视为“太现实”太“世俗”,也不存在决定意识,阶段不可逾越。不能一味否定其积极意义。

就如竞技体育一样,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作铺垫,就没有那跨越世纪的惊艳一跳,就没有那全球瞩目的临门一脚,就没有那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九九而十刷新人类记录的中国奇迹。

如果真没人“挤”了,那人才成长的生机也就停止,动力也就枯竭。

说到这里应该很清楚:

孩子要出人头地,要进入精英层次,唯有比别人更多的付出;而更多的付出,最现实的就是培植自己的优势,培养自己的特色,练就自己的看家本领,在超越自己的同时超越自己的同类。

方法恐怕唯有通过培优来挖掘潜能,擦亮品牌,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毕竟,上大学,上好大学,才是寒门之子走向上品之门的通道,才是普通家庭一代代走向上流社会的机会。

不在这里打拼,连通道都没有;不在这里出彩,就是有机会,也与孩子无缘。

2

家长追求孩子的卓越

而课堂讲授的只是基本的基础的知识与技能

即使教育承担着再神圣的使命,引领着再恢弘的事业,再慷慨激昂,再气势磅礴,最终也都落脚到平凡而单调的课堂教学上,落实在需要记忆、思考、融会贯通的具体知识技能的传授上。

而这些具体的知识技能,都只是基于基本的、基础的层次,不可能随意“拔高”、“加宽”、“增厚”。

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是根据学生心智水平、接受能力以及知识技能的连贯性、渐进性来设计、确定对自身技能掌握的程度、运用的水平的。

一般而言,按照大纲要求,都可以达到相应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大多数孩子应通过的检测标准

如果说,前面所说的“大众”与“精英”主要讲孩子的“培优”的话,那么,这里所讲的“基本”、“基础”与“卓越”,则主要论及“特长”了。

所谓特长,就是擅长的专门的技艺或研究领域或者专长,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拿手好戏”、“术业专攻”,那所谓“特长班”,自然就是培养训练孩子在某一方面独树一帜、遥领风骚了。

而许多研究的结论是,孩子没有特长,多半只能平唐。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其实只需要每个人的“特长”发挥出来就已经足够,完全用不着都用一个通用的模板,去选拔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所谓人才。

可喜的是,这种理念已经在制度上开始体现:顶级大学的顶级院士悄悄招收某一方面的神童;以“培养领袖人才”为目标的顶级中学,也聚集了不少具有领军潜质的天才——就如当年中科大少年班一样。

其实中科大少年班的尝试未必不是成功的,不能因为个别毕业生后来皈依佛门,就全盘否定这种意义深远的超常教育的科学探索。科学探索,应该没有禁区。

卓越的大学本身就应有人才培养上的科学探索与实验。

问题是,我们的“特招”要名副其实;我们的“自招”要真正不拘一格,而非拼爹拼妈拼钱财;我们中小学的“特长生”选拔,要让真懂人才培养规律的专家,以人格、“学格”举荐,而非让校长按打招呼者地位高低排序取舍。

甚至小学生择校以“特长”加分十分正确,体现了鼓励孩子多元化发展的正确导向。

当然,对大多数家长来说,所追求的卓越,恐怕是在“大众”与“顶级”之间,即孩子在某些方面卓有建树。即便如此,学校也达不到这个要求。

以领域比较集中的体育、艺术“特长”来说。即便很重视“素质教育”——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体育、音乐、美术教育——的学校,其上课时间、课程编排也不可能让您孩子成为体音美的卓越选手

一周就那么三五节课的学习训练,且不说素养,就是技能,能让孩子的“才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吗?

乒乓球教练曾经对于“练多少时间能达到拿国际冠军的积累”这一问题,他伸出一个指头:“一亿拍。”

一亿拍是多少?以十年计,每天三万拍,当然那是顶级水平。

但同时也说明,要达到卓越,其环境、条件、师资、意志、悟性、时间、汗水、泪水……都有很高的要求,在学校练就乃匪夷所思。

3

家长要孩子齐头并进一科不落,而再公平

再有质量的教育也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优秀

首先,其实家长要的并不过分,孩子要成为精英,如果走不了“特长生”就得过那个“独木桥”一高考。

那是一个筛子。不管旧制还是新政,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一年几考确实会改良一些积弊。

但就学科而言,还是一科都不能“偏”。在学校特别在高中,每每论及某个学生“偏科”,老师校长总是充满惋惜与遗憾。

只要过那个“独木桥”,只要有一条腿短,那毫无悬念通过的等级一定会大打折扣。

学校确实把“培优补差”、“纠偏治跛”作为日常教学工作在研究在实践,在交流探讨。但学校那么大,学生那么多,差距总是客观存在的啊——用民间俚语说,是“十个指头有长短”。

教育主管部门,这么多年来确实为均衡发展、全面发展而殚精竭虑、深思熟虑。“一个都不能少”,“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大家都有强烈共识。

特别在超级航母型学校加超大班额教学的条件下,顶多只能缩小差距。

孩子之间的差距,孩子学科之间的差距,孩子偏科、“跛腿”的矫正与康复,客观地说,学校确实做了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有时还要付出一定代价,但结果也未能尽如人意。

如此一来,要解决家长要的答卷与学校的考卷之间的差距,恐怕也没有比上补习班更好的办法。

如果说,前面所讲的“培优”、“特长”有点仰望星空的话,那么“补习”则是脚踏实地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上补习班更接地气,更有必要,而且更为现实而有效。

况且,上培优班、特长班、补习班还可以隐形受益。虽然这句话因与“主流观念”不合拍,很少有人论及。

潜能发现的新机会

培训机构以孩子创优为明确目的,在这几类班上特别是类似“一对一”的单独辅导,孩子真正回归主角位置,老师认真研究孩子的机会多,分析孩子强项的机会多,让孩子充分展示的机会多,给孩子提问特别是质疑的机会多。

这些让孩子放松心智、放开顾虑、自由思维、自然表现的过程,孩子的潜能很可能被发现、开掘一一而这对家庭、学校教育的目的性、对孩子的个性化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宝贵的价值。

思维训练的新天地

老师不仅传授孩子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孩子思维方式的训练发挥作用。

当孩子跳出某个思维模式的引导,而受到另一思维方式冲击的时候,那么就有如开启了一扇新的窗口、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最典型的就是一些人屡屡诟病的“奥赛”—其实一味纠结偏题怪题是不是把孩子引入歧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奥赛确实对人的思维方式训练别有洞天。

因为“奥赛”思维是思维方式方法的变革创新,比具体知识技能的滚瓜烂熟不知要强大多少。因为,它关系人一生的思考,关系一个团队思维的质量,关系创新能力的激发、激活与爆发。

信心重拾的新起点

毋庸讳言,在这几类班上——当然是有质量的培训机构——孩子受到的重视、肯定、奖励比在学校多,因而获得的进步取得的成效比学校大,继而受器重、受尊重的“获得感”比学校真切、贴切。

特别是那些“不怎么样”的孩子,逃离了被比较、被排序、被另眼相待的环境,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并非一无是处,甚至还有那么多值得骄傲自豪的特点、亮点、闪光点。自信心回归之日,就是孩子渐入佳境之时

但是,没有人会要孩子去补习,去上培优班、特长班。

专家不会,因为违背教育规律;

学校不会,因为违反上级规定;

老师不会,因为有悖职业规范;

左邻右舍也不会,因为,懂得都懂。

那就该家长自己拿捏了。

只是,不要环环紧扣,不要无缝对接,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赶了东街追西街一一“满堂灌”、“连轴转”、“夹生饭”的结果,一定是似是而非,食而不化;一定是事与愿违,欲速不达。

作为家长,要留有缝隙,留有余地,留有空间。

也许这个缝隙,正是阳光照进的地方;这个余地,正是个性张扬的天地;这个空间,正是孩子成长的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培优班、特长班、补习班……令人应接不暇疲惫不堪,孩子非上不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