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之所至,心向往之《百年巨匠·张大千》

“情之所至,心向往之”,是我每次感受到艺术震撼的时候都会油然而生的一句心里话。

活了两个地支,深深记得两次。

第一次是2010年的世博会,意大利馆。楼上有一个文艺复兴主题的展廊,迂迂回回,宽不过3人并排的距离,慢慢移步,声光环绕的效果让我依旧觉得如梦似幻,内心激荡,眼眶湿润。

第二次是2015年的龙门石窟,卢舍那佛。当我站在那尊大佛的脚下,不自觉地脚钉住、腿发软,我想要跪倒、匍匐、剖出自己内心所有的阴暗、祈求上苍的怜悯与帮助。

这次,是敦煌莫高窟。

不是震撼,更多的是感佩。

也许是因为要跟着导游的荧光笔听讲解,时间紧张,也不能那么放松、全盘沉浸在氛围里;也可能是因为实在光线太暗,灵光映不到眼睛里,也就不会反射在心上。

而这本书《百年巨匠·张大千》,也是因缘巧合。

游览过莫高窟的第二天早上,要去一家可以代寄明信片的书店,当天要跑300公里的戈壁,就想扫一本书来看。在明信片展架的旁边,赫然就是关于莫高窟的各类书籍,这本书也撞进了我的眼睛里。

多谢了导游的讲解,知道了藏经洞外面的两棵临摹的菩提树就是出自张大千的手笔,当然也是对“张大千”这个本家的名字有本能的好感,于是决定买下这本书,打发时间。

央视纪录片的书籍,本来已经准备好在红色主旋律里打哈欠,却没想到给了我两个大惊喜。

一是书中记录了张大千的生平,有具体的年份时刻,虽然没有一个生平表录,但是我自己足以理出脉络,以对张大千的生平有一个顺畅的了解。

二是书中对古今中外绘画知识的说明以及补充说明的对张大千的评论,都让我对这个艺术系统及画家本人的认识更加立体,大概也是所谓“客户体验友好性”。

自诩为一个绘画爱好者,但是从来没有对这门艺术有过什么系统深入的学习了解,即便大学时候选修了两门相关课程,又分别是西方美术与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对于主流的传统中国美术倒是冷落了,认为不过是文人画且一脉相承,没那么“有意思”。

张大千是深承国画传统的,他本人的画作在国内外深受赞誉的第一个基础便是深厚的中国传统绘画功底,而他晚年转入“泼墨泼彩画”,这种技法虽然宋代已有,但是并没有那样豪迈地发展起来,大概愈发束手束脚的政治下更要回归白描勾勒的技法。

泼墨泼彩,简而言之是以泼墨打底,墨干后泼彩色颜料,颜料干后再在细节处慢慢雕琢,更像是油画的方式。颜料、散点透视依旧是中国传统的,不过画纸应该是有改进,“大千纸”也是很出名,不然受不住那么厚重的料。

全书看下来,张大千这样一个长袖善舞的人,竟然可以耐住心性在敦煌一呆三年,散尽家财临摹壁画,可见艺术本身的感染力及他自己的灵气所在。

书中写敦煌生活的辛苦、临摹的不易,也不觉有夸张,特别是在我亲自走过那大片荒漠之后,更为感佩。

至于当时张大千发现很多壁画经历过几次修缮覆盖,为了摩画除去了表面一层二层的壁画,造成了艺术的大损失,又只能叹一声无奈。毕竟在当时的条件下,并没有足够的技术让他像科特一样给《蒙娜丽莎》分层。

不过,他为什么不能等呢?如果可以等到现在······

我还是不要写太多关于绘画专业的东西,瓶子底的水晃悠晃悠徒让人笑。

不如,提一句张大千的诗吧。

书中引用的诗并不多,主要还是因为张大千画名大于诗名。可我却是因为书里一句诗作,而觉得这个人亲近、有烟火气。

那首诗作于阿根廷,“客至正当新酿热,花开笑倩老妻簪”。

比起豪迈大气宽阔,我向来更容易被这种小儿女图样打动。想想诗人一生的漂泊,再想想他的大才气与大家庭,这样岁月静好的画面也不得不斑驳起来。

我写读后感一向是很难抽一个思路的,毕竟很多想法并不是一个轨迹,要写成文章,真的是在跟自己较劲。

这篇读后感,我没有写时代背景下画家的格格不入,没有写画家的选材跟发展,掠过了画家的风流韵事,对于大的话题比如东西方绘画的“地理决定论”发展、政治挤压向往山林的文人窘境更是只字难提,从我自己感受到艺术的震撼起笔,真是堪堪选了个角度而已。

西北一行给了我那么多感动,让我更加意识到自己对中国的爱、身为一名华夏儿女的自豪,以及对这些人文地理进行传承的义务。

这篇读后感,是对2016年那次西北之行的回味的第一段,关于高原、关于草场、关于沙漠、关于戈壁,还可以再继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情之所至,心向往之《百年巨匠·张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