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出油货

年俗:出油货


文编:司马喆

  在我们小的时候,豫北农村里日老家过年最常见、也最爱吃的就是过油货(也叫出油、炸麻糖等)。

  过油货是我们那里老家的传统叫法,就是现在的油炸,如油炸的丸子、油炸的沾了面的土豆块、红薯丁、油炸的莲菜、山药和鱼块、豆腐、面什、蕉花等,都是自家地里出产的。刚炸出来的时候又脆又香,过一段时间就变软起来,吃着绵绵的。

  那时候家里穷,过年很少有鸡、鸭、鱼之类的“奢侈品”,特别是在生产队的时候,老人们一年忙到头,能分上几斤肉过年待客,再分上几十斤棉籽、豆油,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大家才普遍过上好日子。

  当然现在的日子都好了,物质极大丰富。不要说过年,就是平时,各种肉类都是天天能吃上,油炸的食品也是大人防着小孩吃的食物,怕影响孩子健康;身体肥胖、脂肪过量的很多大人也开始讲究起来,不怎么吃油炸食物了。

  但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还是要炸些过油货的,这就是一种风俗的传承吧,也包含了对从前过年深深的回味。现在过油,不光有炸丸子、炸土豆,还有炸鸡块、炸鱼块、炸藕合、炸茄合等等,品种很多,但我总感觉没有从前的过油菜好吃了。

  小时候过年我们最盼望的,除了烙煎饼(也称摊煎饼)、小鏊馍,就是过油。如果说烙煎饼是做主食,过油就是加工小吃。一般烙完煎饼后,第二天还是原班人马,聚在一起开始过油。烧火的还是负责烧火,滚煎饼的变成了过油的,只不过头天的鏊子变成了今天的大锅。大锅支起来,往锅里倒入我们那儿特产的花生油和黄豆油,油的多少视家庭人员而定,人多过的油多,油就要多倒一些。那油被烧开后,变得金黄黄的,冒着热腾腾的香气,在锅里翻滚着,煞是好看。这时就要往里放入要炸的各种菜了。

  红薯块、土豆块、山药块裹上一层薄薄的面糊或粉欠,加入盐、花椒粉、五香粉,萝卜剁碎加入各种调料做成馅子,这都是提前几天就准备好的,用老式的大土盆装满一大盆。油热后,下入这些材料,那土豆、山药被包了一层面糊糊后,显得白净又可爱,入油后很快高兴地翻滚起来。这时也是考验烧火人和过油人的时候,烧火的要随时掌握火头大小,那时又没有煤气,火的大小可调节,用的都是普通柴禾,火小了炸出来就软趴趴的不熟,火大了就会外糊内生,放不住;过油的要随时掌握过油菜颜色的变化,用大笊篱一边翻着,一边用筷子夹起一块迅速放入口中,尝一下熟透没有,如等着完全熟透再捞,就容易发干,这个火候是不好掌握的。等炸好了,就捞出放到铺了一层新鲜煎饼(这就是为啥先烙煎饼后过油的原因)的柳条筐里,那煎饼被滴下的油浸泡后,比过油菜还好吃,一点也不浪费。

  刚开始炸的时候油是黄亮的,炸出的过油菜品相也很好,焦黄脆酥,外焦里嫩,这些通常要被单放起来,留着过年时给祖先上供和年后待客用。后边再炸油慢慢变黑起来,出锅的过油菜也变得不好看,这些就是留给我们吃的。待过油菜快炸完的时候,大人们一般还会化几粒糖精,和些甜面,擀出细细的面条,放到锅里炸成姜丝子,这就是我们除夕夜的零食。用糖精而不用白糖是没办法的办法,那时白糖是限量供应的,很少能买到,我们平时喝开水或者自制汽水一般都用糖精。但糖精是个奇怪的东西,放少了不甜,放多了变苦,如大人掌握不住糖精的量,我们就会吃上苦的姜丝子。

  过油货在那个年代可是发挥了大作用,除夕夜给祖先上供,很少有人家能买起猪头三牲一类的大供品,就只能用过油菜代替。我们那上供讲究四样,就用炸的丸子、炸的土豆、炸的山药、炸的姜丝子,分装四盘,上边撒上鲜嫩的菠菜,摆到院子中央的台案上或堂屋的八仙桌上,当作贡品。上供有供给天上的神仙的,图的是个吉利;有给屋里的先人供地,献的是个孝心,这风俗一直延续到现在。当然现在上供的物品丰富了,但家家少不了上一盘过油菜。除了上供,年后待客主要就用过油菜,因为那时菜少,特别是肉类和青菜,农村一般比较稀缺。但来了客了,再穷还是要讲究一下的,起码是四个菜,再讲究点的要六个菜或八个菜,咋办呢,过油菜就发挥了很大作用。往往油炸丸子一盘、油炸土豆一盘,有时干的一盘,加入白菜粉条炖的一盘,不管咋变,主力就是过油菜。

  那时的过油货存放也比较困难,除了过年平时很少过油,所以很多家庭要放到第二年的二月二。存放时间长,又没有冰箱一类的保鲜设施,既要防止馋嘴的小孩随时偷吃,又害怕老鼠时常不客气光临,于是就用柳条筐高高的挂到房梁上。高处风比较大,过油菜经过一段时间风吹,会变得很硬,吃起来口感差远了。有时屋内烤火或做饭潮气大,过油货就会受潮长毛,这时就要拿到太阳底下晒了才能吃。不管怎样,一般年前的过油菜,都要一直存放到过完正月,整个正月不管是待客人,还是我们自己改善生活,主要就吃过油菜。

  过油货,承载了我们这代人多少记忆,赋予了我们们这代人多少回忆;它让我们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品尝到了日子的香甜,使我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你可能感兴趣的:(年俗:出油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