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依恋的神经生物学
人类的依恋关系在进化中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只是为婴儿提供身体上的保护。依恋确保个体能够适当地组织大脑加工过程。这种加工过程最终会发展出社会认知,并为个体在将来发展出与他人的合作关系做好准备,这就是大脑“设计”的精妙之处。
心理模式同时也是神经系统的组织模式,大脑和心智是在依恋关系的熔炉中得到发展的。
依恋、体验和大脑
在大脑和心智之间——以及在神经科学和心理治疗之间,已经建立了最有力的概念性连接。Schore认为,儿童早期神经的以及心理的健康发育依赖于依恋对象的调谐反应性:“婴儿的大脑不仅仅被这些互动所影响,婴儿大脑的发育还需要脑与脑之间的真正互动(怎么理解脑与脑的真正互动?同频共振?大脑被激活的是同一个区域? 呃 ?),并且是在母婴之间关系良好的情境中发生的互动”。婴儿在母亲的子宫中成形时,大脑分化程度最低。大脑后续的发育主要取决于“由基因规划的神经系统的成熟过程”如何受到人际关系间体验的影响。无论从神经生物学还是心理学的角度,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体验,都发生在依恋关系的情境之中(婴儿时期或心理治疗过程中依恋关系的重要性)。
记录在心智与身体里的“体验”,都在神经元水平与大脑细胞的放电或者称之为激活所形成的模式相对应。比如:当外来刺激(母亲的温柔触摸、柔和的声音、平静的面容)激发了婴儿的大脑活动,同步放电的脑神经元相互建立起“神经网络”,将这些母性的刺激和一种安全的感觉联系在一起。通过这些方法,体验——特别是重复的体验,塑造了大脑的“环路”。较年幼的大脑天生是被设计为向较年长的大脑学习的,而这种学习大部分是发生在依恋关系的环境中。关系的链接变成了神经的联接,进而影响自我对于新体验的反应性。同时,关系联接的缺乏,可能会阻碍神经联接的发育,从而限制了婴儿感受自身情绪的能力。
大脑的结构
大脑可以看作是三层的、肩并肩的复式公寓。从中间分成两半(右脑/左脑),三层分别代表脑干、边缘系统和新皮层,这三层结构是从下到上层层建造的。
脑干(爬行类脑)
大脑的地基是“脑干”,是最先出现的。脑干位于脊髓上端,它的功能主要是调节基本的身体机能(包括心率、呼吸、消化等)以及激活反射活动,其中包括启动依恋过程的反射活动。新生儿朝向妈妈的气味传来的方向,吮吸乳头,凝视妈妈的眼睛,抓住妈妈的头发……,以及婴儿的眼睛追随妈妈的面孔。
脑干是躯体自我的神经基础。它调整唤起水平,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心智的生理学基础)。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兴奋使个体处于唤醒水平,出现呼吸,心率加快,使血液流向四肢,为战斗或逃跑做准备。自主神经系统的副交感神经兴奋则导致个体处于低唤醒状态,在极端情况下,个体会出现紧张性运动迟缓甚至“僵住”。
源自脑干中的一条迷走神经的颅神经,塑造了我们在安全、危险或危机生命状态时独特的反应。当我们感到安全时,更成熟的一支“髓腹迷走神经”会启动“迷走神经刹车”,向下调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使身体安静、心率减缓),从而使社交参与成为可能。当我们感觉到危险时,就松开“迷走神经刹车”,解除了对交感神经系统的抑制,动员自己战斗或逃跑。当我们在生死攸关之际,更为原始的无髓背迷走神经会引起副交感神经关闭或失活。“解离”症状通常是这种躯体反应的心理表现。
复侧迷走神经控制着重要的内脏器官如心脏,同时也控制着头部和面部的肌肉组织,我们平时的目光交流、说话发声时抑扬顿挫的语调,随机应变的面部表情等等都和腹侧迷走神经相关联。当腹侧迷走神经在危险或生命威胁打击下脱节,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而副交感神经受抑制,使我们的反应更具有适应性。但是,当过去的创伤已经侵蚀了脑干的迷走神经刹车的有效性,其结果会使我们战斗,逃跑或者僵住的倾向几乎总是处于适应不良的状态。比如,创伤事件幸存者,往往都有一触即发的反应的/和或茫然的面部表情,以及声音语调没有任何起伏等表现。
在心理治疗中,必须考虑患者以脑干为基础的反应模式是否唤醒过度或不足。成功的治疗,特别是对经历过创伤的患者,往往取决于我们准确解读并有效调整他们生理唤醒水平的能力,还有准确解读并有效调整他们参与关系的需求(和对此的恐惧)能力。治疗师需要把焦点放在患者的身体、非语言体验以及治疗互动中的细微之处上。
边缘系统(情绪脑)
边缘系统主管对感受的加工处理,又称为情绪脑。这个加工过程(发生了什么?)至关重要,情绪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基本方式,从自己五脏六腑的内部反应去评估体验,也提供了非言语语言,使有效的社交互动成为可能。边缘系统对于记忆、学习和动机同样重要,包括与依恋有关的动机。
我们是在情绪的水平上,处理自我和身体之外现实之间的关系。基于生活体验学会了预期。就是婴儿和母亲的第一次接触,让我们开始决定是否能安全地转向母亲寻求安慰。
我们的哭闹是否能唤起并确保母亲可以出现,我们的痛苦是否激起母亲的焦躁不安或者漠不关心,这些体验记录在情绪性记忆中,并指导我们在以后与依恋相关的情境中,确保对安全或者危险的评估。很显然,边缘系统是情绪自我的神经基础,它包括以下两个重要结构。
杏仁核在出生时就已经发育成熟,可以被视为通向边缘系统感觉的大门。它和脑干的迷走神经一起,将我们内在世界五脏六腑的感觉(心脏、肺以及肠道)能人到觉知中,杏仁核复杂我们对体验的“本能反应”,决定了我们“通过眼睛解读对方心理”的能力(解读可能出现扭曲?),它指导着我们优先注意面部线索,并且让我们对他人产生直觉的“感觉”。杏仁核也被称为“生存中枢”,因为它对引发战斗或逃跑反应起到重要作用。在不到一秒之内、杏仁核就可以完成对输人的感觉的评估(愤怒的表情、狗的咆哮),特别是当这些输入的感觉关乎到安全或威胁时。通过给脑干发信号来激活交感冲经系统,杏仁核将瞬间完成对危险的评估转换为躯体反应,这种反应启动身体进行站斗或逃跑。其中某些评估是建立在生物普遍性之上的(遗传:例如,人对于蛇具有本能的恐惧),而另外一些评估则是由特定的个人经历所决定(环境)。
同时作为评估又作为负责记忆的脑区,杏仁核通过无意识的前象征“情绪记忆”的方式将体验记录下来。这些无法以语言触及的记忆之痕(特别是创伤的过去)完全在我们的觉知之外,它会让我们对当前体验的评估出现偏差。因此,一个深受战争创伤之苦的老兵,有可能被城里大街上汽车逆火放炮的声音惊出一身冷汗,反射性地趴在地上。同样,一个具有创伤性依恋经历的患者,可能自动倾向于将一些模棚的,不具感胁性甚至是积极的社交线索解读为危险的信号。
海马
对杏仁核那些不加区别的、失去控制的、一触即发的反应偏好进行调整。它特别能根据后果和情境来组织信息,使我们在面对蜷缩在小路上的响尾蛇和蜷缩在动物园玻璃后的响尾蛇时,能够具有不同的反应。杏仁核并没有对此做出区分的能力,它是启动交感神经系统的加速器,海马则是刹车,当我们将紧急情况评估为虚假警报时,海马通过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参与,让我们能够冷静下来(呼吸和心律都得到减缓)。
海马只是在生命的第二年到第三年间才开始发挥功能,认识到这一点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结果是,在生命的第一年,体验和习得以无意识的情绪记忆记录在杏仁核中,会倾向于以全而、过度泛化的,因此也是不合比例的方式产生影响(婴儿在此阶段通过体验,情绪记忆被融入身体里。我们躯体中的非言语信息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偶尔我们会受到没有原因的情绪困扰,可能是这部分情绪记忆的影响)。在治疗中,这种记忆或许只有通过患者的感觉、感受和冲动才能被触及到转而反映出早年体验在躯体上、情绪上或者活现中的表征。
在海马的协助下记录下来的记忆则是外显的,具有语言上的提取能力,并且能够根据时间、地点及人物将之情境化,海马和更高级的中枢皮层相连,而这些高级皮层直到青春后期仍然继续成熟。安全的关系让儿童的海马得以发育,来平衡杏仁核的反应,急性的以及关系性的创伤能够使海马暂时丧失功能,或者抑制它的发育,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对杏仁核过度警觉的反应进行调节。
LeDoux的观点,也许杏仁核的情绪记忆是永恒的,而恐惧反应则是条件性的,是联想性学习的结果。过去的依恋创伤使得亲密和危险之间建立了联系(神经元一起激活并绑定在一起)。在心理治疗中重新经历既往创伤的患者,置身新的依恋关系中回忆和重新体验童年时的恐惧和伤害,可以逐渐转化患者新的依恋关系的情境中,可以打造出大脑和心智之间新的联系。在安全的情境中回忆和重新体验童年时的恐惧和伤害,可以逐渐转化患者的记忆中的过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减缓长期处于激活状态的杏仁核的自动反应。
新皮层
解剖和功能
在脑干和边缘系统之上是大脑皮层,是“三位一体”大脑的顶层,又称为“新哺乳类脑”。大脑皮层将我们的体验赋予意义,并组织起我们和世界间的互动。这是大脑最晚出现的部分,无论从进化的角度还是个人发育的角度都是这样,只是在经验的积累和新的学习中逐渐成熟起来的,而且它几乎贯穿了整个生命周期。新皮层后部主要是通过五种感觉和身体来知觉这个物质的世界,而前面的区域则是专门对其他脑区的信息进行加工,并且指导着行为。
额叶 额叶可以看作是“执行脑”,它使有意识的想法、计划、记忆、蓄意的行动、有指向的注意力和抽象推理都成为可能。它是语言的“基座”,也是能够进人觉知层面的想法和心理表征的“基座”,在这里,这些想法和表征可以被考虑和操控。也可以把额叶看作是在象征性、表征性、反思性和觉察性等维度上,为自我提供了神经基础。
前额叶是皮层中进化程度最高的脑区,和心理治疗的关系尤为密切。这个脑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背外侧区,专司认知智力,与海马和主要负责语言的左侧相连构成网络。第二部分称为“前额叶中回”,专司情感智力,和杏仁核以及主要负责情感的右侧脑紧密联接。
背外侧区被描述为"理性心智”,是“意志脑”的关键所在。这个区域让我们能够对既往的体验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刻意地把注意力指向知觉、记忆和(或)想法,根据需要提取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心理表征。这个脑区似乎是工作记忆的神经基础,是“供心智使用的黑板”(?),在这里,我们利用头脑解决问题,有目的地做决定,并通常试图理解事物。
前额叶中回是个整合性的脑区,连接身体本身、脑干、边缘系统和皮层。这个脑区作为依恋行为、情感调节、社会交流和心智化的调节器的中心地位。他们强调说,实际上,眼睛后面正对着的皮层区——前额叶眶回,可能是“边缘系统的延续而成为皮层的一部分”。这一脑区负责对情绪信号进行解码,这种能力使得我们能够“解读”出非言语的线索,例如,表情、姿势及说话的声调。前额叶眶回是“情绪脑进行思考的部分”,它在情感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情感调节被认为既是安全依恋关系的目的,也是安全依恋关系的结果。这种调节中的一部分,就是发生在前额叶眶回调整杏仁核对威胁知觉的快速反应。当前额叶眶回对威胁性面部表情做出反应时(就同杏仁核那样),它同时对威胁环境进行判断并确定威胁的程度(杏仁核并没有这种功能)。这种辨别力既促进了自我调节,也促进了社会联系。相反,眶回受损或功能低下,会导致一个人在情绪管理、判断对他人的影响以及对他人的社交信号和心理状态进行适当反应时产生困难。前额叶眶回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和所有其他脑区都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它被看作是一个汇集区域,是将通过躯体、情绪及认知等各种渠道传递出的信息流进行合成,并加以整合的功能器官。这种合成能力十分重要,它能够让我们更新自己的内部模型,并且能和他人更为有效地同步交往一—当儿童(包括成人)身处困难的发展环境中时,如果想要让孩子安全地依恋我们,并且也有能力给与孩子安全感,这两方面可能都至关重要,当然,对于旨在为患者提供安全感的治疗师来说,这种能力也同样重要。
前额叶眶回被称作“社交-情绪脑的高级执行官”,在眶回的后上方,还有一个脑区—前扣带回,在依恋、情感调节以及心智化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前扣带回为母性行为、内隐及外显的自我感、情绪在意识层面的体验提供了神经基础。它可能也是我们以最为整合的观点看待身体状态的来源。同时,前扣带回还负责注意力在每一刻的指向性以及由情绪指导的运动反应。
除了前额叶眶回和前扣带回,前额叶中回还包括第三个脑区—脑岛一这个脑区对于心理治疗来说具有特殊意义。脑岛是产生“内感觉”重要脑区。内感觉是指我们对自己躯体状态特别是内脏状态的注意和觉知。由于躯体感觉是情绪的基础,内感受中“脑岛较其他结构有着更重要的参与性”,所以内感受也许是让我们了解自身的感受最首要的方式。
脑岛也许是我们感受他人情绪能力方面的关键所在,因为它把我们对他们情感行为的感觉运动印象一看见的景象、声音和“感觉”,从皮层下传递到杏仁核。这正是共情的领域——感受他人的感受,通过他人的感受感受自己的感受。
新皮层如何工作新皮层主要是进行记忆和预测的脑区。体验通过感觉和身体被接收,皮层以记忆的方式记录下重复的体验性模式,这种记忆塑造了我们对眼下和遥远未来的预测。这种皮层记忆以神经元突触间联接的模式存下来,具有三种定义性特征:自动联系的,恒定性表征、存在分级结构~~。
比如:在玩捉迷藏游戏时,妈妈看见女儿的脚从帘子下面露出头,我马上看到了她的全身。皮层记忆是“自动联系的”,从局部引出整体。我们看到的一部分,记忆会完成整个影像。
恒定性表征是皮层中的神经元类型,它们以独立于细节的变化形式存储体验。 当这些恒定记忆形式被碎片式的(或者歪曲的)视觉输入信息激活时,它们预测——我们将会看到什么。恒定性表征是我们进化适应的需要。
皮层的所有区域都有六层神经元,在“皮层的级层”中,下面三层输入此时此刻的感觉和上面三层基于记忆的预测结合起来,这六层结构产生了主观体验。记忆对于知觉的影响被认知科学家称作“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由感觉输入而形成的知觉则被称为“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这种加工结构里,我们观察到的模式在层级中是逆流而上,预测是顺流而下的。这种结构的优势是让我们能够自动地运用既往体验的知识来处理当前的境况(我们朋友换了新发型,我们依然能够认出),弊端是由记忆驱动的预测总是战胜新体验(比如,我们朋友的新发型没有被注意到)。我们期待看到的,常常是我们唯一看到的。
所谓的知觉常常(或多或少)是解读,这种解读大部分根植于过去~~
镜像神经系统
镜像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镜像神经元 ,在额叶的运动区域特别集中。当我们看在别人做出某个动作时,镜像神经元开始放电,可以在自己的大脑中对别人的动作进行复制或模仿(比如:咕咚来了的故事)。
同时,需要注意,只有那些有意图的行动才会引发镜像神经元放电。这并不是对动作本身的知觉,而是大脑知觉到隐藏在这些动作背后的意图,激发了共鸣的反应。镜像神经元似乎是在我们自己身上,去模仿观察到的行为和推断出来的他人的心理状态(例如感受)。由此,镜像神经元系统可以看作是共情、情感调谐、心智化以及互为主体性的神经基础。
偏侧性:双脑合一
大脑的每个半球在以不同方式加工和表征体验时都具有特殊性。右脑半球,专司情绪、整体性,非言语性,直觉性,关系性和感受性的反应。它和边缘系统和身体有着紧密联接—特别是杏仁核和交感神经系统,它是由内而外的。右脑缺乏对信息样本的“数字化”分析和对现实的解构,因而无法据此来赋予意义,右脑直接对“这是什么”进行反应,右脑可以看成是反思性自我或心智化自我的神经基础。
左脑是意识层面思维的源泉——根据线性的逻辑,用语言来表征体验。基本信息单元是字词。右脑提供内心独白内容,而独白的言语表达则是由左脑完成的。
情绪分工,温和及正性情绪体验激活左脑,右脑则由非常强烈的和(或)负性的情绪激活。左脑调节趋向行为,右脑调节退缩行为。
整合和大脑
大脑整合(上下左右)的多样性是心理整合体现在神经系统的必然结果。心理整合联接了不同的心理状态,同时也联接了心理和身体,想法和感受,自我定义和关系,整合各个维度的自我,和谐统一(100分的我,包括我的优点也包括我的缺点)确保我们能够拓展整体体验的深度和广度,这也是心理治疗的目标。
最重要的是,研究发现,成人的大脑如同孩童发育中的大脑一样,可以被当前的体验重塑,从而不仅能够建立起新的神经联接,而且还能够改变大脑的真实物质性结构。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神经都具有可塑性。
作为治疗师,如果想要有效促进治疗性的变化,能够重建一个依恋母体至关重要,这种依恋是身体、大脑和心理最初的发育之地。
(如果已经发育完成的成年人,在大脑已经基本发育成熟的情况下,怎么做来应对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