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的反省是一个人修正自我、完善自我的前提(二)

文/贼骤骤


说起反省,就不得不提及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有生之年他更是将反省作为一门学问研习到了极致,几十年如一日,如练级打怪般每天都活在反省自我、修正自我的模式之中。

即使久卧病榻,行动困难,仍不忘在日记中做出总结性反省:余精神散漫已久,凡应了结之件,久不能完;应收拾之件,久不能检,如败叶满山,全无归宿,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大徒伤,不胜惶悚惭郝!

虽然官至极品,大限将至,却仍有如此反省与觉悟,可见曾国藩对反省的重视程度。

但谁都有年少轻狂的时候,曾国藩年轻时却是另外一番面貌。

一八三八年,曾国藩被道光皇帝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从老家湖南长沙调入北京履职,正式开始他的仕途生涯。

毕竟是刚刚进入繁华的北京城,就像是红楼梦里刘姥姥走进了大观园一样,曾国藩看到啥都觉得新鲜,兴奋得忘乎所以,每天聚众喝酒、听戏、下棋、到处游玩,反正什么有意思就做什么,就是没有心思读书和学习。

不仅如此,当时的曾国藩也确实有些恃才傲物,常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跟朋友和同事发生口角,动不动出言不逊地问候对方父母,因此树敌无数。

有一次,翰林院给曾国藩放了一个多月的长假,他想收敛一下心性,学点有用的东西,于是正襟危坐、煞有介事地给自己列了一份假期规划,上面列举着需要完成的事项,包括:练出八块腹肌、细读几本好书、学习一门技术等。

那时候的曾国藩距离圣贤有着八竿子也打不着的距离,却有着年轻后生所具有的通病:思想很奋斗,行动很落后。所以,假期刚开始没多久,曾国藩就将那份假期规划忘得一干二净,怎么嗨皮怎么来。眼瞅着假期就要结束了,他才猛然发觉假期规划上所列举的各项事情,自己竟然一项也没有落实执行。

对此,曾国藩苦恼不已,每天思考究竟该如何改善这种状况。他听朋友提起,同朝为官的有位叫唐鉴的大儒,是个成功学大师,心灵鸡汤炖得不错,还自创了一套自我管理的系统教程。曾国藩像觅得良医般赶紧登门向人家请教。唐鉴告诉他一个极为简单的方法,那就是每天写日记,在日记中总结反省自己一天的过失,并说自己就是靠这种方法反省、改变自己的。

曾国藩心想,这位粉丝无数,兼具偶像派和实力派的大儒,原来是靠坚持写日记的方式来反省自己、完善自己,并给自己涨粉的,那我也试试吧。

从一八四二年开始,曾国藩每天晚上都会像被鸡毛掸子鞭策的小学生一般,认真记录和反思自己当天的言行举止。看哪一点不符合圣人的标准,哪一点又越过了道德规范的约束,然后用蝇头小楷一五一十地记录到日记本上,以此来警示自己。

曾国藩写日记的方式类似于今天我们发朋友圈,不同的是,我们发朋友圈大多是发几张图片,配上几行文字显摆自己今天去哪儿玩了,看了一场什么电影,逛街买了件什么衣服,末了吃了什么样的美食。曾国藩不一样,他写日记专门反省自己一天的过失,经常把自己描绘得十恶不赦,道德败坏。

所以在他的日记里经常会有揭露个人糗事的记载,包括:今天没控制住火气,跟谁谁谁打嘴仗;去朋友家做客,言语轻浮调戏人家小妾;在房事上没有节制,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总是心绪浮躁,静不下心来研习学问等等。

渐渐的,曾国藩写日记写上了瘾。而这也促使了他对个人反省方式的深入思考:想要彻底改变自己,让自己朝着圣人、完人的方向发展,仅靠偶尔的反省肯定收效甚微,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每天晚上把自己一天的言行举止认真反思一遍,将其中的过失详细记录下来,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看看,在脑海中加深印象,从而起到提醒、警示的作用。

三十一岁那年,曾国藩又给自己定下了日课十二条,包括: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所能、作字、夜不出门。而对于日课的完成情况,曾国藩依然会用写日记的方式详细记录在案,以此来反省自己每一天的学习成果。

坚持写日记成为了曾国藩自我反省的重要方式,而这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臣,建立丰功伟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曾国藩早年日记中对自己修德敬业的反省,到中年日记中对事功时局的体悟分析,再到晚年日记中对自己一生的反思评判以及对家庭子女的期望告诫,与其说曾国藩在用写日记的方式反省自我,倒不如说他在完成一个庄重的仪式,向后世交接一个不断追求道德完善、学问精进、家庭和美的精神接力棒。


注:文章末尾部分中的黑体字引用自《全国新书目》二零一零年第九期收录的一篇文章,作者为刘续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适时的反省是一个人修正自我、完善自我的前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