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减值连环雷,这一届上市公司到底行不行?

A股商誉减值,一个被预料了N次的雷。

早从18年开始,江湖各方人士开始虎视眈眈等商誉爆雷,揣着明白装糊涂,近期疯传的“上市公司200名单”更是搞得人心惶惶。

终于在2019年的第一个月,上市公司预披露之时,商誉减值的棺材板果真压不住了。

1月29日晚,有28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关于商誉减值的业绩预告修正公告(wind资讯)。

随随便便商誉减值计提几个亿,几十亿的都有,预计在1月31日截至预披露之前还会有更多。

从2015年开始,上市公司就开始踩并购油门,高额溢价并购多发,带来了巨额的商誉,如果到了今天盈利能力跟不上之前增加的商誉,那就只能做减值了。

有的人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多花那么多钱买资产呢你是不是傻啊?

当然不傻啦。

一个是利好股价,投资者相信你的业绩承诺和对赌协议,既然并购能带来资产入账,那股价就蹭蹭上涨,谁料到对赌大多是了大股东逃跑留的后门。再者可以利用证券化套利,幕后操盘手利用高溢价并购输送利益。

但是巨额的商誉就是个巨大的风险隐患,现在不引爆,长期发展下去沉疴更难治疗,在长痛和短痛之间,监管选择了后者。

证监会在2018年下发了《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文件,就在上半个月,财政部还在积极讨论,商誉究竟是减值还是摊销。

很多时候规则是用来约束好人,而非坏人的。

监管要求上市公司每年年终都必须做一次商誉减值测试,而且眼瞅着商誉可能从减值变成摊销。

在之前的并购中赚的盆满钵满的上市公司,紧张活泼严肃地决定:不如我们一起,洗个澡?

也就是说,把商誉一次性减掉,轻装上阵,未来迎接只涨不跌的辉煌。

所以这次大规模巨额商誉减值并不让人意外,不仅仅是这一届上市公司的问题,这套把戏每一届上市公司都玩过很多次。

高水平的资本运作者,摸透了交易链中每个角色的心思。

投资者都是健忘的,再过一段时间看到被再度炒高的股市,他们又会再上一次当的,俗话说得好,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重新跌倒。

而且股价在经过2018年狠跌过后,已经惨不忍睹。如果能一次性,把前几年攒下来的商誉包袱给甩掉,那股价再暴跌也没关系啊,死猪不怕开水烫,是5块钱还是3块钱大股东don’t mind,反正都是亏死。

再压低还可以增持抄一波底,拿点钱做业绩,下一年股价不就又涨了么,再卖呗着什么急真是,不破釜沉舟是挣不到钱哒年轻人!

今年不干,万一明年真的改成摊销了呢?

30亿的商誉花10年摊销每年侵蚀3个亿的利润,开什么玩笑我本来一年就没3个亿利润好嘛。

那不是等着3年亏损,100%摘牌退市,更是死路一条。

监管又怎样?反正我是一定要减,大不了你罚我款吧哼。

其实商誉没有好坏,就像一把菜刀,切菜砍人要看用这把刀的人心思。

并购资产业绩良好,商誉又能增加收购方的资产,那就是一件大好事。但如果并购产业业绩亏损加上商誉减值,一下子整个垮掉。

证监会呢,会是什么态度?

委屈……

商誉这雷不爆真不行,真让上市公司每年摊销商誉,3年亏损摘了牌,对市场造成的影响更大。

投资者亏了钱举横幅,堵的可不是上市公司的门口,而是他们的门口。

按照往期的套路,业绩预告过后,XX所开始忙碌起来,给上市公司发问询函,一般套路是我哔哔问你一下,你哔哔回复我一下:

XX所:“那个谁,你解释一下,你们家今年怎么商誉减值减这么多啊哈!?你们请的是啥野鸡会计师啊哈!?”

公司A:“不是啊,我之前借老王的几个亿好像要打水漂了……”

公司B:“最近行情不太好啊,我估计哪个生意可能要黄……”

XX所:“哦好的我造了就酱。”


故事还没有结束,我们还得等上市公司的年报:

“本来亏33亿的,我现在发现才亏30亿,少了3个亿耶。”

是不是很开心?

— — — — —

本人全部文章,均为本人原创作品。请任何和个人、组织,在经过本人授权后,方可转载。本人长期为公众号【毒金融】撰稿,如有兴趣,可移步关注第一时间发布的文章,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商誉减值连环雷,这一届上市公司到底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