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年里飘扬的腊八香

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说文解字》曰:“腊,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即在立冬农忙结束后,农民会祭祀百神,感谢是年的丰收,并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刘勰《文心雕龙·祝盟》:“昔伊耆始蜡,以祭八神”,也体现着古人在生产技术不发达、生产条件恶劣的时候对神明的敬重,和人与土地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大寒与小寒之间的腊八节,是多数北方地区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但是,呼啸的冬风带给生活在北方广袤土地的人们的并不全是自然寒冷的预示,你若站在高高的田垄上,定会发现一望无际的不仅有白茫茫的大地,还有万家灯火通明和那萦绕在空气中的酒香饭丰的温暖。

自小到大,不论课业多么繁忙,我都是和外婆一起过腊八节的。在凛冽刺骨的寒风里,外婆厚重的大手与乡村红红火火的灯光温暖了我的身躯。腊八节总是在农忙后才蹁跹而至,又是新年将至的序曲,因而每次我到外婆家,最先映入眼帘的总是那堆得高高的秸秆,与悬挂在房梁上、自然风干的干货,总会看见那一尘不染却时刻忙碌的灶台正中央放着一个大铁锅,里面放着卤水。用了多年的料包是用来准备年货的最佳调料。腊八节自然是要喝腊八粥,而我喝的腊八粥总是外婆留作备用的五谷,与托亲朋好友从别处带来的作物共同熬制的。外婆总是从将红糖、白糖抑或蜂蜜混上十八种干果,在“最接地气”的地锅里煮上许久,多方风物带着彼此在不同的大地上生长的气息,万物精气交融最终汇成了一道精致而又朴素的农家盛宴。这是一锅普通的粥,在昏暗的灶台边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奇异清香。我站在这灶台旁,盛一碗粥,细细品尝时,荡漾在舌尖周围的是一种神妙的气息。透过这食物温柔质感,我仿佛看见,伟大的中华劳动人民几千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辛勤的汗水滋润着一寸又一寸土地。他们弯曲的腰与垂下的发髻,红扑扑的脸和酸胀的小臂,诠释着人的肉体对自然最忠诚的致谢与虔诚的敬仰。好像一粒小小的糯米自有她的生命,在风雨中经历着自然的洗礼,在阳光下仰望更远的天空。在它们成为我手中捧起的一碗粥时,我才猛然间明白,一粥一饭是自然赐予人类多么大的福祉。“腊鼓鸣,春草生”,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从未终结。时间的影子总是在奔跑,自然追逐时间,带着人类不断向前奔跑。

外婆向来以村中的人为亲为友,若是看见村子里有孤身的老人,她总会请他们到家里喝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在这寒冬腊月里温暖她所接触的每一个人。我总是蹦跳着陪伴在外婆身边,拉着她的手,活像一个快活的小精灵。外婆的手是地地道道农民的手,指缝里总是沾着黄土,指腹与掌心的老茧诉说着光阴的故事,伴着腊八的温暖,一并传到我的心间。传说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因这腊八粥而得以顺利悟道成佛。从古到今,佛寺也总会在腊八这天举办浴佛会,而古时的朝廷也会在这一天做腊八粥赈济灾民。本是素昧平生的人们在这一碗又一碗醇香的腊八粥中,互相关爱,这份相似的情感把每个人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团结向上的坚实根基。这也是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倍经磨难而更强的原因之一。

腊八节里,寒冬不解风情,冻不住洋溢的温暖。在迎接新年的红红火火中,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希望与祥和。腊八更是一种对未来的寄托,盛满广大劳动人民对下一个丰年的美好期待,浓缩着中华民族的纯真愿望。

你可能感兴趣的:(丰年里飘扬的腊八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