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面试题系列】六

虚拟DOM一定更快吗?

我们常说的虚拟DOM是通过JS对象模拟出来的DOM节点,domDiff是通过特定算法计算出来一次操作所带来的DOM变化。react和vue中都使用了虚拟DOM,我们借着react聊聊虚拟DOM。

react中涉及到虚拟DOM的代码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其中核心是第二部的domDiff算法:

  • 把render中的JSX(或者createElement这个API)转化成虚拟DOM
  • 状态或属性改变后重新计算虚拟DOM并生成一个补丁对象(domDiff)
  • 通过这个补丁对象更新视图中的DOM节点

虚拟DOM不一定更快
干前端的都知道DOM操作是性能杀手,因为操作DOM会引起页面的回流或者重绘。相比起来,通过多一些预先计算来减少DOM的操作要划算的多。

但是,“使用虚拟DOM会更快”这句话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场景。例如:一个页面就有一个按钮,点击一下,数字加一,那肯定是直接操作DOM更快。使用虚拟DOM无非白白增加了计算量和代码量。即使是复杂情况,浏览器也会对我们的DOM操作进行优化,大部分浏览器会根据我们操作的时间和次数进行批量处理,所以直接操作DOM也未必很慢。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框架都使用虚拟DOM呢?因为使用虚拟DOM可以提高代码的性能下限,并极大的优化大量操作DOM时产生的性能损耗。同时这些框架也保证了,即使在少数虚拟DOM不太给力的场景下,性能也在我们接受的范围内。

而且,我们之所以喜欢react、vue等使用了虚拟DOM框架,不光是因为他们快,还有很多其他更重要的原因。例如react对函数式编程的友好,vue优秀的开发体验等。

SSR是什么?在vue中怎么实现?

Server-Side Rendering 我们称为SSR,意为服务端渲染

指由服务侧完成页面的HTML结构拼接的页面处理技术,发送到浏览器,然后为其绑定状态与事件,成为完全可交互页面的过程。

传统web开发SSR
网页内容在服务端渲染完成,一次性传输到浏览器。打开页面查看源码,浏览器拿到的是全部的dom结构。

单页应用SPA
单页应用优秀的用户体验,使其逐渐成为主流,页面内容由JS渲染出来,这种方式称为客户端渲染。
打开页面查看源码,浏览器拿到的只有宿主元素#app,并没有内容。

服务端渲染SSR
SSR解决方案,后端渲染出完整的首屏的dom结构返回,前端拿到的内容包括首屏及完整spa结构,应用激活后依然按照spa方式运行。
看完前端发展,我们再看看vue官方对ssr的解释:

Vue.js 是构建客户端应用程序的框架。默认情况下,可以在浏览器中输出 Vue 组件,进行生成 DOM 和操作 DOM。然而,也可以将同一个组件渲染为服务器端的 HTML 字符串,将它们直接发送到浏览器,最后将这些静态标记"激活"为客户端上完全可交互的应用程序
服务器渲染的 Vue.js 应用程序也可以被认为是"同构"或"通用",因为应用程序的大部分代码都可以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上运行

我们从上面解释得到以下结论:

  • Vue SSR是一个在SPA上进行改良的服务端渲染
  • 通过vue SSR渲染的页面,需要在客户端激活才能实现交互
  • Vue SSR将包含两部分:服务端渲染的首屏,包含交互的SPA

解决了什么问题?

  • seo:搜索引擎优先爬取页面HTML结构,使用ssr时,服务端已经生成了和业务相关联的HTML,有利于seo
  • 首屏呈现渲染:用户无需等待页面所以js加载完成就可以看到页面视图(压力来到了服务器,所以需要权衡哪些应用服务端渲染,哪些交给客户端)

但是也有缺点:

  • 复杂度:整个项目的复杂度
  • 库的支持性,代码兼容
  • 性能问题:每个请求都是n个实例的创建,不然会污染,消耗会变得很大;缓存node serve 、nginx判断当前用户有没有过期,如果没有过期就缓存,用刚刚的结果;降级:监控cpu、内存占用过多、就spa、返回单个的壳
  • 服务器负载变大,相对于前后端分离服务器只需要提供静态资源来说,服务器的负载更大,所以要慎重使用。

所以在我们选择是否使用SSR前,我们需要慎重问问自己这些问题:

需要SEO的页面是否只是少数几个,这些是否可以使用预渲染(Prerender SPA Plugin)实现
首屏的请求响应逻辑是否复杂,数据返回是否大量且缓慢

什么是虚拟DOM?

虚拟DOM,它是真实DOM的内存表示,一种编程理念,一种模式。他会和真实的DOM同步,比如通过ReactDOM这种库,这个同步的过程叫做调和。

虚拟DOM更多是一种模式,而不是一种特定的技术。

Vue3.0 所采用的 Composition Api 与 Vue2.x 使用的 Options Api 有什么不同?

  • 在逻辑组织和逻辑复用方面,组合式api优于选项式api
  • 因为组合式api几乎是函数,会有更好的类型推断
  • 组合式api对tree-shaking友好,代码也更容易压缩
  • 组合式api中见不到this的使用,减少了this指向不明的情况
  • 如果是小型组件,可以继续使用选项式api,也是十分友好的。

Vue3.0里为什么要用 Proxy API 替代 defineProperty API ?

defineProperty
定义:Object.defineProperty() 方法会直接在一个对象上定义一个新属性,或者修改一个对象的现有属性,并返回此对象

为什么能实现响应式
通过defineProperty 两个属性,get及set

get
属性的 getter 函数,当访问该属性时,会调用此函数。执行时不传入任何参数,但是会传入 this 对象(由于继承关系,这里的this并不一定是定义该属性的对象)。该函数的返回值会被用作属性的值

set
属性的 setter 函数,当属性值被修改时,会调用此函数。该方法接受一个参数(也就是被赋予的新值),会传入赋值时的 this 对象。默认为 undefined

  • 检测不到对象属性的添加和删除
  • 数组API方法无法监听到
  • 需要对每个属性进行遍历监听,如果嵌套对象,需要深层监听,造成性能问题

proxy

Proxy的监听是针对一个对象的,那么对这个对象的所有操作会进入监听操作,这就完全可以代理所有属性了

总结
Object.defineProperty只能遍历对象属性进行劫持,Proxy直接可以劫持整个对象,并返回一个新对象,我们可以只操作新的对象达到响应式目的。
Proxy可以直接监听数组的变化(push、shift、splice)。

Proxy有多达13种拦截方法,不限于apply、ownKeys、deleteProperty、has等等,这是Object.defineProperty不具备的

正因为defineProperty自身的缺陷,导致Vue2在实现响应式过程需要实现其他的方法辅助(如重写数组方法、增加额外set、delete方法)。
Proxy 不兼容IE,也没有 polyfill, defineProperty 能支持到IE9。

你是怎么处理vue项目中的错误的?

任何一个框架,对于错误的处理都是一种必备的能力

在Vue 中,则是定义了一套对应的错误处理规则给到使用者,且在源代码级别,对部分必要的过程做了一定的错误处理。

主要的错误来源包括:

后端接口错误:通过axios的interceptor实现网络请求的response先进行一层拦截
代码中本身逻辑错误

  • handleError在需要捕获异常的地方调用,首先获取到报错的组件,之后递归查找当前组件的父组件,依次调用errorCaptured 方法,在遍历调用完所有 errorCaptured 方法或 errorCaptured 方法有报错时,调用 globalHandleError 方法
  • globalHandleError 调用全局的 errorHandler 方法,再通过logError判断环境输出错误信息
  • invokeWithErrorHandling更好的处理异步错误信息
  • logError判断环境,选择不同的抛错方式。非生产环境下,调用warn方法处理错误

Vue项目中如何解决跨域问题?

  • JSONP
  • CORS
  • Proxy
    而在vue中,我们主要针对CORS和Proxy这两种方案进行展开。

CORS

CORS (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跨域资源共享)是一个系统,它由一系列传输的HTTP头组成,这些HTTP头决定浏览器是否阻止前端 JavaScript 代码获取跨域请求的响应

CORS 实现起来非常方便,只需要增加一些 HTTP 头,让服务器能声明允许的访问来源

只要后端实现了 CORS,就实现了跨域。

Proxy
代理(Proxy)也称网络代理,是一种特殊的网络服务,允许一个(一般为客户端)通过这个服务与另一个网络终端(一般为服务器)进行非直接的连接。一些网关、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具备网络代理功能。一般认为代理服务有利于保障网络终端的隐私或安全,防止攻击

什么是虚拟DOM?如何实现一个虚拟DOM?

虚拟 DOM (Virtual DOM )这个概念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从 React 到 Vue ,虚拟 DOM 为这两个框架都带来了跨平台的能力(React-Native 和 Weex)

实际上它只是一层对真实DOM的抽象,以JavaScript 对象 (VNode 节点) 作为基础的树,用对象的属性来描述节点,最终可以通过一系列操作使这棵树映射到真实环境上

在Javascript对象中,虚拟DOM 表现为一个 Object 对象。并且最少包含标签名 (tag)、属性 (attrs) 和子元素对象 (children) 三个属性,不同框架对这三个属性的名命可能会有差别

创建虚拟DOM就是为了更好将虚拟的节点渲染到页面视图中,所以虚拟DOM对象的节点与真实DOM的属性一一照应

在vue中同样使用到了虚拟DOM技术。
DOM是很慢的,其元素非常庞大,页面的性能问题,大部分都是由DOM操作引起的

真实的DOM节点,哪怕一个最简单的div也包含着很多属性,由此可见,操作DOM的代价仍旧是昂贵的,频繁操作还是会出现页面卡顿,影响用户的体验。

你用传统的原生api或jQuery去操作DOM时,浏览器会从构建DOM树开始从头到尾执行一遍流程

当你在一次操作时,需要更新10个DOM节点,浏览器没这么智能,收到第一个更新DOM请求后,并不知道后续还有9次更新操作,因此会马上执行流程,最终执行10次流程

而通过VNode,同样更新10个DOM节点,虚拟DOM不会立即操作DOM,而是将这10次更新的diff内容保存到本地的一个js对象中,最终将这个js对象一次性attach到DOM树上,避免大量的无谓计算。

createElement 创建 VNode 的过程,每个 VNode 有 children,children 每个元素也是一个VNode,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虚拟树结构,用于描述真实的DOM树结构。

说说你对slot的理解?slot使用场景有哪些?

在HTML中 slot 元素 ,作为 Web Components 技术套件的一部分,是Web组件内的一个占位符

该占位符可以在后期使用自己的标记语言填充。

Slot 艺名插槽,花名“占坑”,我们可以理解为solt在组件模板中占好了位置,当使用该组件标签时候,组件标签里面的内容就会自动填坑(替换组件模板中slot位置),作为承载分发内容的出口

可以将其类比为插卡式的FC游戏机,游戏机暴露卡槽(插槽)让用户插入不同的游戏磁条(自定义内容)。

通过插槽可以让用户可以拓展组件,去更好地复用组件和对其做定制化处理

如果父组件在使用到一个复用组件的时候,获取这个组件在不同的地方有少量的更改,如果去重写组件是一件不明智的事情

通过slot插槽向组件内部指定位置传递内容,完成这个复用组件在不同场景的应用

比如布局组件、表格列、下拉选、弹框显示内容等。

slot可以分来以下三种:

默认插槽
具名插槽
作用域插槽

  • v-slot属性只能在< template>上使用,但在只有默认插槽时可以在组件标签上使用
  • 默认插槽名为default,可以省略default直接写v-slot
  • 缩写为#时不能不写参数,写成#default
  • 可以通过解构获取v-slot={user},还可以重命名v-slot=“{user: newName}“和定义默认值v-slot=”{user = ‘默认值’}”

Vue中的$nextTick有什么作用?

官方对其的定义

在下次 DOM 更新循环结束之后执行延迟回调。在修改数据之后立即使用这个方法,获取更新后的 DOM

什么意思呢?

我们可以理解成,Vue 在更新 DOM 时是异步执行的。当数据发生变化,Vue将开启一个异步更新队列,视图需要等队列中所有数据变化完成之后,再统一进行更新

为什么要有nexttick
举个例子

{{num}}
for(let i=0; i<100000; i++){
    num = i
}

如果没有 nextTick 更新机制,那么 num 每次更新值都会触发视图更新(上面这段代码也就是会更新10万次视图),有了nextTick机制,只需要更新一次,所以nextTick本质是一种优化策略

如果想要在修改数据后立刻得到更新后的DOM结构,可以使用Vue.nextTick()

第一个参数为:回调函数(可以获取最近的DOM结构)

第二个参数为:执行函数上下文

小结:

  1. 把回调函数放入callbacks等待执行
  2. 将执行函数放到微任务或者宏任务中
  3. 事件循环到了微任务或者宏任务,执行函数依次执行callbacks中的回调

Vue中组件和插件有什么区别

回顾以前对组件的定义:

组件就是把图形、非图形的各种逻辑均抽象为一个统一的概念(组件)来实现开发的模式,在Vue中每一个.vue文件都可以视为一个组件

组件的优势

降低整个系统的耦合度,在保持接口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替换不同的组件快速完成需求,例如输入框,可以替换为日历、时间、范围等组件作具体的实现

调试方便,由于整个系统是通过组件组合起来的,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用排除法直接移除组件,或者根据报错的组件快速定位问题,之所以能够快速定位,是因为每个组件之间低耦合,职责单一,所以逻辑会比分析整个系统要简单

提高可维护性,由于每个组件的职责单一,并且组件在系统中是被复用的,所以对代码进行优化可获得系统的整体升级

插件通常用来为 Vue 添加全局功能。插件的功能范围没有严格的限制——一般有下面几种:

添加全局方法或者属性。如: vue-custom-element
添加全局资源:指令/过滤器/过渡等。如 vue-touch
通过全局混入来添加一些组件选项。如 vue-router
添加 Vue 实例方法,通过把它们添加到 Vue.prototype 上实现。
一个库,提供自己的 API,同时提供上面提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如 vue-router

具体的其实在插件是什么章节已经表述了,这里在总结一下

组件 (Component) 是用来构成你的 App 的业务模块,它的目标是 App.vue

插件 (Plugin) 是用来增强你的技术栈的功能模块,它的目标是 Vue 本身

简单来说,插件就是指对Vue的功能的增强或补充

Vue中给对象添加新属性时,界面不刷新怎么办?

如果为对象添加少量的新属性,可以直接采用Vue.set()

如果需要为新对象添加大量的新属性,则通过Object.assign()创建新对象

如果你实在不知道怎么操作时,可采取$forceUpdate()进行强制刷新 (不建议)

PS:vue3是用过proxy实现数据响应式的,直接动态添加新属性仍可以实现数据响应式

为什么Vue中的data属性是一个函数而不是一个对象?

  • 根实例对象data可以是对象也可以是函数(根实例是单例),不会产生数据污染情况
  • +组件实例对象data必须为函数,目的是为了防止多个组件实例对象之间共用一个data,产生数据污染。采用函数的形式,initData时会将其作为工厂函数都会返回全新data对象

说说你对Vue生命周期的理解

Vue生命周期总共可以分为8个阶段:创建前后, 载入前后,更新前后,销毁前销毁后,以及一些特殊场景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 描述
beforeCreate 组件实例被创建之初
created 组件实例已经完全创建
beforeMount 组件挂载之前
mounted 组件挂载到实例上去之后
beforeUpdate 组件数据发生变化,更新之前
updated 数据数据更新之后
beforeDestroy 组件实例销毁之前
destroyed 组件实例销毁之后
activated keep-alive 缓存的组件激活时
deactivated keep-alive 缓存的组件停用时调用
errorCaptured 捕获一个来自子孙组件的错误时被调用

beforeCreate -> created

初始化vue实例,进行数据观测
created

完成数据观测,属性与方法的运算,watch、event事件回调的配置
可调用methods中的方法,访问和修改data数据触发响应式渲染dom,可通过computed和watch完成数据计算
此时vm.$el 并没有被创建
created -> beforeMount

判断是否存在el选项,若不存在则停止编译,直到调用vm.$mount(el)才会继续编译
优先级:render > template > outerHTML
vm.el获取到的是挂载DOM的

beforeMount

在此阶段可获取到vm.el
此阶段vm.el虽已完成DOM初始化,但并未挂载在el选项上
beforeMount -> mounted

此阶段vm.el完成挂载,vm.$el生成的DOM替换了el选项所对应的DOM
mounted

vm.el已完成DOM的挂载与渲染,此刻打印vm.$el,发现之前的挂载点及内容已被替换成新的DOM
beforeUpdate

更新的数据必须是被渲染在模板上的(el、template、render之一)
此时view层还未更新
若在beforeUpdate中再次修改数据,不会再次触发更新方法

updated

完成view层的更新
若在updated中再次修改数据,会再次触发更新方法(beforeUpdate、updated)
beforeDestroy

实例被销毁前调用,此时实例属性与方法仍可访问
destroyed

完全销毁一个实例。可清理它与其它实例的连接,解绑它的全部指令及事件监听器

并不能清除DOM,仅仅销毁实例

Vue中的 v-show 和 v-if 有什么区别

我们都知道在 vue 中 v-show 与 v-if 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不含v-else),都能控制元素在页面是否显示

在用法上也是相同的
v-if 相比 v-show 开销更大的(直接操作dom节点增加与删除)

如果需要非常频繁地切换,则使用 v-show 较好

如果在运行时条件很少改变,则使用 v-if 较好

谈谈对Vue中双向绑定的理解

我们先从单向绑定切入单向绑定非常简单,就是把Model绑定到View,当我们用JavaScript代码更新Model时,View就会自动更新双向绑定就很容易联想到了,在单向绑定的基础上,用户更新了View,Model的数据也自动被更新了,这种情况就是双向绑定

当用户填写表单时,View的状态就被更新了,如果此时可以自动更新Model的状态,那就相当于我们把Model和View做了双向绑定

我们都知道 Vue 是数据双向绑定的框架,双向绑定由三个重要部分构成

数据层(Model):应用的数据及业务逻辑
视图层(View):应用的展示效果,各类UI组件
业务逻辑层(ViewModel):框架封装的核心,它负责将数据与视图关联起来
而上面的这个分层的架构方案,可以用一个专业术语进行称呼:MVVM这里的控制层的核心功能便是 “数据双向绑定” 。自然,我们只需弄懂它是什么,便可以进一步了解数据绑定的原理

理解ViewModel
它的主要职责就是:

数据变化后更新视图
视图变化后更新数据
当然,它还有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监听器(Observer):对所有数据的属性进行监听
解析器(Compiler):对每个元素节点的指令进行扫描跟解析,根据指令模板替换数据,以及绑定相应的更新函数

你可能感兴趣的:(#,前端面经,vue.js,前端,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