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作文的三大问题:第一,无论适度还是作,不容易感到实际的需要;第二,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等;第三,作的方面,总想创作,又急于发表。不感到实际的需要,读和作都只是为人,都只是奉行功令,自然免不了敷衍,游戏。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读书而只取思想,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总想创作,最容易浮夸、失望;没有忍耐而求近功,实在是苟且的心理。(朱自清)
1、字是认识的,连接起来竟会看不明白。
文章记录的是作者的经验,需要有类似的经验才能懂得。
景物是外面的经验,对于景物的感想是内部的经验。···要想读懂更多的文章,应该不断提高想象力和思考力。
2、文言和白话的区别:一是用字的多少;二是关系词的不同。
我国文字没有语尾的变化,真是方块字。什么字什么性质,没有一定,因所处的地位而不同。
3、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一篇文章的题目往往是完篇之后才取定的,题目的大部分作用在便于称说,并没什么了不起的关系。
作成了最好自己仔细看过,有一句话、一个字觉得不妥当就得改,改到无可再改才罢手。这个习惯必须养成:不论做什么事情能够这样认真,成功是很有把握的。
4、作文、说话是一样的,在承接和转折的地方最要留心。
5、能课外读书,原是好事。但乱读是不但无益而且是有害的。课外的余暇很是有限,故读书非力求经济不可。
6、我们的心的作用,普通心理学家分为知、情、意三种。知是知识,情是情感,意是意欲。对于一事物明了它是什么,与别的事物有什么关系,这是知的作用。对于一事物,发生喜悦、愤怒或悲哀,这是情的作用。对于一事物,要把它怎样处置,这是意的作用。文字是心的表现,也可有三种分别,就是知的文、情的文与意的文。
情意与知识,虽方面不同,实是彼此关联的。情意如不经知识的驾驭,就成了盲目的东西。
7、 日记
日记、记叙体裁,表达情感,用故事来叙述事实。
8、 诗
时代有一定的特色,读古人的书须留心他的时代,古人原并不对你说谎,但你一不小心也许会成为时代错误者,上很大的当呢。
诗之所以为诗,全在有浓厚紧张的情感,次之是谐协的韵律,并不在乎辞藻的修饰。
闲适的田园诗,将来在你们只是一种暂时消遣的东西,你们自己所急切需要的是工厂的诗或都市的诗。
笔记:写诗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更要抓住当下的时代特点。
10、印象
失业像伤风病一样,一会儿就碰到了;什么时候才得同它分手,却难以预料。
记叙,把走过哪里,到达哪里,看见什么,听见什么,平平板板地记下来;印象的描写,依了自己的感觉,把接触到的景物从笔端表现出来。
单就“游记”来说,仅仅记叙,结果犹如画一张路程图;如果能把印象写出,却同画一副风景画一样,这就是’描写‘了。
必须把怎样美丽、怎样悲痛、怎样有趣、怎样可恨用真实的印象描写出来,人家才会感到美丽、悲痛、有趣、可恨。
11、以类分的类书供给事实、典故,你要用哪一类书的材料就到哪一类里去寻找;以字分的类书供给词藻,你造句要换点花样,作诗要勉强押韵,它就给你许多帮助。写作而要情教类书,可见其人,中无所有。
如果像使用辞书那样使用,那么类书对于我们也是有用的。
不知道就得询问,就得翻查。这样成为习惯,然后读书不致含糊,不致误解;说话作文不致词不达意,不致‘指鹿为马’。
12、记叙文把人的思想、行动和话语叙在一篇里;戏剧,把剧中人的思想、行动和话语统教言语唱出来,说出来。
13 触发
爱好读书,努力学文,当然不能算坏,可是读书与作文实在是两件事,应当分别看待。
读书的目的,重在收得其内容意趣,否则只是文字的游戏而已。勿只把文字当文字读,勿只从文字上去学文字。
读书贵有心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有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到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这是就读书说的,对于目前你所经验着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这也是触发。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
要留心去读读没有字的书,在你眼前森罗万象的事物上获得新的触发。
14、一个人的通与不通,往往不必去看他所作的文字,只须听他读文字的腔调,就可知道。
语言学科,不该只用眼与心,须于眼与心以外,加用口及耳才好。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读书、作文,以及生活,都全靠能触发。
15、对待思想、学术不能凭主观的爱憎的,最重要在能用批判的方法,还它个本来面目。
触发:国学大而泛,一语一人男究竟,倒不如分而治之,百家齐放,百家争鸣。
16、写字的四项标准:迅速、准确、匀整和合式。
17、文章的好坏,可从三方面来考察,一是文法上有无毛病,二是用词适当与否,三是思想的新鲜、正确、丰富与否。思想内容是靠多读书多体验来的。
我案上有一部词典,胸中别有一部词汇,每遇一个词,有未接时就翻词典,然后编入我胸中的词汇去;没用一个词,必在词汇中周遍考量,把合适的选来用。
语汇是因了地方及阶级而不同的,某地方人有某地方的语汇,某种阶级的人有某种阶级的语汇,使用时要各得其所,才亲切有味。
18、有了中心思想,有了材料,不一定就能写得出文章。第一步,先须把材料分别选择,寻出材料与材料的关系,使成为若干组,某组材料该怎样用,用在何时何地,非自己仔细布置不可。捉住了中心思想,将材料从正面反面旁面多方运用,不可专固执着一方面。
背景的功用,在乎借了周围的环境把事物衬托,使事物的情味表现得更明显。
歌德说过,不懂外国语的,对于本国语也只能懂得一半。
触发:左右逢源,触类旁通。无论是作文、绘画,抑或是翻译、数学,都有相同之处,都应该首先明确主题思想,然后组织材料,最后正反说明论证,得出论点。
19、真要求学的人是不一定要进学校的。
大多数人终身和学校无缘,可是他们也能习得了实在技能,竭尽了心思力量,来支持这个社会。
重大的问题乃在大多数人的知识怎样提高,大多数人的生活怎样改进。
学习的主体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要学习的话,在无论什么场所都行。假如我们自己不要学习,便是在最适宜的场所,也只能得到七折八扣的效果。
精神劳动与体力劳动相调和,无论干哪一种劳动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社会便将健全得多!
20、小说不一定要根据着实事。即使根据着实事,也不像叙事文那样记叙了实事事,还得含有其他的东西在里头。那其他的东西才是小说的本质。那就是作者从那些实事中看出来的和一般人生有重大关系的意义。
小说的本质是作者所看出的意义,把这种意义含在故事中间的才是小说。
小说的作者把意义寄托在故事的叙述上边,并不特别说明,让人家看了他的叙述,自然省悟他的意义是什么。
要把意义寄托在故事的叙述上边,整个故事的每一个节目都须含有暗示的力量,作者不得不做一番选择和布置的功夫。
小说该是世间最真实的故事,然而并不是某一件事情的实录。
叙事文的本质是事情;叙事便是它的目的;小说的本质却是作者从人生中间看出来的意义,叙事只是它的手段。
叙事文好比照相,只需把景物照在上面就完事了;小说却是绘画,画面上的一切全由画家的意识、情感支配着。
在你们的经验里,你们一定常常发现和一般人生有重大关系的意义。把握住这些意义,然后去选择材料,布置结构,才能写出值得一看的习作。
21、文章中的主要句式有三种:一种叫散句,一种叫束句,还有一种叫对称句。
句式须错综复杂,除了有意义的重复外,句式及助词务使交互错综,勿叠用同一的句式及同一的助词。
一句之中,勿多用同音或声音相近的字。两个同音的或声音相近的字,可以使语调顺利,是应该除外的。
上下文的呼应关系,犹如曲调中的板眼,在句调上占很重要的位置,大该注意。
22、绘画只能表现静景,文章兼能表现动境。
作词又叫‘填词’,又叫‘依声’。
词以表现境界或抒写情感为主,词的内容不在乎情境。
23、无意的流露最显得出心肠的真面目。
诗和散文的区别:诗是最精粹的语言,最生动的印象,普通散文没有那么精粹,所以篇幅大概比诗篇来得多;又并不纯取印象,所以‘诗的意境’比较差一点。
‘诗的意境’的得到并不在提起笔来就写,而在乎多体验,多思想。
感:作诗、作文、填词,都要讲究一个意境,然后再在文字上下功夫,才能写出好的有意境的作品。
24、知道哪一些地方不改怎样说,应该那样说;更要知道为什么不改这样说,应该那样说。
作文要琢磨用词,不能随心所欲,要反复练习,才能游刃有余。
25 读书笔记
看了前人的读书笔记的精严,知道自己的所作的不合式,这是对的。但因前人读书笔记写得好,自己怕难,说不配写,这却大可不必。
读书要精细,才能写出读书笔记,反过来说,试写读书笔记,也就是使读书不苟且的一种方法。
读了某篇文章,某首诗或词,觉得其中有几句是好句,如果能说出其所以好的理由,写出来就是笔记。此外,如阅读时对于书中的话有疑点,或与自己的生活有可相印证的时候,也都不妨写出来。读书笔记的材料随处都是,大家尽可随意选取,决不愁没有的。
读书笔记是读书时的一种判断,似乎应该用了作议论文的态度去写。但和普通的议论文不同,全体须简洁。读书笔记不需词藻修饰,以简短朴实为宜。
感:读书笔记是读书时的一种判断。既然是判断,就应该用材料来论证这种判断,使自己信服,才能说服他人。
26 修辞学
修就是调整,辞就是语言,修辞就是调整语言,使他恰好传达出我们的意思。所谓修辞学,便是在依照意思调整语言这一件事情上面,把那千千万万具体的说话与文章中的千千万万小异抽去,将一些大同抽出来详加研讨的学问。
‘说什么’就是内容,‘怎么说’就是形式或方法。内容与形式或方法,其实不应分开来说。从修辞学看来,‘怎样说’处处都依据了‘说什么’来确定。
消极的修辞,只在乎语言文字的意义;积极的修辞,利用了感觉的要素,积极地使所说、所写的语言增加力量。
积极修辞中所用的各种方式或各种的格,都以适合情境为条件。
生活——日常的或学术的——从作品讲,是作品的源头,从修辞的技术讲,也是修辞技术的源头。
致力于生活上的修养,从生活的根源立脚来做修辞功夫,切勿误信说话与写作可以雕琢粉饰取胜的。
感:人情练达即文章
27 文章的组织
写作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并不是随便玩玩的一种游戏。
组织文章 的原则,秩序、联络和统一。根据文章的组织方法,大概可以把写作文章的人分为三个流派:一派是就意念的次第信手写着的;一派是拘守着公式,把自己的意念像填表格一般填进去的;第三派,是把怎样起讫、怎样贯穿,先作个大体的规定,然后一步一步写下去的。
一篇文章的写成,最要紧的自然是‘说些什么’。这是所谓‘内容’。有什么可说了,最要紧的是‘怎样把它着手组织’。内容靠着组织而完成,组织也就是内容的一部分。
总结:文章的组织是继文章内容选定后最重要的事,最好的组织方法就是在写作中不断回问自己,一方面遵循‘秩序、联络和统一’的组织原则,一方面又能不断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意念,不拘形式。
28、先读些中国哲学的原书,再去读哲学史;先读学《诗经》以及汉以下的诗集、词集,再去读文学史;先读些古代历史书籍,再去读《古史辨》。
29、习作只是法则与手腕的练习;应用之作只是对付他人和事务的东西;创作才是发挥自己天分的真成绩。
创作全是自己的事,忠于创作,就是忠于自己。创作是一种创造,其生命就在乎有新鲜的意味。创作第一步的功夫是发现题材,题材须是有新鲜意味的才值得选择认定。能在平凡的事物之中看出新的意味来,这是创作家的第一种资格。题材选定了以后,第二步还要使它成熟,无论在读书的时候,看报的时候,听别人谈话的时候,独自散步的时候,都要到处留心,遇有和这题材有关系的事项,一一搜集拢来,使内容丰富,打成一片。发现题材并非难事,一般人只要能留心,随时随地都可发现的,可是一般人却不能像文学家画家似地写出像样的作品来,这就是因为一般人未曾预备好创作上所需要的手腕的缘故。
学绘画的先在形象及色彩上用功;学文章的先求文从字顺,熟悉种种文章上的普通法则。习作是一切的基础,应用之作和创造都由习作出发。
创作是无程限的,所需要的习作根底也无程限,习作的根底越深越好,越是想从事创作的人越应该重视习作。
感:作文/绘画三阶段或三部分:习作,应用和创作。习作是基本功的练习,应用和创作是需要相辅相成的,一边练习,一边创作,日积月累,终有小成。
30、《美感与实用》:艺术与实用之间须保有着相当的距离。美的一种条件是余裕。鉴赏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共鸣作用,读者的程度如果和作者相差太远了,鉴赏的作用就无从成立。
对于一篇作品,如果要好好地鉴赏,预备知识是必要的。作者的生平,作品的缘起,以及其他种种与这作品有关联的事件。最好能先知道一些,至少也该临时去翻检或询问别人。
想象是鉴赏的重要条件,想象力不发达,鉴赏力也无法使之发达的。知道什么东西不好,就知道什么是好东西了。
鉴赏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共鸣。要做到鉴赏,需要一定的情境知识,需要一定的情境知识和想象力。而要提高鉴赏能力,需要在平时处处留意和辨别,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1、《诗品》讲的是诗,分为二十四品,就是说好诗不出那二十四种境界,也就是二十四种风格。
作诗、作文而能‘俯拾即是’,不去强求,不讲做作,那就是所谓“有什么说什么”,“爱怎么说、该怎么说就怎么说”,真达到“自然”的极点了。一方面“俯拾即是”一方面却又“着手成春”,只因为功夫已经成熟,在无所容心之间,自能应节拍的缘故。换句话说,必须内里充实,作起诗和文来才能俯拾即是,才能着手成春。
文章的风格取决于:取材的范围、作者的品性、作者的语言习惯和写作的习惯。鉴赏时,要依着客观的条件去推求,才能见其风格的真迹。
32、学校的目的在于整个生活的改进。
行动和看书打成一片,把图书认为精神的粮食库,才能受到莫大的实益。
文学者不是人人能够做的,须视各人的生活、修养以及才性而定,并且,事实上也没有人人都做文学者的道理。文学者固不必人人去做,然而文学者的态度却是人人可以采取的。唯能如此,才真受用不尽。
把一切科目与生活打成一片,才是真正的“升学”。
感:一段经历的结束必然伴随着一段新的开始,不必忧伤,不必徘徊。既然走过,就不后悔;因为努力,所以从容。
后记
一个人无论学什么,要学得好,能终身受用,得靠自己努力。
理想不等于空想,经过努力该是可以实现的。
感:创作的道路必定是艰辛的、曲折的,但同时也一定会充满乐趣和新奇,只要坚持下去,未来的你定会感谢现在正在努力奋斗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