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读《心流》,不知不觉也在用书中的一些观点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刚好读到《感官之乐》一章,作者介绍了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产生心流体验的活动,相对容易实现的一类就是借助感官去体验;其中最令我认同的是听音乐的乐趣。
生活里每个人多少会听点音乐。有人说听音乐是件非常私人的事,大概因为涉及到审美观问题,所以常有好坏音乐之争、品位高下之判。不过,在《心流》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教授的视角里,比品位更重要的,是个人能否从听音乐这件事上获得最优体验。
有些活动,你须先耗费时间和财力去培养技能,然后才有可能享受到乐趣,比如攀岩、竞技体育项目。而鉴赏艺术、聆听音乐,依靠的是视觉、听觉这些人类与生俱来的感官。发掘感官乐趣,无论如何要经济实惠得多;反之,若不利用起来也很可惜。
如果追溯音乐的起源,我们会发现它最古老的用途之一便是帮助听者把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模式,培养出所需要的感情,因而有跳舞的音乐、婚礼的音乐、宗教与爱国场合的音乐等等。音乐又是经过人为整理过的声音资讯,能够帮助我们组织和安抚心灵,降低“精神熵”。于是人们发现,聆听音乐可以消除厌倦与焦虑;而严肃且专注地聆听,则还能获得心流体验。
当然,心流活动的前提是一定要调动精神能量,也即需要一定训练,从而获得自我的成长。看电视、听广播里随机播放的内容,这些只能是简单的感官活动,而不是心流。另外,“心流”体验的一个条件是“自得其乐的性格”,如果抱着强烈的功利态度,也很难体会乐趣。
那么,如何从听音乐这件事中获得心流呢?米哈里教授在书中鼓励人们把“听音乐”看作一种挑战,并给这个挑战划分了三个层次:
首先是感官体验。在这个层次,我们知道什么样的音乐能让自己获得愉快的反应,比如悠扬的笛声、柔和的弦乐,或者让人雀跃的鼓声。这个阶段的反应完全受神经系统中的基因控制。
接着是“联想式”聆听。在这个阶段,听者会培养出拟想感情和意象的能力,针对特定的乐音,脑中会浮现出不同的景象;听流行歌,则能根据歌词描述理解故事,体会到它所烘托的情绪。
最复杂的阶段则是“分析式”聆听,此时听者的注意力已经脱离了感官与情节,转而投注在音乐的结构元素上。听者能够辨识作品潜藏的秩序,发现作品达成和谐的方法。比如,评估演奏与音响效果,比较同一作品在不同时期的演奏、同一艺术家前后作品的差别等等。能达到这一层次的听者,按照米哈里教授的说法,享受音乐乐趣的机会将呈几何级数地增加。
这种“挑战”式听音乐的观点我非常认同,因我自己就时常能在听音乐时收获心流体验。有时我也会和大多数人一样,戴上耳机或打开CD机,只是为了给环境增加一点声响。有些时候,我会特意花些时间,只是听音乐,或是从无序的琐事中突然停下,全神贯注于耳边的歌声。
我所听的内容呢,大部分时间是经典摇滚乐。这个门类尽管比不上古典音乐那样,在长足的发展中形成复杂又严谨的规则,但也有自成一体的发展脉络和分门别类的流派风格。摇滚乐是重视现场演奏的一种音乐,但听者很难在日常中随时体验。于是,从唱片录音里发掘细节,便成了我听音乐的一大乐趣。
一定的音乐知识是必须的,这也是获得心流体验的前提。但你不必是专业级别的高手,一些基本训练之后,只需带着这点本领去探索,很快就会发现乐趣横生——你懂得的那一丁点乐理知识只消在一段乐曲中得到确认,正向反馈和积极体验会排山倒海而来。重要的是边听边琢磨,别让体验仅停在感官愉悦与情感共鸣上。
逐渐地,你会注意到一首乐曲中居然有这么多种音色和谐共处,它们各自在哪些时刻消失,然后又出现,出现了多久,节拍是否也跟着发生了变化,等等。好比我那位喜欢看乐谱听交响乐的朋友,她显然已经处在“分析式”聆听阶段,甚至快要把这项感官活动理性化了,然而那种的愉悦体验也是一般人难以获得的。
如果你有副不错的耳机或高保真音响,能帮助你听到更多录音中的细节,那么可探索的内容就更多了。最近我在一次夜晚散步时,戴着耳机重听了一些经典摇滚乐。当听到那首十分熟悉的深紫乐队的代表作《Smoke on the water》时,一些从未留意到的细节钻入我的耳中,令我倍感兴奋,不由自主就停下脚步,站在原地反复聆听。
感谢这幅还说得过去的降噪耳机,让我发现录音中,主音吉他和键盘的声音分居左右声道,二者音色相近,弹奏着相似的连复段,时有重合,时有错开,似对峙又似呼应。联想到这首歌创作背景——乐队只想写首普通的歌塞进专辑凑数,才用了简单洗脑的和弦与流水账般的歌词——我便会有种感觉,原本技术高超的吉他手和键盘手,录音时会不会相当克制自己,只是完成本职工作而已呢?
同时,(除去人声)占据中间声道的是低音乐器贝斯,扎实且充满力量感,那“嘣嘣”声给人感觉仿佛从嗓子眼蹦出的一般。再细听一下就会发现,这首歌的贝斯线非常精彩,紧凑且富于变化,在对应吉他solo的部分使用了加速的“walking”弹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电吉他新手会迫不及待练习这首歌入门(间接导致此歌变为琴行“试音禁曲”),却只有技术娴熟贝斯手才会尝试。注意到这点之后,你或许会思考,乐队在编曲时,把贝斯这件不易出彩的乐器放在中间声道,让吉他和键盘都为它让路,是不是特意为之呢?
后来这首歌火得一塌糊涂,乃至成为乐队演出曲目中的“钉子户”。吉他手也不再谦虚,每次表演这首歌时必定变着花样弹奏,又因此留下了许多有特色的现场录音。对乐迷而言,探索各版本的差异又是另一种乐趣了。
以前我会觉得,去听一首歌录音中的细节,只是一种稍显小众的爱好。如今顺理成章感到,这是用更复杂的方式聆听音乐的乐趣所在。这么做没有什么功利性可言,我大概率到不了专业的水准;不过花掉的时间也非纯粹用在消遣,还能回报我以无穷乐趣,何乐不为呢。让感官和大脑协调运作,带来的不仅是音乐欣赏能力的点滴提升,更有由内而外的满足感——对自我变得更丰富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