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眼见为实吗?

        人们常常说,眼见为实。真的是这样吗?未必。

        人们看世界,往往是管中窥豹,盲人摸象,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部分。因此,人们眼中的事实往往只是片面的局部的事实,是事实的碎片,是冰山的一角。而对于被呈现出来的同样的事实,不同的人由于经历、眼界视野、信念价值观、立场的不同,对它的解读就会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更值得注意的是,被呈现出来的事实,由于呈现者本身的局限,人们往往只看到他愿意看到的,只听到他愿意听到的,只相信他愿意相信的,所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个局限同样受制于他过往的经历视野及由此而形成的信念价值观,使得所呈现出来的事实经由臆测扭曲一般化的机制变成与真相有大不同的事实。从这个角度来看,事实就是被任意剪裁被信手涂鸦被涂脂抹粉的事实。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和思考。而要做到这些,有效的指导原则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而所谓客观事实,是独立于人的主管意识之外而存在的事实。不管你去不去关注它,它都存在。同时,就信息的沟通传播而言,源头的独立存在的客观事实如果不和人发生联系,不经由人的认知和传输,这个客观事实对人就没有多大的意义。然而,这样一个过程,客观事实必定经过感官系统的选择加工再输出,转化为经过或扭曲或删减或一般化的信息,这是我们主观所认定的事实。和客观事实也许已经有大不同。这是由感官系统本身的物理生理局限所决定的,而且感官系统在选择解读翻译信息时,个人的信念价值观系统也在有意无意地起作用。倘若是由于立场(价值观)的缘故,在个人感官系统第一遍选择出来的主观事实(信息)的基础上,再进行故意的有目的的剪裁和涂抹误导,其他人所接收到的更是二道贩子的歪曲信息。这种故意剪裁的信息甚至可以把人往相反的方向误导。这是我对某日记的看法。

        光本无颜色,只是在不同的波长区间被人的感官系统扭曲为赤橙黄绿青蓝紫。所谓颜色,只是人的感官认知及其相应的定义概念。颜色只是一段光。人眼并不能看到全部的被人为区隔成不同波长区间的光,可见光只是光的一小部分一个小区间。所以眼见的事实未必就是真相。人的耳朵所能接收到听到的声音也只是频率在某个区间的声波。可以说,我们所见所闻往往只是事物的表象。那么,真相是什么?真相只是局限条件下的相对真相,是无限逼近本真同时又是有待证伪的相对真相。而那些定义概念框架只是人们为了方便理解、沟通、传播而设置的工具,它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我们逼近、把握本真的阻隔之门。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六祖也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尘埃来自于我们的感官系统的认知枷锁大脑的认知迷雾。一切表象,都来自于我们自身的生理局限和内心深处的虚设。我们往往活在表象的世界中,虽然存在有本真的世界。我们并不知道最底层的最终的本真的什么,我们苦苦寻觅,也只能是寻而不可得。我们只能止于至善,不可言说的,只能静默。金刚经还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适可而止。寄希望于科学进步,人类演化吧!毕竟人要活在希望中,而非活在真相里(因为真相是找不到真相!)。所以,忘掉真相,回到初心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的是眼见为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