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部忘记之后,剩下来的才是教育。
——爱因斯坦
2021年国家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五项管理”、“双减”政策、保山市“三年有起色、五年上台阶、八年争优秀”教育规划的相继出台,核心素养目标及2022版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学校和教师正在经历一场范式层面的教育变革,正在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如何主动迎接挑战,借力变革东风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教育科研发展,推进师生生命成长、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成了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针对核心素养目标、2022版新课程标准及学校实际,黉学语文组将本学期的共读书目确定为《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
《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由尹后庆、崔充漷、盛群力、刘月霞、李希贵等教育教学专家联袂推荐,是教育学博士、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学习科学第副主任刘微老师在长期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变革研究中的力作。本书深度诠释了课堂转型的蕴涵,破解素养目标落实之难题,教会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是迎接当下教育范式变革最佳书籍。因为大概念教学是建立在布卢姆的认识目标分类学、怀特海教育三段论、金子塔认知理论、深度学习、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等底层逻辑之上,一线教师读起来就常常会淹没在专业术语当中,感到晦涩难懂。阅读浅显易懂的案例书,还是与当下教育变革切合的《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正当此时,在暑假的一次线上学习中,有幸听到全国基础教育国培项目培训专家、长期进行深度学习研究的大连市沙河口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崔越涛老师《指向深度的大单元教学》的讲座。崔老师条分缕析,鞭辟入里、深入浅出的讲解,令我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一个多小时的讲座一晃而过,如沐春风、如饮甘饴的幸福感令我久久回味,当时就加了崔老师的微信,并在暑期多次向崔老师请教大概念教学的相关问题,每一次都感觉收获满满。要是有崔老师这样的“高人”引领,阅读《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就不成问题了!一次在与崔老师交流时,就冒昧向崔老师提出自己的想法,想不到崔老师竟然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就答应了,那份意外,那份惊喜是无以言表的。
为了能更好地投入到共读《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当中,学期伊始,学校就组织老师培训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共读2022版新课程标准、制定共读计划等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做好后,才于今天开启第一次共读活动。
在共读中,在崔老师理论联系实践深入浅出的讲解中,老师们厘清了大概念与统编教材“双线目标”的关系:将大概念或“双线目标”与单元教学相配套,将目标具体化,构建“课程——单元——单课”的下沉通道,将素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知道如何运用大概念或“双线目标”设计单元目标:将语文要素分解成任务群,引导学生在“具体——抽象——具体”中理解概念,训练思维,迁移运用,从而形成具有生活价值的专家思维;弄清了“深度学习”的内涵:不在于知识的深度,关注的是学习如何获得知识。——有没有运用旧的知识获取新的知识?有没有在与他人的合作学习中批判性进行加工,生成自己的观点?明白了专家思维的两个方面:一是具体程序——以专家的思维看待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验证假设、自我批判,二是知识结构——形成网状的相互关联的结构化知识;认识了“案例分析”培训模式……本来晦涩难懂的知识,经崔老师那么一说,拨云见雾,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两个多小时的时光就在黉学教师与崔老师的交流中悄然流逝。
刘微老师在《引言》部分中说:“未来我们要实施的教学,可能和我们过往习惯的教学不同,甚至可能和我们自己的学习经历都不同,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换血式的思维革新。但和教师们共同研究的经历也让我们深信,只有这们的教学才能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也才能真正让每一个孩子爱上学习,为迎接未来的挑做好准备。”在范式层面的教育改革之下,作为教师需要清空自己,以“空杯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悦纳新知,用理论武装自己;要有田野精神,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去实践,去探索,在“具体—抽象—具体”中,形成自己的专家思维。在穿越书籍的过程中,在“输入”与“输出”的来回中,创造未来,拥抱未来,用自己的成长去引领学生的成长。
爱因斯坦曾说:“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部忘记之后,剩下来的才是教育。”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忘记”的是“僵死的知识”,是无法转化成素养的“专家结论”;“剩下来”是专家思维,是指向未来的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态度价值。爱因斯坦的观点就是本书中提出的大概念,就是指向“生活价值”的教育。所谓生活价值,是指对学生的未来有价值和有意义,不仅包括柴米油盐,还包括理想爱好。也就是说,教育不仅要让人能够解决生存问题,还要拥有理想爱好;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作为教师要为学生的未来而教,为学生的终身成长而教;作为生命的个体,教师要为自己而教,为幸福的教学生涯而教。在大概念的引领下,遇见成长,遇见诗和远方。
分享与崔老师遇见的几个小感动:
1. 购买书籍。因为不敢妄想提出要求请崔老师与我们一起共读此书,当崔老师说让我把目录发给他,就没有想着给崔老师买一本。在共读前2天,崔老师跟我要了书名,购买了后才告诉我,当时啊,又是感动,又是惭愧。
2. 参会时间。会议开始的时间是3:30,当老师们下课匆忙到会议室时,崔老师已在线上等候,守时,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守时,就是一种对知识的敬畏。
3. 手机共读。在共读后面时段,因网络问题,腾讯会议没有声音,崔老师就用手机与我们进行交流,把问题讲清讲透方可罢休,那份对知识的执着,本身就是人生的“大概念”。
4. 毫无保留。在共读的两个多小时的过程中,崔老师一直在认真地倾听,一直在耐心地给老师们解疑答惑;共读结束,因为有一位老师提出的问题里涉及家庭教育,崔老师没有解答过,还跟让该老师过后跟他联系,探讨家庭教育的问题。毫无保留的指导,追求的是生命的成长,彰显的是人格的伟大。
细节方显伟大。一件件看起来是很的事,但却彰显出崔老师对教育的热爱,对知识的热爱,对生命成长的热爱。崔老师不仅是黉学共读中的引路人,更是点灯人,他的精神将是老师成长路上的一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