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北京人的生活,没有谁比这个法国人更了解

“对他来说,内容没有任何意义。无论是一张呈现脊椎断裂的 X 光片,还是一个中国人 20 年的生活照,都只是原材料”。

一张照片,就只有提取银物质这一种原料用途吗?

法国人托马斯·苏文(Thomas Sauvin)已经在北京生活了 15 年。

北京街头的托马斯·苏文(左)

每个月,他都要到北五环附近一个名为“小马”的垃圾回收站;这位常年居住在北京的法国艺术家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收集那些不知何时被物主丢弃了的胶片底片。

从 2009 年至今,托马斯·苏文手中的“硝酸银垃圾”的数量已累积到 85 万张之多,这些“看似无用”的医用 X 光片、光盘、底片,记录下的却是1985 年至 2005 年整整二十年间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细节。

因为苏文的「北京银矿」(Beijing Slivermine)计划,我们才能够瞬间回到过去,看看那个逝去的年代。

Emiland Guillerme 导演的《北京银矿-托马斯·苏文》截图画面

这 20 年间,胶片相机被广泛使用,数码摄影、自拍和“照骗”尚未普遍流行;中国经济大幅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开始分批进入旅游、消费和娱乐。

这些海量的来自上个世纪的民间影像,首先呈现了这些时代的背景。

而在此之外,「北京银矿」所记录的,更是 80、90 年代无数个体的出生、死亡、爱情、童年和生活

托马斯·苏文的“北京银矿”项目曾参加 2017 年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举办的“看看我们”集体摄影展

苏文说,如此多的时刻被捕捉到了,他所感受到的最大兴奋感,还是在于进入别人的生活。他觉得,“这么多照片这样失踪,会非常令人遗憾”。

“三大件”和天安门:80 年代的合影标配

上世纪 80 年代末,改革开放的进程带来了物品的极大繁荣,并由此迅速更新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家庭空间的布局形态。

直到 1985 年,全国性的粮票制度才宣告取消,物资匮乏年代人们被压抑的物欲即将喷薄而出。

似乎就是从那时起,中国人开始争先恐后地要变成“快乐的消费者”

「北京银矿」的 ins 帐号:@beijing_silvermine

几乎所有人都张开怀抱热烈迎接一个由 80 年代的三大件“冰箱、彩电、洗衣机”所开启的新时代。

▍家用电器和女性“半边天”

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北京家庭开始在家里放置电视、冰箱,苏文惊讶地发现,照片中的许多女人都是站在她们的冰箱等家用电器旁留影的。

购买电器用品,这种在今天通过一次点击即可轻松完成的事情,在当时可是足以引起邻里围观的大事件。

而几乎所有的此类事件中都有两个相同的主角,冰箱(电视)和女人

是巧合吗?并不尽然。

这些只把家用电器和“半边天”的女性纳入取景框的特写画面,正是被拍摄家庭的局部缩影。

如果说,冰箱(电视)的大小、外观和设计感标识了主人的生活水准与审美态度,为我们提供了想象其他家用器物的起点;那么,照片中的女性(显然不是男性),就是那个家庭的肉身在场。

在经历了“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一整合女性劳动力的国家话语后,女性似乎就这样理所当然地重新恢复了与家庭的天然连接。

▍一度有传言说,天安门广场要变成一个菜市场

而那时候的天安门,主要还不是外地人来北京旅游的打卡胜地,它更多地存在于北京人的日常。

唯一的不同在于,这个曾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的中心正转变成一个革命年代的象征符号,正转变成很多人必不可少的拍照背景。

当时还一度有传言说,天安门广场要变成一个菜市场。

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全都体现在人们整齐划一的乐观表情上。

整个社会,情绪高昂地被裹挟进“一切像钱看”的经济发展或曰拜金浪潮。可又有谁能想到,精神生活正要因此陷入重重困境之中。

90 年代来了,该到外面走走了

迈向千禧年的那些年,旅行成为了「北京银矿」的另一个新的主题。

出国旅行更是成了一种风潮,泰国、法国巴黎是其中的热门。

每一张照片都是富有意味的,“带有一种叙述的姿态十分重要”,托马斯·苏文挑选出的旅游系列照片就是如此。

▍名画前面留影纪念的照片,无一例外都有一个“白点”

他注意到,那些去到巴黎卢浮宫,在名画前面留影纪念的照片,无一例外都有一个“白点”,它是“拍摄对艺术文物造成破坏的直接标记”。

很多情况下,是白点占据了最突出的视觉位置,使照片显得不协调和缺乏美感,似乎对照片中人和拍摄者来说,“到此一游”的意义远大于其他。

当然,不排除托马斯·苏文有意组合了这一系列,但同样,参观者是否姿势优雅地欣赏了艺术品,恐怕也只有当时拍下的照片才能回答。

▍同一对夫妇的 1500 张旅游照

而苏文另外整理出来的 1500 张旅游纪念照,属于一对夫妇,收录了几乎所有这对夫妇在不同的旅游景区的照片。

有穿着民族服装站在雪山顶的——

也有穿着泳衣在泰国的——

以及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的——

苏文花了整整三天时间看这些照片,直到无法再进行下去。

某天晚上,他正准备呼吸新鲜空气、走路回家,就去离家不远的一个军区医院转了转。

而就在穿过医院偶然经过的一个专家介绍栏上,托马斯·苏文发现了照片主人的身份,一名军区神经科大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大石头”和公共雕塑很上镜

那时全国各地的人们,还特别爱跟“全国各地的大石头和雕塑合影”。

在这些照片中,主人公都位于图像正中间、直盯着镜头,并且像别的主题系列一样,人与物的互动是照片的主要看点。

虽然照片的构图模式都一样,但内容却很不相同。

老人爱和弥勒佛同框——

小孩的心思全在鬼马精灵的事物上——

而全国的母亲们,都总希望自己的儿女长成一个“三好学生”或“好孩子”的模样——

▍那时候的大人儿童全都爱逛动物园

“动物”这个词,对我们这些今天远离自然的城市原住民来说,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抽象的存在,相比于“宠物、喵星人”,动物离都市生活真的远太多。

而在几十年前,还不是这样;并且,它们竟然可以与参观的人来个零距离的亲密接触。

▍敬烟,是粗俗还是礼节?

虽然吸烟有害,但“敬烟”却成了中国婚宴上的一个特色,新娘给每一位到场的宾客点烟被看作是一种礼节。

但与此同时,在苏文的《双喜》——假杂志出版计划的第 12 本书——中也提到了,新郎新娘通常在婚宴上会被要求完成一些充满想象力却不乏粗俗的“抽烟”游戏。

到目前为止,苏文的「北京银矿」已和一些艺术家、城市规划师、社会学学者开展了诸多合作项目。

动画导演雷磊,创作了实验短片《照片回收》——

美国艺术插画家 Cari Vander Yacht 把这些照片变成了动图——

「北京银矿」迄今公开的照片只是冰山一角,它还拥有无比广阔的艺术潜力和再度创作、再被解读的潜能。

参考资料:

1.北京银矿:北京人二十年的独特民间影像,朱墨,界面新闻·正午

2.法国小伙在北京发现了 85 万张旧底片,谁来解读它成了一个有趣的话题,李麑,《好奇心日报》

3.北京银矿(@北京银矿)新浪微博

你可能感兴趣的:(八九十年代北京人的生活,没有谁比这个法国人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