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科研方向(2)

最近听一位师兄讲座,使自己在寻找科研方向方面很有感触!

师兄的讲座从人工智能切入,他首先思考并分析了人工智能是什么,设计是什么,然后再探究人工智能可以从哪些方面辅助设计,并找到了切入点,取得了很多成绩。

当然,师兄本人也很优秀,成果多且已有了好前程。

心里很钦佩师兄,也一直想,如果自己也能紧跟时代大趋势,不说站在浪潮之巅,最起码蹭蹭浪潮的势能也不错啊,所以就想着尽量将自己的科研方向与目前科技发展的浪潮结合起来,同时结合自己的兴趣,这样未来的路会更加开阔!

之前曾写过,自己本想做表情机器人、外骨骼,但审视现有条件之后,慢慢地这方面心也就淡了。

所以那天听完讲座之后,自己就想着也像师兄一样,从大问题入手,即从设计的定义、自己个人兴趣及优势、时代浪潮,以及未来长久的研究方向,还有现有条件约束这五个层面展开探究和寻找。

从本源问题入手,思考最底层的逻辑和问题!就像李善友教授当初“悟”到的事物发展的“不连续性”一样,同时这也是是“第一性原理”的要点所在。

这个过程要放慢点,多做点功课,也急不得!但一旦找到了就要快马驱驰,不轻易改弦更张。



PS:最近研读项目文件时读到“通过飞机主题的承载传递来分析客舱行李箱的承载分析,并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忽然想到,自己可以研究客舱机体设计要素的“传递”问题,如力的传递,以及上上周组会汇报时讨论的噪音的传递路径等。

传递本身是个大问题,而且是个一般意义上的问题,因为几乎任何事物都涉及传递的问题,尤其是信息(这样就与自己之前感兴趣的信息论结合起来了!)。

写到这里想到了自己本科毕业暑假时看到了刘仲景先生对理解历史的独到见解。“理解历史,首先要理解各个作用主题在整个格局中的相对位置”。具体如近代史,近代史时世界的中心在欧洲而不在东亚,因此日俄甲午战争的主因

与其说是日本和俄国因争夺东亚霸权而起冲突,不如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而给东亚留出的权力真空,也就是说,因为世界中心在欧洲,因此东亚的所有动荡,其实都只是欧洲动荡的余波而已。(详见刘仲景先生的著作。其阐述很精彩。)

当然,这种政治时局等的传递是泛意义上的传递规律,体现的是主体,即事物中心的极大权重,就如一群人中若只有一个美女,若只论颜值大家都会围着她转一样。而《超级版图》中所提到的传递,则多指的是供应链等而非物理版图对世界的影响,因为事物传递的媒介由以往的简单物理方式发展到了现在的高科技方式(详见《超级版图:全球供应链、超级城市与新商业文明的崛起》)。

你可能感兴趣的:(寻找科研方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