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芳文】
如果没有视角,世界是什么样子?
我们总以为存在一个完全独立的“客观世界”,不管我们看还是不看,它就在那里,它就是那个样子。
今天不讨论其他内容,仅仅探析一下,如果没有任何一双眼睛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呢?
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
前段时间某个周末在家里打扫卫生,在打扫房间的各个角落时,有了一个发现。
即使对于同一个地方,视角的位置、方向不同,看到的“样子”也大不一样。
当我看到一些小虫子的时候,我就试着从小虫子的视角来想象它看到的世界的样子。
然后从小爬虫,又想到了小飞虫。
这样想着想着就突然体悟到,“世界”根本没有一个“固定的样子”,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不仅取决于世界,更取决于“看”本身。
以家中的场景为例,我所熟悉的样子仅仅是以我的视角所看到的样子。
而且每一个具体的场景,都必然有一个对应的视角。视角变化的时候,场景也会变化。
如果我是一只蚂蚁,这个房间的场景就会像迷宫一样复杂。
如果我是一只苍蝇,那么这个房间的场景又会是另一种样子。
如果我是某一个角落或缝隙里的细菌,又会如何呢?
如果我是墙壁里面的一粒沙粒呢?我“看到”的“房间”又是怎样的呢?会不会永远漆黑一片?
如果我是无线电波呢?这个“房间”呈现在我的“眼中”又是怎样的呢?会不会根本看不到“房间”,而只是漂浮着几朵“云彩”的虚空?
这些不同的视角下,“房间的样子”实在差异太大了,它们之间的不同,就像是完全不同的平行宇宙。
然后我的脑海里就跳出了一个问题:假如没有任何的视角,这个房间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进行以上各种视角的想象之前,对于这个问题,感觉实在太简单——看不看,不都是那个样子吗?
可是现在当我仔细又仔细、慎重又慎重地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发现——
如果没有视角,“房间”就没有“样子”。
即使是“房间”这个概念,也是人类视角的一种体现。
当完全消除任何视角,就成了不可说,不可想象,不可思议。
因为,任何的说、想象、思议,都离不开视角。
然后我的脑海里又跳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一种“全视角”,会看到什么样子呢?
对于“全视角”,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根本没有所谓的“全视角”。
或者说“全视角”,就是一种“无限可能性”的视角,它同样不可说、不可想象,不可思议。
所以,“世界”其实就是映现在某一个视角中的“视界”。
当视角产生,对应的视界——世界,也就呈现出来。没有视角,就没有“世界”。
视角是无限的,“视界”是无限的,“世界”也是无限的。
你眼中的世界,其实只在你的眼中呈现。它仅仅是无量无边的无限可能的视角中的某一个特别的呈现。
而我们之所以会采取某一种视角,不仅取决于我们的意愿,也取决于很多种条件或因缘。
比如,我们出生的国家、年代、家庭,感官的生理条件,所受的文化教育,所处的环境,从事的工作等等。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明白了,其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每个人的视角看到的仅仅是他的视角下呈现出来的世界的样子。
如果再加上每个人的性格、情感、兴趣、爱好等,那么个性化色彩就会更为突出。
由此我们也明白了,“理解”是多么地难得。因为只有放下自己的视角,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感受和体会,“理解”才会发生。
要理解一个人,必须要明白他独特的视角。你只有站在他的位置,才能感受到他的感受。
而痛苦和烦恼的产生,往往也正是因为被某种习惯性的视角所困。
至少他不知道或者忘记了,其实对于任何一件事,都有“无穷多”的视角。
不同的视角下,事件的“意义”也会大为不同。
佛家常说,转识为智,化烦恼为菩提。
其实,也可以说,就是要学会转变视角,从智慧的视角去看待,那么你就会从原来的被束缚的视角里解脱出来。
所谓的般若智慧,也被称为空性智慧。什么是空性?从视角的观点来看,空性,就是让自己始终处在一种接近于“无视角”和“全视角”的状态。
“无视角”,意味着保持内心的“空”,不陷入“自我视角”的牢笼。
“全视角”,意味着保持内心的“明”,不陷入“任何一种视角”的牢笼。
然后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一种“既超越又灵明”的独特视角——“空性智慧”的视角。
在这种视角下,任何一个具体的视角都是一种“道具”,也是一种“方便”,皆可随机而用,随用随放,不滞留,不陷入,不牵挂,不执著。
当我们学会了应用这种视角,并且将这种视角的智慧变成自己的生命程序,那么久而久之,我们就会与这种智慧的视角融为一体。
不要小看这种视角,它将使我们的生命活出全然不同的精彩!
我不是任何宗教的教徒,但我是这种视角和这种智慧的追求者。
我希望自己能够与这种视角融为一体,并把这种独特的视角介绍给有缘的朋友们。
如果您对这种视角也感兴趣,不妨我们一起来共同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愿空性智慧之花开在每一位朋友的生命里!
欢迎关注:九洲芳文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