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使用法——和阅读大师学读书

“你有多久没有读过书了?”当被人问及这样的问题,是不是会有片刻的错愕,随后感叹一声“扎心了,老铁!”记忆里最近一次“大规模”读书的场景还停留在大四那年。为了一纸毕业证,翻阅各种专业书籍,相关资料,然后再集中输出自己的毕业论文,颇有大师风范,博览众家所长。再往前推,中学时代不得不做的寒暑假作业,“被迫”阅读一本书,然后提交一份读后感……步入职场后,再没有耳提面命的老师成天在我们耳边谆谆教诲“要多读书……”但是,在某一天的某一刻,百无聊赖时,突然想拿起一本书看看,然后竟然发现,自己似乎从未学习过如何读书……我该如何读书呢?如果此刻,你和我有同样的困惑,那么请和我一起阅读下边这本《书的使用法》,和日本阅读大师一起学习如何读书的方法吧!

读完全书最大的感受是好像作者通篇都没有给出“应该这样读书”的意见和建议,但是又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和“读书的用处”。

作者首先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教育+修养=更好的生活

教育——给予生存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武器。

修养——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掌握作为思考材料的信息。

提升修养有三种方法,即从他人处学习,从书中学习,及从旅行中学习。从而引出读书的5个优越性。


书拥有的5个优越性

接下来,作者讲述如何培养读书的乐趣。首先,从自己喜欢的东西开始学习。然后无条件地学习必要的知识。作者书中所说必要的知识,我个人理解也就是现在网络上流行的通识教育,基础知识。

作者在第二章讲述了读书的方法。先进行主题阅读,至少读7-8本相关书籍,从厚读到薄,然后实践所学内容。同时,要多多阅读古经典籍。

第三、第四章,作者以自身为案例,讲述了个人读书的方法及思考。第五章,讲述作者从小到大,不同阶段的读书概况。

对于读书这件事,我一直有两大痛点——没时间和不爱看。我内心非常渴望成为一名爱读书人,也在不断寻找突破自己的方法。这本书还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我个人虽然不是什么社会精英,但也是一枚职场人士。每天早八晚五的生活,已经觉得疲惫不堪。上完一天班,回到家吃完饭就只想躺在沙发上刷剧。如果你和我一样,请不要急于否定这样的自己。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过着最普通的生活。但是正如书中作者所说,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提升自己的方式。如果我们能稍稍挤出一点时间用来看书,我们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未来呢?罗振宇曾说“你现在的人生其实就是你此前所有选择的总和”。我们现在选择多读书,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读书痛点之一,没时间。从小听到大的一句话就是“时间像是海绵里的水,挤挤就有了”。小时候听,像是废话。长大后,却觉得是良言。每天坐通勤,吃饭,开小差,甚至上厕所都可以读书。不要觉得是件多么夸张的事情,想想自己每天刷朋友圈的频率,把它们替换成读书,时间就有了。纸质书不方便?kindle,使用微信读书app都可以。书中作者每周都能读完10本以上的书,他的方法就是睡觉前拿出固定的1小时来阅读,养成像每晚需要刷牙一样的理所当然的习惯。

读书痛点之二,不爱看。许是从小被老师“逼”狠了,天生对书充满敌意。其实,放下偏见,看书和看朋友圈本质上没有很大区别,要说区别就是一个是被迫看,一个是主动看。如果现在问你今天朋友圈都看到了什么,你可能会回答出一二三四。明天问你,还是同样的一二三四,这到底是喜欢,还是一种习惯呢?为什么不能把这种习惯迁移到读书上呢!现在市面上的书,早已不是印象中应付考试的工具,相反现在的书包罗万象。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应该看什么、怎么看,可以参考下方作者不同年龄段的读书轨迹。

1.与书的邂逅

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得不到答案。阅读《十万个为什么》。

2.小学生时代

读完图书馆里的文学全集。从文学与自然科学开始阅读。

3.中学生时代

对战记产生兴趣。开始喜欢历史和历史上的人物,阅读传记。

4.高中生时代

大量阅读长篇小说和大河小说。成为历史爱好者。

5.大学生时代

阅读马克思和列宁的著作。涉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宗教、中国古经典籍、生物学、心理学、城市论等方方面面广泛阅读。

6.社会人时代

阅读历史相关书籍,了解现代世界结构的名著,阅读传记及宗教相关书籍。

正如作者所说“书的阅读方法完全是个性使然,这种个性也是阅读的乐趣之一。”希望阅读此书的你,可以找到专属于自己的阅读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的使用法——和阅读大师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