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是斯科特·佩奇,2012年时,他在密歇根大学,开设了一门叫模型思维的公开课。一开始只有不到100人听。但现在,这堂课的学生已经超过一百万。这本书就是这门课的精华浓缩。
一
模型就是经验的抽象集合。平时听到的谚语、公式、定理,本质上都是一种模型。但是,统计学大师乔治·博克斯说过,所有的模型都是错的。它们只在特定的尺度上成立。假如只用一个模型观察世界,就会让真理成为公式的牺牲品。所以,要想理解真实世界,我们需要的不是模型,而是多模型。而这本书要做的就是帮你建立多模型思维。
多模型思维,首先是一种意识,其次是一种能力。因为我们平时都太习惯使用单一模型了。所以,要想培养这个能力,你得先养成这个意识。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不是在用模型思考?我的模型对不对?所以,要想建立多模型思维,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意识层面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得知道,多模型思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能力?你为什么需要这种能力?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就初步获得了,多模型思维的意识。第二,是技巧层面的问题。也就是,有哪些模型,是你需要掌握的?把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连在一起,我们就回答了今天主题,怎么建立自己的多模型思维。
二
在这本书里,作者把人的思考能力,分为四个层级。
第一个层级,也是最低的层级,叫作数据,就是你能直接观察到的事实。在森林大火的故事中,你知道哪里发生了火灾,就已经达到了这一层。
第二个层级,叫作信息,就是对数据做归类统计,得出一个准确的数字。比如知道一年总共发生多少场火灾,造成了多大的损失,这就是信息。
第三个层级,叫知识,是面对信息时的处理方式。比如面对大火,你知道应该用什么技术来扑救,知道怎么组织人员。这些特定情况下的知识,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模型。当你掌握一种模型,你就可以说,你是一个有知识的人。
第四个层级,叫作智慧。指的是,你面对不同的情况,在多个模型之间,做出选择切换的能力。比如面对大火,你知道东部的山区潮湿,要灭火。同时,你还能意识到,西部的山区干燥,前提变了,方案也要变。你要从传统的火灾模型,切换到森林大火模型。能凌驾于存量经验之上,切换模型,就是思考的第四个层级,也是最高的层级,叫作智慧。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多模型思维。
菲茨杰拉德曾经说过,第一流智慧的体现,是同时持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还能正常行事。今天,咱们把这句话改改。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第一流智慧的体现,就是同时掌握很多种模型,并且能够根据环境,切换模型。
作者认为,任何模型都具备三个特点。第一,它一定是简化的,去掉了某些细节。比如传统的灭火模型,是不考虑树木是否干枯这个细节的。第二,它们都是逻辑化的。比如物理规则,大都可以表现为某个公式。当然,逻辑化也伴随着代价。这就是模型的第三个特点,前面提过,所有的模型都是不全面的。任何单一模型,都没法解释复杂世界。只有建立更多的模型,你才能看清世界的真实面貌。咱们引用一句有点极端的话,这是一个生态学家,叫理查德·莱文斯说的。他说,我们的真理说到底就是若干独立的谎言的交集。换句话说,模型其实是真实世界在某一个场景下的运行规则。场景变了,规则也要跟着变。
多模型思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能力?简单说,多模型思维,是一种能够根据环境,抛弃固有经验,切换思考模型的能力。这也意味着,要真正掌握这种能力,你必须要掌握足够多的模型。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在这本书里,作者提出了将近一百种模型。
三
我们简要学习三种种模型。
第一组,是两个分布模型,正态分布和幂律分布。
正态分布,也叫常态分布。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追求平均,一切资源均等的世界。简单说,就是在所有的样本中,那个最接近常态的平均值占比最大。比如人的身高,大多数人,都是不高不矮,比较接近平均身高。再比如高考分数,大多数人都处在一个不太高,也不太低的分数区间。满分和零分,都非常罕见。
而幂律分布是,平均值的比例优势消失了。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赢家通吃的世界。在所有的样本中,少数人,占据了大多数资源。比如财富,少部分人,拥有着社会的大部分财富。再比如流量,网络上的大V,占据着绝大多数流量。而剩下的大多数,粉丝都很少。
那么,搞清这两个分布模型,有什么用呢?简单说,它可以帮我们合理的规划资源,管理风险。
比如,让你设计公共汽车上的扶手高度。考虑到人的身高是正态分布,特别高的和特别矮的都是少数,它的高度就应该是,一个不高不矮的人,伸手恰好能够到的高度。
但是,假如你在林业部门工作,要维护一整片森林。你就要意识到,森林火灾这件事,是幂律分布。也就是,火灾的发生率虽然很低,但是,它造成的损失非常大。这时,你就要重视防火抢险工作,为此储备大量的资源。
当然,这些都是事后的观察总结。我们更关心的,是面对一个陌生的系统时,怎么判断,它到底是遵循正态分布,还是幂律分布?这个标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看,样本之间,会不会相互影响。假如样本之间是独立的,比如身高,张三的身高,影响不到李四的身高。那么你就可以判断,身高遵循的是正态分布。假如样本之间相互关联,彼此影响,这个系统就遵循幂律分布。比如森林大火,一棵树着火,十有八九会点着周围的树。再比如财富,越有钱的人,就越能获得赚钱的机会,财富之间存在关联交易,它就会呈现出幂律分布。
这是第一组模型,分布模型。它的作用是,帮我们合理的规划资源,控制风险。
再学习一个单独的模型,叫夏普利模型。它能够帮我们判断,一个人在团队中的价值。假如你在公司里觉得自己的工资低,应该获得更高的报酬,那么你最好仔细听这个模型。这大概是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最合理的模型了。
在正式说夏普利模型之前,咱们先思考一个问题。假设,有一个公司,做的是西班牙和法国之间的跨国贸易。它必须得同时跟法国人和西班牙人交流。注意,是必须同时跟这两个国家的人沟通,这个公司才能创造价值。假如只会一种语言,没用。
这时,公司有三个人,第一个人只会西班牙语。他的工资是2000块。第二个人只会法语,当然,公平起见,他的工资,也是2000块。这很好理解。但问题是第三个人,他同时精通西班牙语和法语。现在问你,他的工资,应该是多少?
按照通常的设想,会一种语言工资是2000,会两种,应该翻倍,是4000。当然,这也是一种计算方法。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他真正的价值应该是8000。
这是怎么算出来的呢?这就要说到夏普利模型了。这是经济学家罗依德·夏普利发明的。它计算的是,一个人在所有可能加入团队的次序下,对团队做出的边际贡献的平均值。
乍一听,你可能有点蒙。其实说白了,它计算的就是,这个团队多你一个人,到底会怎么样?你可以先设想,当这个团队一个人都没有,你是第一个加入时,你能贡献多少价值。当已经有一个人,你第二个加入,能贡献多少价值。后面同理,计算出你是第三个,第四个加入,每种情况下,能贡献多少价值。最后再算出所有次序下,价值的平均值。这就是你在团队中的夏普利价值。
咱们用这个公式,算一遍前面的例子。你看,不管你是只会西班牙语,还是只会法语,你都必须得在,另一个人已经入职的情况下再入职,才能创造价值。否则,前面说过,只会一种语言,公司的业务根本做不了。换句话说,对这两个人来说,都只有一种情况,能创造价值。那就是,另一个人第一个入职,他第二个入职。
但是,假如一个人同时会两种语言,那么,他至少能在四种情况下创造价值。首先是第一个入职,其次是在只会法语的人入职之后,再其次是在只会西班牙语的人入职之后,最后是在一个什么都不会的任何人入职之后。你看,他能在四种情况下创造价值,所以,他的待遇,应该是只能在一种情况下创造价值的人的四倍。所以,2000乘以4,他的工资应该是8000。
这个方法的科学之处就在于,第一,它忽略掉了资历,只看能力。第二,他计算的不是一个人的孤立价值,而是他在这个团队里,有多大的不可替代性。还要特别说明一下,这里把夏普利模型做了简化。真正的夏普利模型,比这个算法要复杂得多,也严谨得多。
我们学习的第三个模型,相对简单点的,叫网络模型。也就是,用网络化的方式,来看待人群。不要把人群看成一个个孤立的点,而是看成一张网。它的价值是,可以帮你快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还是从一个问题说起。假设在一个城市里突然爆发了病毒,蔓延速度很快。针对这个病毒,有一种特效疫苗。但疫苗的数量很有限,只能给少部分人注射。请问,你应该把疫苗给谁?
可能有人说,当然是先给老幼妇孺啊,这些人抵抗力低,更需要疫苗。也可能有人说,应该先给那些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是社会的中流砥柱。还可能有人说,为了公平起见,应该抽签,把一切交给运气。
但是,从网络模型的角度看,其实还有一个更科学的办法。假如把人群看成一张网,把每个人看成一个节点,人和人之间的联系,看成是节点之间的连接线。你会发现,有节点跟周围的连接特别充分,这些人特别容易跟别人发生接触。可能是因为他人缘好,也可能是因为他的工作需要跟人打交道。假如这些人感染,他们马上就会传染给其他的人。所以,按照网络模型,应该先把疫苗给这些人。这样能更有效地控制疫情蔓延。
再比如,你要向市场推广一个新产品,也可以把拥有最多连接的节点,当成种子用户,先发给他们试用,然后让他们帮你推广。总之,不管你想扩散观点还是控制问题,通过网络模型,我们都可以快速找到,一个问题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往往就是拥有最多连接数的节点。这就是网络模型。
四
模型其实是一个人最底层的思维系统。它比知识和方法,还要底层。有时候,你做事的方法可能都对,但就是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归根结底,很可能就是用错了模型。比如在职场上,有人抱怨,为什么我天天加班,对领导唯命是从,但升职加薪却没我的份?其实说到底,他是在用友谊模型看待工作。觉得自己付出了忠诚,就应该获得同样的忠诚。还有人把工作当作打仗,用战争模型。有人把公司当成家,用家庭模型。当然,咱们在这不是要说谁对谁错,而是想说,很多时候,模型比方法更重要。假如你发现,自己做事的方法都没问题,但就是无法获得预期的结果。你可能要反思,是不是在一开始,就用错了模型。
解读:李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