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岁的小姨说,她还记得当年的“老三篇”,《愚公移山》还能背下来。几十年过去,小姨还那么厉害?佩服!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典籍《列子·汤问》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愚公不惧苦累,不畏讥笑,以顽强的毅力,终于挖掉了挡在门口的两座大山的故事。
我们小时候读愚公移山的故事时,也有人佩服有人嗤笑。
看看这几张邮票——“人工天河”红旗渠!
画面描绘了林县人民像“愚公”那样,逢山凿洞、遇水架桥的劳动场面。
“红旗渠是河南省林县在20世纪60年代兴修的著名的水利工程,从1960年2月动工,到1969年7月建成,近20万农民在极其艰难的施工条件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蜿蜒70公里,宛若一条‘人工天河’。”
红旗渠全长200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山区灌溉系统。全县形成引、蓄的水利网,一举改变了千百年来河南省严重缺水的状况。
前几年看过关于红旗渠的纪录片,看后热舞沸腾,心情激荡了很久。
前年,带头修建“大发渠”的贵州党员黄大发,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大发渠火了一把,成了网红旅游景点。
“大发渠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由团结村党员支书黄大发带头开凿修建。
水渠经过3座大山、大小9个悬崖、10多处峻岭,大土湾岩、擦耳岩和灰洞岩最为险要,要从悬崖峭壁上打出半幅隧道才能通过。
大发渠1993年动工,1995年完工。它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
这样的当代“愚公”,确实令人感动!
我们老家也有一位愚公,他是我已故姑爹张世相,家住郭扶镇龙台村本队新房子。
二十多年前,为了方便管理他家岩下“二台”的十几亩田地,姑爹带领全家花了一年时间,硬生生地从自家房子左边的悬崖开凿出一条“天梯”。
以前,去岩下干活得绕道至少走半小时,现在只需五分钟。
说起来只有几百步的天梯,父子几个可没少开动脑筋。石梯步的石头就地取材,反正到处都是石头,简单打成条石就可用。
离他们家不远,队里有座废弃的苕仓、倒塌的知青房,他们把地基石也抬去派上用场。他们用麻绳系牢条石,从岩腔吊下去,这个工程,看起简单,其实危险。
修好的石梯路,一边是悬崖,一边是绝壁。虽然陡峭,但并不难走,他们考虑牵牛、挑粪、扛粮食,所以平均宽度不少于三尺。
沾他们的光,我们赶场也近了许多。
他们修成后还刻石纪念,可惜我没了那张照片。
上图是中峰镇的“夫妻堰”,也是一条人工开凿的灌溉水渠,全长2200米。
远看夫妻堰,它像一条带子缠在青翠欲滴的蟠龙山半山腰。山间云雾缭绕,看不到夫妻堰的尽头。
夫妻堰起于蟠龙山的关口“丝浪子”瀑布,止于瓦房。
丝浪子瀑布旁的水槽边有石刻:“綦地小屋基韩俊兵、妻胡氏、男登元、春臣,依崖开修,河堰一道,大清乾隆二十七年二月四日。”
关口至韩家庄,全是悬崖峭壁。
300多年前的韩氏夫妻带领着家人和乡亲,费时3年,硬生生地在此悬崖峭壁间把堰渠修通。
今天看来,这样的“愚公移山”的精神,还是令人震撼。
夫妻堰渠,有的在整石头上开凿水槽;不平之处用条石铺垫;遇陡壁,则让渠水落至下一层岩下的水渠。依山傍石,顺势而为,设计大道至简,仿若浑然天成。
300多年过去,夫妻堰依然生机勃勃,滋养着瓦房、韩家庄一带的村民。
韩氏夫妻,功德无量!
为此,中峰中学体育老师朱德贤赋《念奴娇》赞曰:
“堰处留名,情如歌,梦里寻他几度。岁月流逝,春且住、多少朝朝暮暮。挥汗如雨,殚精竭虑,历经千辛苦。愚公移山,纵有万难怎阻。
今看绝壁青石,苔藓添新绿,流水不腐。麦禾飘香,粮满库、国泰民安富庶。前人栽树,后人皆得福,流芳千古。绿水长流,青山长眠忠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