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修阅读-06公理三:心理可以扭曲现实 - 草稿

课程提要

关键概念:禀赋效应 (Endowment Effect)

核心问题:没有吃到的葡萄,真的是酸葡萄吗?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欢迎使用音频版,知识全都听得到)

上一讲我们讲到大脑和心理的关系,说到了大脑为心理提供了生理约束,同时心理又可以反作用于我们的身体,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这也是我们心理学的第二个关键公理。

这一讲,我们就来继续深化这个话题,谈谈心理学的第三个公理,那就是心理是具有扭曲现实的力量的。

这该如何理解,我先给你讲一个故事。

没有吃到的葡萄真的是酸葡萄

如果谈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摇滚乐队,我相信很多人会把票投给英国的甲壳虫乐队。

你可能知道,这个乐队由四个成员组成,一般人比较熟悉的是其中的主唱约翰·列侬,但我们今天要讲的,是这个乐队的鼓手。

如果你去搜索一下,你会知道甲壳虫乐队的鼓手叫做林戈·斯塔尔,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甲壳虫乐队成名之前,乐队的鼓手并不是这个林戈,而是一个叫彼得·贝斯特的人。

只是在乐队决定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的时候,彼得·贝斯特选择了留在伦敦,所以林戈·斯塔尔才临时加入进来,成为甲壳虫乐队的一员。

当甲壳虫乐队越来越出名,光芒闪耀在世界各个角落的时候,彼得·贝斯特则成为了伦敦一个区的一位普通的税务人员,过着简单平静的生活。

多年之后,当记者得知还有彼得·贝斯特这个倒霉鬼的时候,他们蜂拥跑到伦敦去采访已经退休了的彼得·贝斯特。

这些记者们关心的问题只有一个:

没能成为伟大的甲壳虫乐队的一员,你的感受是什么?

这群记者本想幸灾乐祸,但令他们失望的是,彼得·贝斯特回答到:

我比在甲壳虫乐队的时候还要快乐。

这个回答震惊了所有的记者。

那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彼得·贝斯特是真的快乐?还是他只是在人前装笑脸,人后打碎牙齿和血吞?

在回答彼得·贝斯特是真快乐还是真悲伤之前,我先带你复现一下彼得·贝斯特的心理过程。

这个过程总共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认识到客观事实,那就是自己错过了成为甲壳虫乐队的一员;

第二步:评价这个事实,他会分析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第三步:情绪反应,就是他会根据评价的结果作出反应,也许是后悔、悲伤。

显然,这种悲伤的情绪不是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想有的。

所以,要去掉悲伤的情绪,那我们就得改变以上三个步骤的任何一步。

但是,有些步骤不可被改变,或者说非常难以改变。

比如,第一步。我们知道,没有加入甲壳虫乐队已经是一个事实了,要改变这个事实,已经是不可能了,因为这个世界上买不到后悔药。

那改变不了事实,你肯定会说,那就改变第三步,我们的情绪,就是不要感到后悔和悲伤。

但是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这很困难。比如在你悲伤的时候,你可以告诉自己,不要悲伤,要快乐起来。而事实上,你很难立刻就快乐起来。

既然我们改变不了事实,也改变不了情绪,那我们能改变的,就是我们自己对这件事情本身的评价。

彼得·贝斯特正是这样做的,他改变了对这件事情的评价。

他是这么说的:

虽然甲壳虫乐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他们也惹了很多的麻烦,他们的生活不再安宁。你看约翰·列侬甚至被变态歌迷所枪杀。

而我不一样,我虽然是一个普通的税收人员,但是我每天过着平静安稳而又自由的生活,所以,我认为我现在的生活比加入甲壳虫乐队更加幸福。

当一个人无法改变物理世界,也无法改变自己情绪的时候,他最好的做法就是扭曲现实,改变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这正如英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托马斯·布朗爵士所说:“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可以把贫穷变成富裕,把荒芜变成繁荣,我甚至比阿喀琉斯还要刀枪不入,命运找不到任何一处打击我的地方。”

这里说到的阿喀琉斯,是一个希腊神话里的人物,浑身上下除了他的脚后跟以外,全都刀枪不入。

那改变自己对事情的评价,真的能将不幸和贫穷变成快乐和幸福么?

你也许会问,没有吃到的葡萄就真的是酸葡萄吗?彼得·贝斯特是真的快乐么?

我先告诉你答案,是真实的,这在心理学上是得到了证实的。

“禀赋效应”:因为拥有而喜欢

心理学家为了验证这一点,就做了一个实验。

他们找来了一些患有失忆症的病人。这些病人因为记忆系统受到损伤,所以任何事情他们只记得两三分钟前发生的事情,而更早的事情就彻底遗忘了。

具体的实验是这样的:

心理学家给失忆症患者看六幅画,然后让他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给六幅画排个序。

排好后,心理学家抽出其中排序第三和第四的两幅画,然后请患者从中挑选一幅,说是会作为礼物送给患者。

显然这个患者会选排名第三的画。

最后,心理学家收起了所有的画,承诺患者一周后会把第三幅画送到他家,然后离开了病房。

心理学家在病房的门口等了5分钟。

注意,我刚刚告诉你了,这是一群失忆症患者,所以在这五分钟里,失忆症患者其实已经完全忘记这个心理学家和刚才做的实验。

五分钟之后,心理学家重新回到了病房里面,让这位患者重新来给刚才的那六幅画按照喜好排序。

虽然这个患者已经完全记不得这个心理学家,也完全记不得他刚刚做了一个完全一样的实验。

但是,他会把上一次排名第三的画,也就是他在前一次实验里得到的画往前排。而之前排名第四,也就是他没有得到的那幅画的排名会下降。

你看就在这短短5分钟里,这个患者更加喜欢他选中,并被承诺会赠送给他的那幅画,更不喜欢他没有得到的画。

这在心理学上也有个专有名词,叫做禀赋效应 (Endowment Effect),即当你拥有一件物品之后,你会更加喜欢它。

患者虽然不记得他曾经作的选择,但是,他对获得的画和失去的画的评价,已经改变了他原先对画的喜爱。

所以,重要的不是我们的选择,也不是我们的记忆,重要的是我们对选择的评价。而这个评价的效果,是真实的。

所以,当彼得·贝斯特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理由,来重新评价他错过了成为甲壳虫乐队一员的这个事实时,悲伤、遗憾就变成了快乐和幸福。而这个快乐与幸福是真实的,是纯正的。

人人都拥有扭曲现实的能力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尔伯特·加缪在他的散文集《西西弗的神话》里说,“上帝是怀着恶意和不满足的心理进入人世间的”。

的确,我们每个人的物理世界都是不完美的。

无论你是公司里的小职员,还是公司老总,甚至是国家领导人,总是有让你烦心的人,麻烦的事。于是有些人只好把幸福寄托在死后完美的天堂上。

但是心理学家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外面的不完美的物理世界,而另一个是我们自己构建出来的心理世界。

一旦你意识到这一点,你的人生也将开启一道新的门。虽然人世间总是充满了不满,充满了痛苦。

而一个真正睿智的人,就是要在这个不完美的物理世界之上,构建出一个完美的心理世界。

所以,也许你生活在贫穷之中,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只要你愿意,你的心里也依然可以是天堂。

在中世纪的时候,宗教将心理学从大众手里拿走,宣称“灵魂归上帝”。

今天,心理学又重新回到大众的手里。所以你知道了,幸福与否,其实是取决于你自己。

今日得到

今天我和你说了心理学中的第三个公理:即我们的心理世界不是对外部物理世界客观的、忠实的反应,而是我们根据基因的烙印、过去的经验、当下的物理世界,以及大脑的约束而构建出来的。

你也知道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理世界是美还是丑,是天堂还是荒漠,都是由我们自己而定。

课后思考

    面对生活中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处理?欢迎你在留言区参与分享。我们下一讲再见!

  面对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调整。

  在工作上,首先接受目前不愉快这种状态,首先承认我自己确实是没有能力把这件事请做好,因为我还有无法克服的玻璃顶在。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换成单位比较能干的同事,让他去做这件事,他会如何去处理,是否一定比自己处理得好,如果不会,那就欣然接受目前这种状况。比如在跟对方对接项目中,有很多事情是我这小兵不能拍板,有些消息需要领导层去沟通的事情,我这小兵也无法做好。但是如果换成单位的一个非常能干的同事,他会怎么样?他会沟通得比我好,但是他改变不了最终的结果,因为最终的决定权在领导手里。

  其次,在跟老公的沟通交流上。明白老公这个人就是个老派男人,不温柔不浪漫不花言巧语,不喜喝酒不喜唱歌。所以我经常埋怨他不心疼我、不懂得如何跟孩子互动。但是反过来想,老公一个人在外地上班,如果他会花言巧语、他温柔浪漫又喜欢唱歌喝酒的话,那我又多了几分担心。不会放心的把他一个人放那么远。这么说来,我也是省心的。关心人可以慢慢调教,经过这段时间的冷战和争吵,相信他也会有一丝丝的改变。

  再次,在育儿方面,明白孩子的性格特点是由基因决定的。孩子的性格特点一开始就注定了的,只不过后天的成长环境可以给孩子一些调整。性格并没有好坏之分。孩子偏内向,有些害羞,这些都正常。接受孩子然后再给孩子创造一些可以改善的环境,比如带孩子参加感统训练,带他多参加社交活动,不给孩子设定条条框框的,让孩子逐渐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共修阅读-06公理三:心理可以扭曲现实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