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依然在上演,人却离我们远去

前两天回家,电视上播放的又是《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相信大多数人都看过,并且印象深刻。

据说,人们对热点事件的关注只有7天,然后就会被另一个热点所吸引,毕竟现在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那么我现在来写关于二月河先生的文章,应该不算是蹭热点,或者说是赚死人的流量了吧。

相信大多数人跟我一样,了解《康熙王朝》,《雍正王朝》都是在荧屏之上,毕竟通过电视和上网是我们当下这个时代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



康熙王朝


很多人看《康熙王朝》,焦点基本上都放在康熙身上,诚然,主角嘛,何况陈道明老师演技那么好。但我却注意到了一个人——周培公。

对,就是那个手握帝师推荐信却硬要用它来给一个买豆腐脑的丫头写成状纸。当康熙问及此事时,他坦然道:“大丈夫博取功名,应当光明磊落。只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啊”

三番之乱时,他在分析到朝中无将可用之时,康熙却笑道“还有一人,就是你周培公啊!”也算是临危受命了,硬是带着一帮不曾打仗的皇亲贵戚上了战场。

在炮轰平凉时,对图海讲的那些话也是发人深省。

“城破之后,生灵涂炭,你我虽功成名就,朝中的御史言官却饶不了你我,丹书青史也饶不了你我。等到天下太平了,人们早已忘记我们是如何流血,只知道我们一顿炮火灭了多少百姓。到那时连皇上也不得不那我们做替罪羊啊”

一个人能在春风得意之时,能想到日后可能的处境,从而做事有法有度,这才是真正的明经通达之人。

在进攻平凉时,只身劝降王辅臣,真是解决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因为陕西是北京的门户,破了陕西京城便岌岌可危。智慧与胆色着实让人敬佩。

其后,临终荐姚启圣收台湾,献皇舆全图,康熙的“武功”里,他功不可没。



雍正王朝



《雍正王朝》起先也是跟着电视剧看的,直到前几年,才看了书,真是不看不知道啊。当大家把目光聚焦在四爷和十三爷身上时,我又发现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邬思道。电视剧里给他的镜头太少了,倒是书上详实。

抬着财神爷大闹贡院那段,电视剧里是没有的,但看过原著的肯定知晓。他的一副对子,“左丘明有眼无珠,不辨黑黄却认家兄;赵子龙一身是胆,但见孔方即是乃翁。”在对当时的朝廷讽刺之余,我们不免看到了此人的才气纵横。

在看透官场黑暗之后,他便潜心研究起了“帝王术”。先是帮助四爷在九王之中夺得圣心,其中那段“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确实精彩,在康熙眼里急于表现的怕是会起到反作用的。

帮助田文镜查诺敏,一句“山西老扣能聚财”,更是直接点醒了田文镜。

后来学子抬着孔子排位抗议游街时,李卫想用玉皇大帝的排位去震住他们,邬思道阻止他:

“你太不了解这帮读书人,孔子是万世师表,你把太上老君如来佛祖一起写上,见到孔子也得让路。”

李卫随口一句,“那就孔子他爹!”邬思道说“你还别说,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孔门最讲孝道。”博学多才可见一斑。

在年羹尧西北大捷归来之后,竟然以甲胄在身而不给雍正行礼,当时的时代看来,那真是大不敬之罪。邬思道在人群之中说了一句“粗才,离死不远了。”便叹然而去。

在许多人仍旧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他早已看到了事情的结局。其到最后能在功成之后全身而退,可以说是深谙世道的高人了。

转念一想,二月河先生当年在军营之中不就是希望读书长本事,成为一个无所不懂,无所不通之人吗?反观这两部作品中的两个人,都像极了一个人,那就是二月河先生。

前几日看到一篇文章,里面讲道了二月河先生在南阳的生活,总是在街上捡菜贩子的烂菜叶子喂鸡。一个多次当过人大代表,又是高校院长,生活中却依然坚守着一份清贫,不由的让人心生敬佩。


二月河先生辞世近半月,仅以此文,缅怀先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作品依然在上演,人却离我们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