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及专家点评》03 洛蕾塔个案

个案背景

第一个个案是洛蕾塔个案,这是在美国一家精神病院的会议室进行的观摩性咨询。洛蕾塔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罗杰斯见他之前,已经有其他的治疗师分别用其他流派的治疗技术和他有过访谈,这些心理治疗家们在精神病院开展了一个观摩性的咨询。

在观摩案例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罗杰斯的风格是很稳定,一直坚持用他的那种积极关注、共情、接纳、去理解来访者,以及他会及时去接受来访者的更正。

在这里我们也许大家有人在精神科里面去实习过或者工作过,就是我们可以看到和理解到,无论是我们接待正常来访者,还是那些有心理疾病、有精神疾病的来访者,其实他们都一样。

就说对人性当中的那种被需要满足的部分,比如说尊重、友善和关怀,他们都是能够接收到的,因为这种需求它其实是每个人都需要被满足的地方。当我们每次在咨询当中去满足到对方这部分基本的需要的时候,来访者会很自然地打开自我,呈现自己的情绪和自己内在的思路。

书中的60页谈到,如果说治疗师对来访者的负性情感,能够表达出共情、理解和接受,那么来访者就能从负性情感中解脱出来,并能够体验到积极的自我,以及给予他人积极的回应。

在咨询当中,当我们看到来访者内心的情感的受挫和创伤的地方的时候,是不能擅做主张去打开的,而是要耐心地等待对方来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

在他去表达的时候,我们可以集中注意力地去倾听和关注,在适当的时间给予他回应和理解就足够了。在这个过程里面,在这种关注、倾听,形成回应的理解的时候,创伤的这一部分就会被听到,被安抚到,然后来访者就会在这个过程里面去释放这部分痛苦带来的压力和焦虑,在某种程度上这部分创伤它会得到一定的疗愈。是不是这一次就能治好,我们真的不知道,但有些那种痛苦可能会持续来访者一生的。

2 齐默林的点评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下格洛利亚的个案例点评,点评专家是齐默林。

齐默林在点评当中他谈到,罗杰斯建立治疗氛围的三条件:

第一个是咨询师要做到“透明”和真诚,要表达出自己和来访者之间关系的感受。

如果是共情式、支持性感受,我们主张积极反馈,但这里还是要分辨一下,如果是带有个人评判的表达,我们还是不要急于表达为好。如果咨询师产生了强烈的负面感受,我们参照第二条。

第二点,需要不断地清理自己、觉察自己,你要hold住自己的一些东西。

如果出现来访者来给咨询帅的负面情感,咨询师会不会把这部分情感hold住的?你能不能把这部分负性、情感先把它摘出来,放在你大脑的一边,不要让它占据了你关注来访者的思维空间。

把我们的注意力也分好几项,我们的注意力不单是注意来访者,同时要觉察保持对我们自己的觉察。而且要有能力把这部分负性情感先把它按住,不要在那一刻直接就冲出来,然后直接对来访者进行一些像攻击性的表达。

第三是要理解来访者内在的行为准则,要看这个准则是来自哪里,然后再去讨论准则给来访者带来了什么好处,我们这个时候就能理解了。

这个书中的80页谈到了,罗杰斯对来访者叙述中的两类内容不做反应,一个是对于那些他认为带有来访者自我挫败的谈话内容,第二个是对来访者要求他给予指导的内容不作反应。其实大家可以看到在案例当中,罗杰斯是在回避来访者的自我感受中的一些消极的东西的。

齐默林就提出了治疗师这样回避,必然会影响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无条件接受。因为如果咨询师只认可来访者体验中的积极部分,而不认可其软弱和无助感,来访者就不会感到自己所谈的这些消极部分,也同样得到了咨询师的尊重和尊和认可。

齐默林似乎也在尝试去理解罗杰斯的回应,他说他这样做也许是因为一些客观压力所致,比如说格洛丽亚的问题有一定的复杂性,而他们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完成这次示范性面试。

对这一点我也是能够理解的,我们在一次咨询当中50分钟的时间,尤其是在第一次初始访谈当中,这个来访者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说他把部分很消极的、带着创伤的那个点呈现了出来,一旦我们一碰,他会不会在咨询当中就瓦解崩溃掉,这些都是一些我们要考虑在内的问题。要评估在当下这一刻,时间够不够。

你可能感兴趣的:(《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及专家点评》03 洛蕾塔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