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经常会与老师谈课,尤其是正要准备做示范课或参加教学竞赛活动等,谈课的内容很多,但要有针对性地去与老师谈或交流。
统编版教材使用中,对于教材中单元的语文要素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这是统编版教材与其他版本教材相比一个明显的优势。谈课时,要谈如何把语文要素具体、有层次、系统化落实到课文中去。以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第七单元为例谈粗浅的看法。
本单元主题《艺术百花园》,单元语文要素有两个:1、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2、写出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本单元安排了《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月光曲》和《京剧趣谈》三篇课文,从音乐、绘画、戏曲等方面展现了艺术的魅力。
《伯牙鼓琴》向我们传递了以“高山流水”为意象的知音文化;《书戴嵩画牛》则告诉我们艺术创作需要严谨求实的态度;《月光曲》通过贝多芬的传奇故事,不仅让我们体验到音乐的美妙,更让我们看到了艺术家高尚的风格;《京剧趣谈》通过京剧表演中常用的道具“马鞭”和“亮相”动作,以小见大,向我们介绍了京剧的特点。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和《月光曲》为精读课文,可以上好“精读引领课”。《伯牙鼓琴》可以链接阅读丛书文章《月夜卢子顺弹琴》,《书戴嵩画牛》可以链接阅读丛书文章《书黄荃画雀》,《月光曲》可以链接阅读丛书文章《小溪巴赫》。
《伯牙鼓琴》课后思考题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2、“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再结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流感受。从两个思考题看,感觉与单元语文要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看似无关,实则紧密。怎样落实语文要素呢?就“教学设计”具体谈课。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艺 术 百 花 园
《伯牙鼓琴》+《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精读引领课)
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实验小学 郭秀红
一、学习目标
1.会写“哉,巍,弦”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文意,背诵《伯牙鼓琴》。
3.通过品析关键句,结合“资料袋”,感悟知音文化。
二、学习流程
(一)导入新课,方法回顾
1.由古琴图片,古琴曲引入课题。
2.引导学生回顾已经掌握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二)紧扣重点,精读得法
1.出示自学提示,小组内按照提示自学《伯牙鼓琴》。
自学提示:
(1)小组内互读,读准字音,考会“哉,巍,弦”三个生字,合作画出节奏。
(2)对照注释, 疏通文意,困难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并在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1)生字学习情况(2)指名朗读。师生交流易错的字音,读好文言文的方法。
(3)男女生赛读。
(4)师生对读。
(5)指名交流文意。
(6)找出文中有画面感的句子,透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乐曲之美。
出示句子: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创设情境:1、反复诵读,闭眼,静思。
2、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1:听见琴声,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云雾缭绕、巍峨耸立的高山…
预设2:听见琴声,流水浩浩荡荡,仿佛朝我奔腾而来…
3.汇报总结学习《伯牙鼓琴》的方法。
(三)拓展阅读,迁移运用
1.小组之内用以上的学习方法自学丛书中的《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2.汇报交流。
出示诗句:(1)忽闻北峰调,宛如寒松吟。
(2)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创设情境:1、反复诵读,闭眼,静思。
3、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1:听到呼呼的风声,松林也被吹得震颤起来,真是“风憾松林,声如波涛”…
预设2:看到白嫩的纤手在琴弦上拨动,越来越急,真像乱影在晃动…
3.教师点拨:诗中“悲风” “寒松” “白雪” “绿水”都是古曲名。一首诗中列出四首古曲,可见李白对音乐的热爱,对琴道的熟悉,堪称卢子顺的知音。
(四)借助资料,感悟文化
1.阅读“资料袋”,进入学习活动。
出示关于伯牙,子期的古诗:《示孟郊》,《伯牙》,引导学生借助这两首诗 ,对课后“资料袋”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摘抄。
作品名
创作时间
有关知音的名句
《伯牙鼓琴》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示孟郊》
《伯牙》
思考:从时间列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2.交流阅读所得,探讨知音文化。
由交流内容引出伯牙在子期墓碑前吟唱的短歌,加深对最后一句的理解。
3.交流伯牙绝弦的做法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4.再次播放《高山流水》,齐读课文,能够背诵的同学可以背下来。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三、板书设计
伯牙鼓琴
善鼓 知音情 善听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附:谈课之前的《教学设计》
精读引领课:
《伯牙鼓琴》+《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一、教学目标
1.会写“哉,巍,弦”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文意,背诵《伯牙鼓琴》。
3.通过品析关键句,结合“资料袋”,感悟知音文化。
二、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理解文意,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品析关键句,结合“资料袋”,感悟知音文化。
四、教学方法:
自学为主,总结学法,实践应用,强化感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方法回顾
1.由古琴图片,古琴曲引入课题。
2.引导学生回顾已经掌握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二)紧扣重点,精读得法
1.出示自学提示,小组内按照提示自学《伯牙鼓琴》。
自学提示:
(1)小组内互读,读准字音,考会“哉,巍,弦”三个生字,合作画出节奏。
(2)对照注释, 疏通文意,困难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并在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1)生字学习情况(2)指名朗读。师生交流易错的字音,读好文言文的方法。
(3)男女生赛读。
(4)师生对读。
(5)指名交流文意。
(6)找出文中有画面感的句子,透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乐曲之美。
3.介绍课文的出处,以及《吕氏春秋》。引导学生结合文意为文章改名,并说明理由。
4.学生汇报总结学习《伯牙鼓琴》的方法。
(三)拓展阅读,迁移运用
1.小组之内用以上的学习方法自学丛书中的《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2.汇报交流(小组长之间在小组学习时讨论各组要汇报的内容)
教师点拨:诗中“悲风” “寒松” “白雪” “绿水”都是古曲名。
(四)借助资料,感悟文化
1.阅读“资料袋”,进入学习活动。
出示有关伯牙,子期的古诗:《示孟郊》,《伯牙》,引导学生借助这两首诗 ,对课后“资料袋”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摘抄。
作品名
创作时间
有关知音的名句
《伯牙鼓琴》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示孟郊》
《伯牙》
思考:从时间列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2.交流阅读所得,探讨知音文化。
由交流内容引出伯牙在子期墓碑前吟唱的短歌,加深对最后一句的理解。
3.交流伯牙绝弦的做法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4.再次播放《高山流水》,齐读课文,诵读《伯牙鼓琴》。
图片
三、板书设计
伯牙鼓琴
善鼓 知音情 善听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