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琪雪
图片|来源网络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一家生产梳子的公司招聘业务员,经过层层选拔后,剩下三个人。为了挑选出最好的招聘业务员,主管出了最后一道题:谁能把梳子卖给和尚,谁就获胜。
半个月后,三个人都回来了。结果是,甲卖出去1把,乙卖出去10把,而丙卖出去1500把。梳子对于和尚来说并不是刚需,可不同销售员推销,结果却相差甚远。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
其实,根本原因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一说到梳子,你可能会想到梳头这样一个作用。而甲就是从这样一个作用出发,所以他基本买不动梳子。他唯一卖出的一把梳子,是偶然碰到了头痒难耐的小和尚,以瘙痒工具为名卖出去的。
而乙的思维方式,则与甲不同。乙认为,梳子用来梳头。可是,不一定是和尚梳头,可以用来给来上香的香客用。于是他对寺院的主持说,香客头发凌乱对菩萨进香,是对菩萨的大不敬。寺院可以常备几把梳子,以便香客整理仪表。于是,成功卖出10把梳子。
看到这,你是不是更好奇丙是怎么卖出去1500把梳子的?
丙一开始并不没有随意找一个寺院就开始推销,而是选择了名气最大,香火最旺的那家寺院。他想信徒不远万里来寺内,应该会有想带回点什么的愿望。于是,他与主持商量,在梳子上刻上各种字,如虔诚梳、发财梳,分成不同档次,做法事为梳子开光。在每一位香客求签后赠送给香客。结果寺院在应用之后反响很好,给寺院增加了很多香油钱。于是,方丈又向他定了不少梳子。而其他寺院也开始纷纷效仿。
培根曾说:“思考是行为的种子。”从这三个人推销梳子可以看出,三个人思维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能激发内心的潜能。
《多维思考》就是这样一本书,这本书教你跨越认知的边界,实现人生精进。这本书作者王烁是财新传媒总编辑,2008年博鳌亚洲论坛青年领袖,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作者结合他多年的经验,帮助我们看清时代焦虑的真相,并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它,解决它。
关于历史:看历史不能割裂过去、现在和未来
曾记得培根说过一段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词学使人善辫”。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吾深以为然。
很多人都以为培根所说的“读史使人明智”是说借鉴历史,避免历史的重蹈覆辙。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一书中也写到,历史的作用就在于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然后指引我们的行动,这样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重蹈覆辙。
可是事实却事与愿违。
古人提到说,想要赢得一场战争就必须具有天时地利人和这几个因素。而天时地利人和这些因素,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在未来都是很难重现的。也就是说,你很难重现历史上的辉煌,也很难利用历史的具体举措来解决当下的问题。
正如如作者王烁在《多维思考》一书中说的那样,“历史不过是无穷多种可能中的一种在现实生活中展开了。他们曾经藏着无数中可能发生却没有发生的危险,而这些可能发生却没有发生的危险在还是苗头时,便已经被人掐灭。”
所以对待历史,你不能将历史割裂,而应该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在一起,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历史。
关于选择:当下做的每一个决定,未必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适合当下的。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选择,每一个选择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那么在面对选择的时候,我们究竟是应该沉住气还是孤注一掷?什么样的选择才是对我们来说最好的选择?
在体育比赛中,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领先的一方往往会求稳,加控球,减少进攻的次数来提高每次进攻得分的概率。可是落后的那一方往往会孤注一掷,博的就是那万里挑一的概率。 在体育比赛中经常出现因为孤注一掷而翻盘的事情。
当获胜的概率越稳定的不在你这一边的时候,你越应该孤注一掷。因为唯有这才,你才能用运气去拉平领先方的实力,博得一线生机。
作者王烁在书中还提到,当概率变得不稳定时,你反而不用着急出牌,沉下心,静待机会。
也就是说做什么选择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你的选择从长远来看,你当下做的决定未必是最好的,但是却可以帮你解决当下的问题。
关于共识:三观不同,不必强合
从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三观不合。所以生活中很多很多人会很在意自己和身边的人三观是否相同。可是却忽略了,世界上大多数的悲剧都是因为人们一定要和三观导致的。
就拿我妈妈和奶奶相处来说。奶奶经历过大饥荒,不能浪费粮食的观念深入她心。现在生活越来越好,奶奶依旧节俭。菜都变质了,还是舍不得倒了。看到妈妈每次倒掉饭菜,她总会觉得妈妈浪费,忍不住唠叨。
站在奶奶角度,饭菜不吃掉倒了,那就是浪费。可是,站在妈妈角度,饭菜已经变质,继续食用会危害健康。奶奶看不上妈妈的浪费,妈妈看不惯奶奶的节俭。
两个人谁有错呢?谁都没有错。
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人生的阅历不同,这就造成了不同的价值观,也就说我们说的三观不同。这个三观早随着我们的经历深入骨髓,无法轻易改变。你强行要求他人的三观与你相同,那么你终将以悲剧收场。
正如作者所说,三观不必强合。对于不同的三观你可以不认同,但是你可以尊重。
人与人相处,想要时刻步调一致很难。唯有在分歧面前还能做到和平共处,才能真正把日子过好。
最好的生活状态,不是时刻同频,而是能求同存异。
-今日话题-
你觉得两个人相处是否一定要三观相同?
【我是琪雪,一个爱阅读,爱写作的理工女,用情打动,用文字温暖你。如果你喜欢我就去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