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9

2022版新课程标准(小学部分)读书分享

睢阳区胜利小学李渊文


大家好,我是中原名师宋歆初中数学工作室助理、商丘市睢阳区胜利小学李渊文。今天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聊聊2022版新课标这些事,王艳玲老师从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三个方面给大家分享了她对新课标的理解,让我们后期对新版课标的阅读和理解有了借鉴。感谢王艳玲老师的精彩分享。

下面我从课程内容,新版变化,教学思考三个方面给大家分享我对小学部分的理解和收获。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由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4个学习领域组成。

1.1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以数学核心内容和基本思想为主线循序渐进,每个学段的主题有所不同。综合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适当采用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设计情境真实、较为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1.2新版课标的调整重在解决实际问题,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主要包括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等。第一、第二、第三学段主要采用主题式学习,将知识内容融入主题活动中;第四学段可采用项目式学习。

比如,主题活动校园平面图,可以结合本校校园的实际情况,能制订比较合理的测量方案和绘图比例;能理解所需要的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在教师指导下,积极有序展开测量;能按校园的方位和场所的位置,依据绘图比例绘制简单的校园平面图;能解释绘图的原则,在交流中评价与反思;提升规划能力,积累实践经验。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运用测量、画图等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和协调能力。

比如,项目式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可以采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集中十分散”等灵活方式进行,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指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开展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有反思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发展模型意识。

再如,在小学阶段开展阅读,我们不再是停留在浅层面的为读书而读书,不再简单地去追求读书的数量上来,我们要把读书是一种任务、上升为读书是一种需要,是一种乐趣,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我们要在读书中思考,要在读书中收获自己的能力,我们可以书写读书笔记、分享读书感悟、制作手抄报生成我们的阅读成果,我们可以与数学、语文、美术、地理、历史等学科融合,在手抄报的创作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这也是一种综合素养的提升。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2.1数与代数在小学阶段包括“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两个主题。学段之间的内容相互关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螺旋上升,构成相对系统的知识结构。

如,小学阶段的“数与运算”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数的运算重点在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数与运算之间有密切的关联。学生经历由数量到数的形成过程,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经历算理和算法的探索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初步体会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感悟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数感和符号意识;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以8+7=15为例,可以借助数小棒,利用自制学具创造现实情景;可以借助动手画点子图,抽离出现实情景,触摸数学意识;可以借助8+2+5进行拆分7,可以转化5+3+7拆分8,渗透转化思想;最后,通过举一反三,知识迁移,得到9+7;19+7等知识探究的方法和能力,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潜移默化其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这个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这个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最终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目标。

2.2图形与几何在小学阶段包括“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和“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主题。学段之间的内容相互关联,螺旋上升,逐段递进。

图形的认识主要是对图形的抽象。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认识图形的特征,感悟点、线、面、体的关系;积累 观察和思考的经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图形的认识与图形的测量有密切关系。图形的测量重点是确定图形的大小。学生经历统一度量单位的过程,感受统一度量单位的意义,在推导一些常见图形周长、面积、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悟数学度量方法,逐步形成量感和推理意识。如,以四年级的孩子为例,在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虽然他不知道外角的概念,但是他通过观察、思考和推理,能够得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他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能够通过甲=乙,乙=丙,得到甲=丙,虽然他不知道等量代换这个词,但是他根据经验能够辨别出选的数之间的替换关系;他们还可以在进行初步解方程时,根据求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另一个加数,求一个减数等于被减数减差这些基础知识,得到移项要变号,虽然没有移项这个概念,他们可以表达出从等号的一边挪到等号的另一边。当然,这些孩子大多都是成绩好的或者思维敏捷的,也仅仅是一少部分。而新版课标的变化之处则在于让更多的这类孩子出现,从简单的接受知识里走到发现知识、创造知识上来。

2.3统计与概率在小学阶段包括“数据分类”“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和“随机现象发生 的可能性"三个主题。这些内容分布在三个学段,由浅入深,相互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感悟数据分析的过程,形成数据意识。

“数据分类”的本质是根据信息对事物进行分类。学生经历从事物分类到数据分类的过程,感悟如何根据事物的不同属性确定标准, 依据标准区分事物,形成不同的类。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数据,其中蕴含着有价值的信息,利用统计图表和统计量可 以呈现和刻画这些信息,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现在我想大家对大数据时代都深有感触,第一次见到疫情时期的流调信息时肯定会让你大吃一惊的。在信息化时代,每个人都是透明的,你所有的形成轨迹随着你和你手机的移动,将被完整的记录下来,没有一处死角,没有一点漏洞。信息来自哪里?大数据。数据的收集、整理、表达、输入和输出等功能也随之被无限放大。而且由此所生成的分类思想更是充斥你生活的每一个瞬间。你的穿衣打扮,你的饮食起居,你的沟通交流等等,所有你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分类思想的应用。

2.4综合与实践,越来越能被重视,从职称改革所必备的条件之一就能彰显出他的地位。为什么重视?他能给孩子们的学习带来什么?他能给孩子的未开带什么?她的被重视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无中生有。因为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孩子们具备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而综合与实践恰恰能更好的让孩子们在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中,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数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思想方法,形成和发展模型意识、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闻之我也野,视之我也饶,行之我也明。”意思也就是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我会记得,但只有自己做了,我才会理解。有过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估计都有一个体会,我都讲过多少多少遍了,孩子们还是不会。孩子们也很委屈,他们觉得一听都懂,一学都会,考试时一做还是错。为什么?就是我们忽略了知识生成过程中所产生的本质问题,也就是“理解”二字。2022版课标也正是为解决此类问题而来,希望老师们也能以此为契机,深读、细读、精读、读懂、读熟、读透,更好的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上,更好的引领孩子们成长。

3.1《礼记 中庸》里有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山大学的校训也是这十个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2013年3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里,谈到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时说: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脑子里装着问题了,想解决问题了,想把问题解决好了,就会去学习,就会自觉去学习。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读完2022版新课标之后,我就在思考:如果把这五句话对应我们每节课,以“学”为起点,自主学、合作学、学会学。以“问”为过程,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用,怎么做。能不能收获新版课标所要求的核心素养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结果呢?边读、边思、边行,期待2022版新课程理念早日实践落地。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些许思考。谢谢大家,我的分享结束。

第三位分享是商丘市第一中学李青老师,李青老师,中共党员,商丘市第一中学数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名师,商丘市优质课一等奖,商丘市优秀班主任,市优秀教师,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宋歆中原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曾在省级CN刊物发表文章数篇。

教育追求:善思则得,善诱则通,诱思交融,百炼成钢。把数学融于生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融会贯通,授之以渔。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与智者为伍,终生学习。让我们刷一波鲜花和掌声欢迎李老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