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故事,你有梗吗?

张爱玲在其《论写作》中说:“纸的问题不过是暂时的,基本问题还是:养成写作习惯的人,往往没有话找话说,而没有写作习惯的人,有话没处说。我并不是说有许多天才没没无闻地饿死在阁楼上。比较天才更为要紧的是普通人。一般的说来,活过半辈子的人,大都有一点真切的生活经验,一点独到的见解。他们从来没想到把它写下来,事过境迁,就此湮没了。也许是至理名言,也许仅仅是无足重轻的一句风趣的插浑,然而积少成多,究竟是我们文化遗产的一项损失。”

如张爱玲所说,纸的问题真的只是暂时的。数字媒体的出现将纸的问题彻底解决,也让基本问题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挽回了很大一部分文化遗产的损失。

现如今,虽然很多人没有写作的习惯,但是却有发动态的习惯。QQ空间、朋友圈、微博、抖音、快手,或是一小段小视频、或是几张图片,再配上一段语音和文字,随手一发,便完成对生活的记录与分享。这些已经远比写作、写日记来得丰富有趣。

当代年轻人在发动态一事上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

有的年轻人是事无大小都要发发,被他人看作无病呻吟也无所谓;有的年轻人则很少发动态,也许他们心里想的是:“正经人谁发动态啊?你发动态吗?我不发。谁能把心里话发在动态里?发出来的那能叫心里话?”

每一个人都有表达的需要,之所以会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是大家选择的处理方式不同。有话没处说,有的人会闷着,直接选择不说,有的人则憋得难受,会没话找话说,可若是发出来的动态,没人回应与理解,那就更加黯然神伤了。有人说,还可以写日记呀。但一来写日记是自说自话,表达是向外的,写日记很难满足人们向外表达的需要,二来还是那句话,这年头正经人谁写日记呀?

所以,很多年轻人在发动态一事上是十分苦闷的,原因在于自己既有很多情绪无处发泄,很多话没处说,但有些话却不方便或者不适合与他人分享,当自己苦闷无处发泄,只能在社交平台上没话说找话说时,又无人能解其中滋味。

那是否人类的烦恼忧愁就无处排解了呢?不是的,“梗”的出现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了人们表达自我的需要。有了“梗”,枯燥的日子变得有趣起来,苦闷的生活变得开心起来。

每一个生活中大火的“梗”都是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人们想要表达的内容。“孤寡青蛙”是一场年轻人对单身状态的嘲与自嘲;“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是年轻人渴望关爱又不好明言的一种暗示;“打工人”的梗是年轻人们看透了生活却依然热爱生活的一种证明。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

“梗”很难直接改变我们的生活(除了那些借着某个梗大红或者大黑的,大起或大落的人),“梗”只是改变了我们看待生活的方式。

当我们用一种有趣的形式去宣泄内心的苦闷或痛苦时,痛苦好像就会减轻很多。借着“梗”,我们就能以一种开玩笑的方式,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想法,说出一些平时不方便或者不敢说的真话。当我们借着梗,将内心的情绪以最平淡甚至是幽默搞笑的方式表达出来时,效果远比一些看似撕心裂肺的深沉言语来得更为有力。

网易云不足以排解人们的苦闷,但当“网抑云”成为一个“梗”时,人们就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内心的“深沉”,释放喜欢玩“梗”的天性,毕竟玩“梗”嘛,不丢人。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那悲剧的内核是什么?悲剧的内核是现实。当我们看悲剧电影或电视剧时,若看到“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几个字时,便会更加悲伤。

“梗”就是将一个悲惨故事讲成笑话或者将一个笑话讲成悲惨故事,实质就是披着幽默外衣的悲剧。讲得好就是好梗,讲得不好就是烂梗。只是这些悲惨故事大多都没有那么悲或者那么惨。(玩梗也应该是有底线的,适度玩梗,是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自嘲和快乐之上,过度玩梗是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并不可取。)

“梗”化万物,万物成“梗”。“梗”的内核也是现实,来之于现实,用之于现实,一个没有现实基础的“梗”是火不起来的。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但人们可以用“梗”架起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当人们回忆那些难忘的过往时,会故作深沉说:“我有故事,你有酒吗?”。喝酒,微醺,有些话可能还是说不出口,酩酊大醉时,说者不知所言,闻者不知其意。要让人讲出内心的故事,就不应再是“我有故事,你有酒吗?”,而应该变成“我有故事,你有梗吗?”。我借“梗”发挥,你一笑而过,比喝了酒讲的醉话还要不当真。

世间没有什么苦事是一个“梗”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两个,咱俩一人一个。

生活也没什么好的,也就“梗”还行。

剑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有故事,你有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