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爱的诗人是黎巴嫩现代诗人兼画家——纪伯伦。
他的诗作常常富于精巧的象征和精当的比喻,对生命、艺术、人生等等时间万物皆充满了哲学的思考。
浅显易懂的诗句读来却能让人反复在心中咀嚼,意犹未尽,不管从哪个角度解读,都能品出深意。
在困苦迷茫时读到他的诗文,也会不禁拍案叫绝。
书中节选出由冰心翻译的诗作《论美》,我读来感慨颇多。
世间“美”的事物有千千万万,耳之所听、目之所及、口之所感,皆能称之为美。
不同人在不同境遇不同情绪之下,所感受到的美也有不同的神韵。
那么,美到底是什么?首先,纪伯伦运用了各种象征和比喻的手法,描绘出了不同人心中的美。
她是略带羞涩的年轻母亲,是温柔的微语,是摇曳的微光,是万山的嚎叫,是冬雪秋叶,还有什么画面能比得上她“凭倚在落日的窗户上俯视大地”?
接着,纪伯伦提出了他的思考,美是一个抽象的词藻,我们在谈论美的时候究竟在谈论什么?
他认为我们谈论的不过是我们内心深处的需求,对欢乐的渴望。生命本身就是美好的事物,自然界中神奇的造物主已用他的手笔挥就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万事万物“耳得之则为声,目遇之则成色”,尽皆为美。但最美的风景是“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美景,但有些人的美被却为面纱所遮挡,我们是自己也是镜子,我们是否足够真实全看我们自己的内心,我们能否向内看寻找到真正的自我。
正如《德米安》中黑塞所要传达的观点,“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道路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人们从来都无法以绝对的自我之相存在,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变成绝对自我,有人迟钝,有人更洞明,但无一不是自己的方式”。
关于美究竟为何?我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名为《莫娣》,女主人公从小身患疾病命途坎坷,她从未学过绘画,却坚持着用颤抖的手捕捉平凡生活的美好画面。
她的画色调明媚且画风朴实,很快就名扬万里,有人嘲笑她的画作“连小孩子都画得比她好”,可她的丈夫却替她辩解道“那是因为莫娣把它画出来了”。
我们每天经历的生活走过的街道小楼,处处是美景,却无人欣赏,人人都把眼睛拿来眺望远方,却少有人低头看,人人都在抱怨生活太难事事不顺心,却没人能够看见生活的另一面,是不断冒出来的惊喜和新鲜的挑战。
拥有“美丽心灵”的人自然能发现生活之美,尽管她承受的苦难远超过他人想象。朋友请求莫娣教她画画,莫娣却说,“眼前之景早已框成一幅画,就在那里”。
这恰恰印证了纪伯伦的比喻,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但是我们能反射出生活多少真实的模样呢?我们真的足够了解自己的心吗?每个人都走在寻找自我的征途,当我们找到了自己,也就发现了美。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谈到美,认为美是一种陌生国度的语言,我们对这种语言知之甚少,因此当我们有各种美妙的、深奥的事情要说,却只能局限于会话手册上那几句陈腐、平庸的话。
我们的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思想,而我们能说的只不过是象“园丁的姑母有一把伞在屋子里”这类话。
在他看来“美是一种美妙、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只有通过灵魂的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来。在美被创造出以后,它也不是为了叫每个人都能认出来的。
要想认识它,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经历过的一番冒险。艺术家对于美曾经经历过各种概念的转换,从古典主义的对精致的追求到现实主义普通人平凡生活的真实刻画,再到塞尚大胆反叛传统的美,对美的发现与创造最终都要回归于人本身,对于人自身价值的思考,对灵魂的深深追问。
正如纪伯伦曾写过“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读起他的诗歌就会带我们在浮躁的生活中沉浸下来思考,“是这个世界疯了,还是艺术家疯了”,我们当初为何出发,我们究竟要到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