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共情书摘(三) | Parent Ego State

处于“父母自我状态”(Parent Ego State)时,我们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记住,他们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人,因此对我们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父母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的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第91页

昨天我们聊到了PLOM状态(Poor Little Old Me)。今天我们继续一起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本用童话人物来娓娓道来心理咨询是什么、能做什么的心理学入门小书。

一起和墨水留白读书的聊书人是C,一个已过而立之年,学历过硬、工作优渥、家庭教养很好的都市女性。我所见到的C,并未像书中的主人公蛤蟆一样,郁郁寡欢。但在家庭与工作、自身与亲友、爱情与亲情等各个维度的交往中,C却时常感觉很无力。一起读书的过程,就像是我们在和苍鹭医生——书中的心理咨询师,和蛤蟆先生、和我们的内心进行着对话。通过这本小书,C希望能够褪去光环,聊聊她的过往,找到内心里潜藏着的力量。


关于父母自我状态(Parent Ego State)

看过书中对父母自我状态的描述之后,我问C: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时刻觉得自己很像自己的父母么?

问完这句话,我沉默了,C也沉默了,我们似乎都在像过电影一样,在脑海中思考着自己父母是什么样子的,自己过往的行为是什么样子的。

C最终没有想出结果,但她很肯定的说:我一定有着父母自我状态,因为我在某些行为之后,会有那么一瞬觉得自己好像看见了自己的妈妈正在这么做。但往往就那么一瞬,而且是在行为正在做或做完之后才会感觉到。如果现在硬要我想起来是什么具体的行为,我好像一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我问:只是会觉得自己像妈妈么?会有像爸爸的时候么?

C说:我的性格和妈妈反差比较大,妈妈是个性格颇为强硬、不求细节但求短平快的人,而我和爸爸都属于性格比较温和,很少发脾气很少得罪人,但一旦发脾气,就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倔脾气。也许正因为这样,我能感觉到自己像妈妈的时候,因为那一瞬我会突然不像自己。而对于爸爸,也许因为我们太像了,所以我并不曾有这种特殊的镜像感觉。

接下来的问题,好像和书中的蛤蟆先生有一点像:

这个问题就是:我的“挑剔型父母”去哪儿了?你说过,每个人都有“父母状态”,这来自年幼时父母的言行和对待我们的方式。……那么我呢?……说实话我觉得压根儿没有。我几乎从不发火,是真的,苍鹭。我不跟人生气,我不责备别人,也不训斥别人或是挑人毛病。实际上,情况通常正相反,我看到的都是别人的有点,还鼓励他们。这么说显得我弱了点儿,我知道,可这就是我。(《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第94页)

在这一点上我很有共鸣,C继续说:虽然我知道,每个人生来不同,性格也有各自的色彩。但我很好奇,如果小时候父母(尤其是我的妈妈)教育我的方式和现在不一样,我会不会性格更加强硬一些。或者换句话说,我现在性格如此“软弱”,到底是我与生俱来的(比如说遗传了爸爸的性格),还是后天环境造就的。以及,我还有没有可能在早已长大成人的现在,转变我的性格——我很希望自己可以变得更加强硬、不那么“老好人”一些。

我很难回答这个问题,而我们现在读到这里,还没有看到苍鹭医生给蛤蟆先生的答案。

但我们都认同苍鹭先生给出的几点提示:

我们绝不是父母的翻版。虽然父母对我们影响极大,但每个人自身的独特性确保了我们不是父亲或母亲的复制品,而是独特的个体。(《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第92页)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第97页)

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有许多问题需要你向自己发问。比如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第98页)

蛤蟆先生在苍鹭先生的启发下对于自己的反思,也成为我和C一起思考的问题:C爱自己么?或许不够爱,她对自己远比对别人苛责的多、伤害得多。那么,C可以开始爱自己么?C如何才能爱自己?

这个问题,我和C想在继续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去发现,去悟。毕竟,能帮自己的人,只能是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蛤蟆》共情书摘(三) | Parent Ego 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