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闭症儿童入学,你需要知道的事!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越来越多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孩子的父母开始为孩子的入学焦虑:孩子的条件适合入学吗?孩子什么时候入学最合适?孩子如果上学,该做哪些准备?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该类孩子的入学问题。

孤独症谱系障碍孩子入学需要做哪些准备?

因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孩子社交能力缺失,所以很多家长会担心:孩子能否适应集体教学环境,能否和其他同学和平相处。既怕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负,也怕孩子破坏集体环境。

其实,上学考验的不是孩子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而是孩子的社会性。因此,家长在送孩子进入学校之前,一定要教会孩子认知、理解自己和其他同学以及老师的关系,培养孩子根据人际关系认知来把握和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比如:不扰乱教师教学、不攻击他人。

社会性是孩子进入学校之前必须具备的能力。如果孩子社会性发展好,即便在认知、运动、语言、精细动作等方面有所欠缺,孩子依然具有进入普通学校的可能性。相反,如果孩子社会性发展不好,即使孩子其他条件都十分优秀,进入学校的可能性也会非常低,因为,学校和老师以及家长不会接受一个具有攻击性或者扰乱课程秩序的孩子进入课堂。

不干扰老师的教学,没有严重的攻击他人的行为,是孤独症儿童上学必须具备的最低条件。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一下相关的内容,家中有自闭症儿童的家长们要一定仔细看。

一、自闭症儿童有必要入学么?

答案是十分有必要。

孤独症的突出症状是社交功能缺陷,在学校患儿则需接触老师、同学,可刺激其社交功能有所发展。所以在学校就读上学对孤独症孩子是有益处的。但是孤独症孩子的疾病严重程度有所不同,一些病情不重,没有合并器质性疾病,没有共病精神发育迟滞,没有严重行为问题的孩子是完全可以去学校正常上课的。

据不完全统计,只有10%的自闭症孩子能上小学,尽量融合之路异常艰难,自闭症家长希望通过与普通孩子的朝夕相处,促进自闭症孩子模仿、学习,学会与人交流的方式。

所以说,为了孩子长久的发展,上学对自闭症儿童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二、自闭症儿童入学前,应该有哪些前期准备?

自闭症孩子入学前需要什么样的准备呢?建议准备入学或者一两年以后准备入学的家长都可以收藏一下。入学准备的第一步,当然是评估。我们在幼小衔接班入学的第一周,就是对全部孩子进行观察、评估和打分。评估会从十个维度进行,分值各有不同,重要性从一到十排序:

1、行为表现

是否有不能接受的行为表现:例如多动、摇晃椅子发出各种声响、影响他人的刻板行为、上课离开座位、打人、大声喊叫等等。只要出现一次立即就加以记录和处理。

这是最重要的指标,即使在有陪读的情况下,授课老师也很难容忍,因为会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秩序。

2、情绪类型

是否容易焦虑,容易激动还是温和型,有没有不能接受的情绪刺激,出现情绪问题如何才能安抚,情绪问题出现的频率等等。

情绪问题频繁的孩子容易让班上的老师和同学感到压力,如果有陪读,可以在出现情绪问题时立即将孩子带出教室,减少对其他同学的干扰和影响。如果没有陪读,应该让班主任老师知道在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时如何处理和及时安抚,避免孩子情绪升级。


3、感知觉异常

是否对声音过于敏感,是否有自我刺激的行为表现,各种感官的类型是什么,是否需要介入职能治疗。

有感知觉异常的孩子容易让周围的人投来异样的眼光,想遮掩的孩子一定要突破这个障碍。自我刺激行为有一些孩子会越大越严重,甚至出现不雅行为。

4、学校规则理解与服从

分辨上课下课铃声、上课保持安静、起立、升旗、做操、考试等。

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提前理解学校生活的各种结构化规则和行为准则,孩子具备一定理解力的,建议家长提前操练。

理解力不足的,可以在陪读的辅助下进行。

5、语言沟通能力

具备日常沟通能力,能表达自己的需求,也能回应老师和同学的指令。最重要的是,说话要能让老师和同学听得清楚。

6、学业能力

即使在课堂上的听课效率不高,回家也能通过一对一的教学学习,基本跟随课堂进度。

学能训练可以采用正常孩子的教材,从听默、抄写、思维、视觉广度等多方面训练,尤其是抄写能力,直接决定孩子做作业的速度,写作业太慢课后时间可能都花在上面,其他什么也做不了!

7、生活自理能力

课间去洗手间,准备本节课的书本,自己收拾书本文具,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记带书包。

8、集体环境警醒度和参与度

很多孩子在一个嘈杂和复杂的环境会感官过载,因此集体环境的警醒度明显下降,从而注意力和参与度也明显不足。比如跟随朗读、跟随翻书、跟随课堂练习、做操排队等等。

至少要达到正常孩子70%的警醒度,才能基本参与课堂指令,否则即使在有陪读的情况下,也可能需要多次提醒。

9、上课注意力和听课效率

上课的注意力跟警醒度有关,也跟理解力和兴趣有关,理解力不足的孩子往往听不懂上课内容,所以也就不能产生兴趣,最好是提前预习一下。

10、同学交往与社会互动

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或许有些困难,并非硬性要求。真正的交往和互动是在能力对等的情况下才能产生的,也是自发出现的。

根据评估结果的不同,家长要采取不同的方案。

如果孩子自闭症程度严重,建议还是去特殊儿童学校就读;如果稍差,建议在家长的陪读下入学;如果评估分数尚可,家长们可以跟老师提前打招呼,让孩子得到关照。

三、孩子上学后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1、沟通:孩子进入小学的阶段,大概一半有口语,包括仿说、简单的对话、描述、要求问问题、回答问题等程度不一的能力。另一半则仍无口语。小学六年中儿童在口语和非口语沟通都会持续进步,即使刚进小学时没语言,在努力之下,通常会出现简单的仿说和动作以表达需求。由于理解力和表达力进步,对别人的指令较能听得懂,能遵照指示做事,也较能表达。

简单的说,在国小这个阶段,儿童在语言「理解」及使用符号、辨认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至于口语表达方面,多能发展出比较简单、实用的口语或非口语表达,至于较复杂的对话,只有较少数高功能的孩子才能见到。

2、社会互动:小时候叫他不理、不看人的现象,到国小阶段大部份会明显改善,而且大都会分辨亲疏,比较不会随便乱跑,走失的情形显著减少。

虽然有这些社会互动明显的进步,但仍缺乏察言观色的本事,例如看到别人脸色表情不对了,他还是继续讲下去,常常惹来别人讨厌的反应却不自知。又如,对别人的痛苦和快乐不知如何适时适当的反应;不知道别人玩的游戏规则,而无法和同学玩在一起;不知道要如何交朋友,如何和朋友打成一片。总之,「人际互动」这一部份,虽然在小学阶段进步很多,但仍然有显著的障碍存在。

3、学校问题:学习能力:患自闭症的孩子擅长记忆、反复做同样的事,譬如有些孩子模仿画得很仔细十分逼真,美劳做得很好,但比较缺乏的是概念形成和理解能力,因此抽象的概念、理解性的考试题目、一些「假装」、「想象」的题目对他们而言是很难作答的。譬如教算术:1+1、2+3,不断反复教,大都可以学会,字也写得很漂亮、很会背,但面对应用问题、造句、作文、问答题时,就很困难,即使是中、高功能的孩子也有困难。

因此为了他以后在谋生技巧方面的需要,对中高功能的孩子应以看得懂通知单、看得懂简单的工作场所操作程序为教育目标,不要设立太高的孩子达不到的目标。在普通班的孩子,只有少部份到中高年级时还能跟得上,大部份要特教班的协助。

4、选择班级:孩子到底应该读普通班还是特教班?这个问题和政府的政策息息相关。如果政府没有编派适合的老师、执行合适的教材和教法,教育安置的理论再讲也是白讲。在座很多中、高年级孩子的家长,都已经体会过跟学校、老师沟通的挫折。

班级的选择要看孩子的能力如何?有无行为情绪问题?老师的接纳度和教室管理技巧如何?其它学生的和家长的接纳度如何?综合考虑而决定。

5、和老师沟通:为了促进孩子在学校继续进步,有赖与老师适当的沟通。有些老师对自闭症的孩子筑起一道排斥的墙,孩子在那种环境过得非常辛苦。碰到接受孩子的老师,为了让孩子「多一点」进步,要和老师保持联络,在尊重老师的专业的原则下,帮助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特征和较有效的处理行为和情绪问题的方法,使孩子可以比较快的稳定下来学习。孩子的同学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请老师教导同学以适当的态度对待孩子,并促进孩子的人际互动、语言沟通及自理能力的发展,以及建立良好的习惯,以利其未来的发展。

6、自伤或攻击行为:大约50%的自闭症孩子,到了青春期有这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小学阶段要做一些预防,否则到了青春期身体变壮力大无穷,如果出现攻击行为就很难处理,有自伤行为也阻止不了。

预防和处理自伤或攻击行为很简单的通则,就是「帮他建立常规」和「促进沟通表达」,也就是把「生活结构化」:建立上学的习惯,建立跟同学玩的习惯,建立做功课、帮忙做家事的习惯,有什么困难,教他表达而不必用发脾气等不恰当的方法表达,以及建立照顾自己,像刷牙洗脸、穿换衣服等,建立这些常规,是帮忙自闭症患者最重要的事。大人先稳定下来,帮他建立常规,他的行为问题、情绪问题减少,自我伤害、攻击都会减少。

觉得,自闭症儿童不同于普通孩子,让他们上学的目的在于改善他们的社交功能,客服社交障碍,减轻病情。所以家长切记不可在成绩方面对孩子有太苛刻的要求,同时应提前和老师沟通好,在成绩方面减轻给孩子的压力。学习课本知识只是一个方面,并不是全部。重要的是,让孩子回归真实的生活中,在生活中教,在生活中用!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能最大程度的独立生活!

四、比起治疗,他们更需要的是周围人的包容和理解

自闭症孩子在学校,很可能出现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玩或是自言自语,从不跟别人玩,上课时经常突然起身冲出教室;看到别人吃东西,二话不说上去就抢等情况,孩子一旦行为失控,没有受过特殊训练的老师往往束手无策,的确容易给老师、同学和家长带来困扰。

但是这些一定是暂时的,在友爱的氛围里,他们会逐渐摆脱这些不合群的行为,慢慢的走上人生的正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理解,正能量的氛围,才是为他们治病的最佳灵药。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自闭症儿童入学,你需要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