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厌学?

最近接到的家长咨询很多,但95%以上的家长都是因为孩子有厌学情绪或不去上学而焦虑求助。

父母们都迫切希望我们能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学习从来都是中国父母关注孩子的关键因素,成绩更是父母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

在大多数家长眼里,只要孩子学习,其他都是小问题。

如果学习成绩还不错,任何问题就不算问题。

所以当孩子不去上学,可想而知对家长的打击会有多大。

01

孩子为什么不想上学?

原因很多:有的是被老师严厉批评了;有的和同学发生了矛盾;有的是因成绩下滑严重;有的换了新环境;有的考试压力太大;

不少是因为和父母发生了冲突,总之各种的原因都可都能成为孩子们厌学的理由。

很多家长不禁感叹:现在的孩子怎么变得脆弱,不经风雨、不堪一击,说白了就是缺乏抗挫力。

有些父母甚至觉得需要多给孩子一些挫折教育,于是某些电视台的关于儿童和青少年挫折教育的节目相继而生。

这样真的有用吗?孩子厌学行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问题?儿子的成长经历给了我答案。

儿子畅哥,十七岁,高三学生。畅哥打小是个活泼开朗,兴趣广泛的孩子。

小学初中成绩不差,某些方面还算得上优秀。

在父母和亲朋好友眼里,畅哥是个爱笑的阳光少年。

但在小学班主任的眼里,他可是个十足的“问题学生”。

畅哥其他毛病没有,就是上课时爱插嘴,爱搞笑,所以老能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力,也招来了老师的情绪,当然不是欣赏,而是厌恶。

其他老师还好,就批评教育一番,但班主任认为事关课堂与老师权威的问题,不是小事,为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于是将手中的教育权利发挥到了极致,罚!重罚!不断地惩罚!

其实班主任的惩罚方式比较单一,多是罚站和写上几十甚至上百遍的“道歉书”,整节课的罚站,甚至连续几节课罚站。

当然,言语的羞辱和否定更是家常便饭(在此,我无意否定某些教师的教育素质及水平,但面对孩子的偏差行为,这类老师惯用手段实在不能认同)。

02

那时,我们并不完全知晓畅哥的“悲惨”遭遇。

虽然班主任反复投诉,我们也反复教导,但仍是想像不到老师的教育竟如此简单粗暴。

对于儿子的情况,我们多是在他小学毕业后,从其他家长的反馈中才了解到。对于小学班主任的行为我们非常愤怒,但最后悔的是当时未能及时察觉,给孩子一些必要的疏导。

进入高中后的畅哥,偶尔会开玩笑地说:“老妈,你知道我是怎样度过小学的吗?”

“多少了解些,那时我们特别担心你会厌学,我们都讨论过帮你转班和转学的事情.....”

“还好啦,都过去了,就当是人生的挫折吧,你不是常说走进社会有更多的挫折吗?我想我应该有准备了”。

“不是每个学生都有你这样的抗挫力。”我说。

“也不是所有父母都能理解孩子”畅哥笑了一下,“你们从来没有因为老师的批评觉得我不好,甚至打骂过我”。

畅哥说的是事实,从他上学起,我们很少把老师的教育方式及情绪带进亲子关系与沟通中。

虽然畅哥懂得释怀,但小学班主任的做法还是给他留下了阴影。

记得他曾考过全班第二名,非常开心,班主任非但没表扬,反而略带嘲讽地说他是走了狗屎运。

可能班主任忘了畅哥的小学成绩一直都在全班4-8名间,即使偶尔考砸了也只是十几名。

班主任或许永远不会想到即使是一句玩笑话,对孩子的影响会有多大,以后每当畅哥成绩考得不错时,他都爱归因成是运气好而已。

畅哥不是学霸,初高中的学习也会遇到挫折,仍会因纪律问题受到老师的批评。

但他从来没有排斥过学习,恐惧过学校,讨厌过老师,更没有产生过厌学情绪。

他依然还是那个活泼开朗、与人为善的阳光少年。

03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

孩子出了问题多和这三方面的影响有关。怎样才能让孩子不厌学?

我想起了《正面管教》一书中这样一句话“让孩子成为心中有爱的人,心中有爱的人,不会太在意外在的东西。”

人生从来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磨难与挫折总会在人生某个阶段与我们不期而遇,能够让我们敢于面对与承受的唯有内心坚强的力量。

那份力量源于父母的爱与尊重、理解与包容、信任与支持。

我们无法改变中国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也不能改变某些不合理的教育行为,我们能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温暖、安心和安全的家庭成长环境,为他们指引方向,给他们遮风挡雨。

只有当孩子拥有完善的自我、稳定的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热爱生活等宝贵品质时,无论遇到什么,他们都能接纳并从容应对。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