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那个年代那家人——1992

        林在上中学时遇到杜老师,刘老师,冯老师,都感觉挺好的,因为初中一年级,他们29班的班主任最后回来,开学时他们班被塞进70多个人,而27班和28班才60多人,所以他们班成为最空前绝后的一个班,开后门的,留级的都在同学们班。初一的班主任杜老师教他们那一年好象是只有十八九岁(那时读完师范毕业也就是那个年纪上下),他一脸的正气,记得第一天上课前他在黑板上写下:现在开始起跑,一切从新开始。过去的成绩全部归零,一切都是新的起跑线!因为他年轻,经常讲一些正能量的并激励同学们的话,而且他老是批评家庭背景好的比喻在街道的学生,而表扬和鼓励在乡村的学生,深得同学们这些草根的喜欢。早上早自习前,也亲自带同学们班跑步,记得他还教过同学们一首《又见炊烟》这首歌,曾红极一时,被同学们深深喜欢。如果当时他一直带同学们上到毕业29班可能是另一番景象,当时教英文的冯菊老师也很敬业,同学们不好意思开口时,她会很严肃的批评他们,对他们要求很高,只是初一时林刚上中学,太贪玩,没用心学,不过英文的基础还是打得挺好的。冯菊老公是极为严肃的教代数的毕老师,如同他教的科目一样,极为严肃,好象听说还有点不好沟通,他们一吵架,一闹矛盾了,她就哭得眼睛肿肿的,如果撞上那天,同学们是绝对要小心点,一不小心就少不了被骂的,那时不懂,觉得老师怎么也有这么多无奈啊。所以冯菊老师对同学们比较刻薄,有一次晚自习,不知道哪个捣蛋鬼在后面哄的一挤,把走在前排的林推倒了,脚给扭了,次日,她看到一拐一拐走路的林,她不但不安慰,还说“昨晚你们这些疯女子,就知道疯。这下把脚扭了吧”。把林气得没话说。

         最让人头痛的是教林数学的张老师,他嗓音特别沉,又教同学们枯燥的代数,林听着听着就想打磕睡。经隔数年,他还教林的侄女,侄女也说他一上课,她就想睡觉,所以上学遇对老师是多么重要。冯其银老师教林三年级的语文,林感觉讲课水平并不是特别好,但是他人温和,可亲,总是笑咪咪的。写字很有个性,给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与林的爸认识,老家又是前后村的,对林还算照顾,另外还有一个教政治的老师叫毛老师,也是个特别的老师,听说是上过大学,讲话很有水平,而且毕业时送同学们一句话:不要求你们多么出色,只要你们不犯罪就行了。当年同学们认为这是多么平常的一句话,可是历经社会数年以后,同学们知道,能做到不犯罪也是不容易的。人生路上那么多坑坑洼洼,那么多诱惑与屈辱,能控制住情绪用适当的方法解决是多么的不容易..........

         中学一年级时,结交了同乡的伟、敏这二个玩得好的伙伴,那时正在流行宋氏三姐妹,在敏的提议下,他们还结为金兰姐妹,年龄上林最大,所以他们称呼叫她老大。伟歌唱得非常好,在一年级的联欢会上,一曲“铁窗泪”惊艳了29班所有人,非常有口才,说话幽默,她性格随和,非常有人气;敏活泼 、开朗、数学比较好,人比较爽朗,因为上半年在春秋上学,下半年才转到定远,她开心的时侯会笑得直不起腰来;林比较朴实,内敛,数学不是很好,可是较勤奋,爱学习。她们三个比较聊得来,除了学习,没事就凑在一起乐呵。后来,二年级下半年时敏的爸爸因病去逝,因为家庭困难,她准备下学去打工,走前她们还留了一张合影,现在想来,是整个少年时期最珍贵的一张照片,只是后来林上初二,课程增多,压力增大,也因为初一下学期数学考得不及格,爸爸把她批评一顿,说再考不好,就不让她读了,所以在一年级放松了数学的学习好可惜,所以二年级开始努力,已有点晚了,还好文科还没掉队,只是理科掉了,所以从初二起,英语老师也换一个不太适应的,是许老师,许老师为人很和善,他教英文时,同学们都退步了,没有进步,主要原因是他的口语不好,听说他的书写能力很好是自学的,但是口语真的不专业,而且他讲课语速很快,同学们还没听明白就闪过去了,而林他们对他讲课也不感兴趣,好象英语没上进反而退步很多,在下半年时林已懂得了要赶紧加油,不然真的考不上爸给她定的目标——信师,她就只有下学了。

         升初三时,伟留级了,那时留级成风,有一点关系的人都可以留级,林还是跟班上,她们三个就这样分开了,再也没有一起疯了,林上初三时,班里竟然有十多个留级的,所以从一年级是新生,一直跟着上初三的,女孩就四个,林、赵敏、陈兰、余霞,其他的有的下学了,有的留级了,所以这几个女生是无论如何都拼不过留级生的,更别说同级的还有几个班,一个县多少班,一个市又有多少个班,林毕业时班里就剩四十多个人了,女生才九个,经过紧张的备考,刻苦的练习,到了结果,林还是才考了445分,离515分的信师录取分数线差得远也。其实林也知道,这个分数只有尖子生才能达到,象她这种一直在中游水平的人来说,真是够不着。因为这次考试她的数学还不及格,所以在这方面落了很多分。

          祝懂她的意思,当然林还想上学,祝去问了信阳市里工作的表弟,表弟说交钱开后门可以去读艺校,可林没有那个天赋,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乡村的孩子,根本就放不开,再说在这个封建的家庭里,更别说跳舞了。祝也说艺校不好,对女孩子的婚姻不好,他认为女孩子就是应该本本份份,安安稳稳,总的说来祝就是有个老思想,因为珍自小在音乐方面非常有天赋,他却不同意她朝那方面发展,连老师都说可惜了。他说女孩要学个专业,要么做医生,要么做教师,或者做会计,要做个踏实的事才可以,林对当医生和当会计都不感兴趣,唯独对当教师还是挺向往的。接着,纠结中的祝去问林当高中教师的表侄,表侄说不要再复读了,复读也不能再考师范(因为师范是不允许复读生考的)。建议让林上职业中专(那时刚流行这个词)这也是邓主席南巡讲话时,提到了大学生以后都不分工作,并且大力拓展职业学校,只是祝根本不理解,当教师的表侄当然对这些趋势很懂,他认为文化课不拔尖,还是去学些职业,以后还好去南方就业,最后祝还是没有听他的建议,决定托副校长冯老师的关系,叫林复学。准备考重点高中。所以头脑决定命运,林觉得爸爸的思维是错误的,如果林真能去上职校,说不定又是另一番成就。

        复学时,遇到刘老师教代数,刘海老师也是素质较好的专科老师,教育有知识也有方法,他有妹妹就嫁在林家的隔邻村杨畈,他以前经常去他妹妹家,从林家的门前过,所以与林家的父母也都熟悉,因此也经常在课堂上给林提问题,因为他讲课通俗易懂,林又是复学,所以林很容易就懂。这一林的数学提高了很多,数学分数上来了,综合成绩直冲全班前三。可是命运却给这个女孩又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92年的初冬,同村一个村长的新平房上梁,(就是房子封底,请客)。他请祝去帮忙,平常没有时间都能理解,这一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四方亲友都来庆贺,这样村长也是看得起他,祝也不好意思拒绝。就去了。谁想,就在绑了红布的那块的楼板被左右各四个人扯上房顶的时侯(当时地方就是这个习俗,这样就意味着房子成功了,封顶了,是按着瓦房的套路来的),谁想,在这个非常重要的时刻,这个被左右二侧各二人吊起的水泥板突然从中间断裂了。然后,这三个帮忙的人就随着楼板从高空坠下来了。

         这一天,林恰好回家拿考试的卷子费用。当村长请人把祝用板车拉回家时,林看着祝那苍白无血的脸,再听人说是钢筋戳到大腿根了,马上吓得边哭边对拉着祝的人说“赶快送医院”!刚开始村里人以为没事,接着就看到不停的流血,也觉得情况严重,事实上还真是伤到筋骨了。后来在医院整整躺了一个月,祝才出院。

         同时出事的,更惨的是村长的连亲(就是他老婆的妹夫)。他那年刚升职为春秋学校的校长,这天来喝喜酒,没想在屋上上梁时连同楼板一起坠下,他的伤势最严重,他直接戳到腰神经,双腿齐腰截肢。他这个一表人材,刚刚当个校长的知识分子,受不了这个意外沉重的打击,几度寻死,虽然被家里人看着,但终究几年以后郁闷的去逝了。所以,人生,终究不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啊。

         还有邻村一个,村长的自家屋的人,他虽然外伤不明显,但是伤到头部,一个钢筋伤到头部。虽然也做了手术,但也是挺惊心的。一直住了好几个月的院。祝还是不幸中的万幸。

         后来调查好象是那个做水泥板的厂偷工减料造成,至于是怎么处置的,林也记不清了,毕竟那时还小,以学为主,没顾得打听。反正这个事件出来以后当时震惊了整个县城。一些先盖平房的人还有些惴测不安。虚假质量害死人,真是不假…..

        92年底,因为祝住院误了时间。加上身体元气受创,这一年的生意没有如期开展,所以以前每年都是这个季节做点心(春节食品)能挣到一年的花费,这一年没有经济存余了。

          同时,祝在光山上高中的儿子顺,因为再有半年就高考了,他是以表哥的关系上的高中,以前的底子差,到后来怎么也跟不上了。他死活也不愿意读了。凭祝打断了几根竹棍,他就是跪在地上不起来,任由父亲打。其实这也不怪顺,本来底子就薄,他根本就跟不上,所以去了也是浪费时间和金钱。他知道也瞒不了,干脆就想下学。村里一样大的几个男孩,初中没读完就去打工去了。他也是蠢蠢欲动,所以索性铁了心,任由父亲打。

         这么一来,彻底凉了祝的心,也扑灭了他的希望。再想着,最近二年来,到处透露大学生毕业不分工,要自己去找工作,由于南方改革开放,村里和林同年龄的女孩都去南边打工了,每月都寄回几百元钱,那时一个教师的工资才不足一百元。祝想着,就算林考上了大学,国家不分工,还得去打工。所以干脆和顺一起去打工。

         这个本来是有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祝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作崇,他的思想里认为,女孩子不用读太多书,只要嫁得好,相夫教子,过日子就很好了。因为前面有林的姑奶和姑姑都是没有文化,却嫁得好人家,相夫教子,不比别人差,而他不知道,社会在变,时代在变,女孩子不读书是行不通的了。(不过这是后续。)

         不过,总的来说,中学时期因为有严厉的胡校长在管理(每天亲自查房,堵在校门口查迟到),同学们一直以学为主,虽然下雪天河里的水结冰了同学们还曾用雪洗过脸,也曾在停电时用蜡烛熬过多次的晚自习,可是,在这里,同学们不仅收获了知识,也见识了很多各有特色的同学,虽然同学们男女同学界线划得很清楚,与其他班比,29班也没有人谈恋爱,班风很正很纯,只是可怜同学们毕业时,各奔东西,那时没有地址连信都无法写,哪象现在这样沟通如此便捷?直到人到中年后同学们才有机会相聚,当她们聚在一起,谈起中学时的往事,笑谈老师的往事,仍是有许多笑声…

你可能感兴趣的:(15.那个年代那家人——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