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第2讲

上一篇啊我们说到了鬼谷子的开篇思想“捭阖”,那今天呢我们就来说说《鬼谷子》的第二篇“反应第二”。

有人总是会问,什么样的人是谈判高手。对于具体定义,很难界定,但是谈判高手必然有一个特点,就是先听后说,根据对方的表现、反应,然后制定游说策略。如果一开始就滔滔不绝,很显然不是高手,而是刚入门。

我们都知道苏秦和张仪这两个家伙都是鬼谷子的学生,骨灰级的谈判高手,还是战国晚期有名的纵横家、谋士、政客,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两个人就是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靠耍嘴皮子吃饭的人。然而,就是这两个文文弱弱的书生,他们因为善于运用反应之术,以其超人的智慧和诡谲的计谋,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穿梭于国际社会之中,把各国玩弄于股掌之上,弄得整个社会风云变幻,惊涛骇浪。

他们的纵横捭阖,深刻影响着战国后期群雄之间战争的形势,其观点和思想对后世王朝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孟子的门生景春大呼说:苏、张“一怒而天下惧,安居则天下熄”。

我就想问问,反应术有这么神奇吗?首先我们先得了解一下,什么是反应术呢,反就是反复试探,应就是回应。反应术的基本技巧就是“听其言,观其行”,也就是说我们在说话、办事要听到话外之音,察不言之言。

鬼谷子认为啊,反应可以静听,可以反驳,还可以以己推人。如果想知道别人的真实想法,就需要通过某种言辞或行动使对方开口讲话,具体怎么做呢,可以先用语言试探,然后由其言行判断他的真实意图;如有不清楚之处,再回过头来探求,反复求证,将对方引向自己的言说目的。

比方说现在的市场上有很多的沟通课程,已经初步意识到了真正善于沟通的不是说,而是听,为什么有人老是爱说,爱抢话,爱打断别人,而不爱听呢?更重要的是,一些人听话的时候,脑子是闲着的,没有思考,人家一张嘴就以为听明白了,人家说一,就以为是一,这样,就会急于表达,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没有真正明白,吃亏的最终还是自己哦。

所以啊,在生活中听也有学问,不仅要备好功课,带着问题去听,还要注意对方言辞的微妙变化,是否故意隐瞒或是有意夸张。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厚着脸皮问,哪怕对方有些不耐烦,但是我们只有听明白了,问明白了,才能知晓其中的真正内涵。

除了“听说”是我们平时要掌握的以外,在“反应”这篇里,鬼谷子还教导我们,在我们平时的交往中很多人都善于伪装,尤其是彼此不熟悉的时候。所以想要打动别人,除了言辞的优美、态度的诚恳、见解的独特,还要让对方对你失去了心理防备。那么如何实施计策呢,可以采用先多给别人好处而后再获取的战略战术。

比方说秦王想获得赵国的和氏璧,先许诺赵王割十五座城池给赵国,与他交换和氏璧。只不过遇到蔺相如这个足智多谋的家伙,秦王的阴谋才没有得逞。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秦王听说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

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蔺相如斗胆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他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

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这就是完璧归赵。

你看,蔺相如就是熟练掌握反应之术,就能神出鬼没的知道对方的情况,通过听对方的话,观察对方做的事,论证万物,分辨雌雄,虽然不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但是能从细节而看到关键,从点能看到面。这就好像是别人肚子里的蛔虫一样,总是能猜中对方的心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孙子兵法》中的名句而被人们所熟知,孙子所说的是在作战中了解自己和对方的情况后,才能作出正确的作战方案,而鬼谷子所说的知己是为了刺探到对方的情况,先了解自己的情况,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探知对方,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情报。

它作为一种心理战术而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纵横家们所广泛使用。其实啊在你探得别人实情时,对方的强弱、虚实、众寡等情况,都是相对着己方而言的。所以,所以要想识人就必须了解自己,自知而后才能识人,意思是说啊要想掌握情况,必先从自己开始,只有了解自己,才能了解他人。

强弱、虚实、众寡,这些都是相对的概念。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强,也没有绝对的弱,强弱都是通过比较才能显现出来。有一个故事,两个人在森林里,远远看到了一只大老虎慢慢地向他们逼近。其中一个就赶紧从背包里拿出一双更轻便的运动鞋换上。另一个急得要命,就骂说:“你在搞什么啊!就算换了鞋子也跑不过老虎啊!”换鞋子的那个人就说:“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

”人当然跑不过老虎,但在逃生这个问题上,换鞋的人不需要和老虎去比较。

这里想和学员们分享一个故事,孟子有一次被齐宣王召见,请他提出一些治国方略。孟子先没有谈大道理,而是问宣王:“听说您非常慈悲为怀,有一次别人送人一头牛给您,您看见它瑟瑟发抖的样子,就不忍心杀它,于是就换了一只羊。”宣王说,确实有这回事。

孟子接着说,杀一头牛与一只羊没有区别,只是您没有当面见着那只羊,所以就不感觉它可怜。大王看起来仁慈,却看不见有很多黎民百姓正在受难。就好比可以明查鸟兽的毫毛,却看不见眼前有一车柴草。

这位儒家的大师可真是会说话,几句话就说的宣王点头称赞,也悟得了治国大略,就是爱民如子,大仁重于小仁。

而这种方法其实就是鬼谷子所说的象比之法,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这就是鬼谷子说的“言有象,事有比。”“象”,就是用形象化的手法来比喻事物,“比”就是以同类的言辞进行类比。

可以说啊,孟子、鬼谷子这些圣人不愧是语言大师,他先告诉我们语言有各种形态,然后类比事物也有各类规范。普通人说话不注意方式方法,讲起话来干巴巴,毫无美感和质感,甚至夹杂着粗话,使人听起来有厌恶感,自然就不会采纳其意见。

再比方说孔子的学生曾经问他,是否可以将手中的美玉卖掉,孔子却劝他继续待价而沽。于是学生就知道孔子为什么不去做官,原来他是嫌弃官位太小。你看啊,如果学生问,现在要不要去做官,,孔子回答:不去,官太小。这样的表达师生都会尴尬,但用象比之术,就显得高级而又有水平了。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触龙能说服赵太后,就是“以情动人”。多方面思考,深入思考话语背后的事理,他所表达的意思自然就听明白了。

当你和别人经常谈话,了解了对方谈话的技巧,记住他的那些策略,以后就可以加以模仿和类比,并用钓语套出别人的真实想法。

如果不能洞悉对方所表达的“象”、“比,所听到的与对方所表达的必定相去很远。所以,打算听到对方的心声,就要沉默,聆听他的诉说。打算放开,先要收敛。想要高调,先要低调。想达成,先摆出放弃的姿态。打算全面的了解情况,一定用形象的语言与对方沟通,以鼓励他更多,更深入的表达。运用同理心,得到对方的真实想法。我们要学会鬼谷子独创的象比之术,积极运用,从生疏到娴熟,直到成为行家里手。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鬼谷子的独创的精华“言有象,事有比”。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可以将“言有象,事有比”运用到交友识人中去,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要通过他所说的话,来推理这个人表达的深意是什么,这个到底值不值得交朋友。

你比如说,有些人总是话里有话,绵里藏针,笑里藏刀,这样的人还是不打交道的好。

明天呢,我们将为您讲述,在为人处世上,鬼谷子是如何教导我们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鬼谷子》第2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