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开先河」,车企下场挑战Tier1或搅乱一级市场估值

车企如何布局智能驾驶,尤其是高阶技术的研发路径,一直是汽车智能化赛道的争议焦点,这也间接影响产业链Tier1、Tier2等多个角色的未来价值。

就在今年6月,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对外表示,公司乐意授权自动驾驶技术给其他车企。“就像Android作为一种通用标准可能对手机行业有所帮助一样,我们可能会开放更多代码的源代码。”

而在本周,马斯克再次披露,已经有一家大型OEM就使用特斯拉FSD进行了初步讨论。”我们并不是想把这件事保密,我们非常乐意将技术授权给其他企业。”

这对于智能驾驶赛道来说,尤其是软硬件供应商而言,并非是利好。目前,在国内市场,除了少部分车企,大部分都在通过串联供应商来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高阶智驾系统研发体系。

比如,以广汽为例,作为供应商之一,禾多科技同时还是广汽资本的重点投资企业之一。本周,禾多科技宣布完成C轮最后一轮融资(由粤科金融和广汽资本共同领投),C轮融资总金额超过10亿元。

截止目前,广汽资本已累计投资禾多科技近4亿元,广汽旗下的传祺、埃安和昊铂等多个品牌都有禾多科技的定点和量产项目。而广汽,也是禾多科技的前装第一大客户。

同时,禾多科技也在从过去的泊车起家,布局行车、域控制器、行泊一体赛道。比如,与地平线联合研发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HoloArk、智能前视相机HoloIFC已在去年获得奇瑞等多家自主车企定点。

据该公司对外介绍,目前已具备域控制器硬件+操作系统+中间件+行泊功能软件的自动驾驶全栈研发能力。而在此之前,禾多科技还是华为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的生态合作伙伴。

“进一步强化软硬一体研发能力,”被禾多科技视为,“去实现极致性价比并满足更多客户的定制需求。”此前,该公司规划了三个不同算力版本的方案,以满足汽车主机厂的不同需求。

而随着埃安旗下高端品牌昊铂首款车型(昊铂GT)的上市,禾多科技也对外宣布,「行泊一体」智驾系统在这款广汽年度重点车型量产落地,可实现城市+高速NDA智能领航辅助、超视距召唤泊车等高阶智驾功能,覆盖行车、泊车全场景。

在此之前,禾多科技的高阶泊车方案,也在埃安 LX Plus、传祺影酷、传祺E9等多款车型搭载,但大部分仍以选装为主。

不过,从目前的实际上车方案来看,禾多科技的高阶方案,仅仅是昊铂的顶配车型搭载,其余配置车型不提供选装。这套方案基于英伟达Orin平台,由德赛西威提供域控制器。

此外,从公开信息来看,另一家供应商Momenta也在参与广汽项目,涉及自动驾驶系统集成开发,主要针对英伟达平台。而作为域控制器供应商,德赛西威同时也是Momenta的股东之一。

在上述岗位的招聘信息中,明确指出:根据客户的产品需求设计整体软件系统架构,将系统拆解为感知、规控等算法需求和系统控制、量产交付等非功能需求,驱动整个团队构建完整的自动驾驶产品;

同时,将自动驾驶系统的各个功能软件和算法模块与车载设备和系统集成在一起,解决整个系统的数据联通、软硬件的正确性和稳定性问题,将软件集成为完整的、稳定的、可交付的自动驾驶产品;

此外,Momenta作为整个自动驾驶研发闭环的末端,与上游软件算法环节一起,构建完整的自动化构建与持续集成测试Pipeline,设计并实现相关工具,提升整体研发闭环效率。

这也意味着,目前,大部分所谓具备全栈能力的供应商,在车企研发架构中,并非被完全认可。「搭积木」的多供应商模式,依然是当下主流。

而对于已经跑通高阶智驾系统(基于数据闭环驱动)的车企来说,分拆子公司已经成为趋势,也不排除未来特斯拉的对外授权模式。

就在今年5月,理想汽车对外披露,成立两家子公司。其中,江苏常想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亿元,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电动机制造等。

另一家,江苏常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8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而作为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也曾在2022年对外宣布,将开源全部自研的AEB系统代码。

而在此之前,包括长城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路特斯等多家车企也都成立或参股合资成立智能化技术相关的公司,一方面服务内部,另一方面也都在寻求方案对外出售。

其中,比亚迪、路特斯已经与Momenta都成立了合资公司,技术和产品包括自动驾驶全面解决方案、软件、博弈模型、工具链系统等。

比如,去年,长安汽车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通过了参股设立智能驾驶公司的议案。这些公司的成立,事实上目标都指向:打造场景自学习、体验自进化、风格自适应的系统(基于数据闭环)。

而在今年4月,作为服务长城汽车智能驾驶系统的主力供应商,毫末智行官宣,已经取得3个主机厂定点合同,相关项目正在交付中。

这意味着,接下来,第三方智驾系统供应商的市场争夺战将进入更加白热化的周期,不仅仅要与其他供应商争夺定点,还要与车企的方案授权模式竞争。

而对于车企来说,这也是早期巨额投入技术自研的一种回报模式。在这个背景下,第三方供应商,尤其是初创公司的估值上升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动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