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54年
十月,梁王朝见景帝,当时景帝没有太子,和梁王宴饮时,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詹事窦婴,拿着酒杯劝告这件事。被太后憎恶,只能因病辞职,太后除婴门籍,不得朝请。
藩镇问题,重新被晁错多次上书规劝,请求削藩。其中吴王是典型案例,详情见故事一。
景帝让大家一起讨论这个事情,没有人敢说话,只有窦婴一人坚决反对。之后陆续,景帝对一些不法的藩王土地,有所限制收回。
吴王有反意,笼络诸侯王,私下勾结响应,打算以诛杀晁错的名义,发动兵事。
吴王下令全国说: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少子年十四,亦为士卒先。诸年上与寡人同,下与少子等,皆发。征发二十多万人。并派使者联络闽、东越,闽和东越也发兵响应。吴王在广陵起兵,向西渡过淮河,随即与楚国的军队合并,派使者致书诸侯,指控晁错罪状,准备联合进兵诛杀晁错。吴、楚联军,攻打梁国,梁孝王派兵迎击,失利,抵挡不住,固守都城睢阳。
当时,文帝临终前,嘱咐景帝说,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等到七国叛乱,景帝就任命中尉周亚夫为太尉,统帅三十六位将军及其部队,迎击叛军。
当时晁错制定的律法针对的诸侯有很多,诸侯王纷纷反对,晁错老爹亲自从老家赶到京师,责备晁错说,你这样子弄,我们没好处,被别人弄的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晁错说,臣子就是要这样做。他爹说,你这样搞,老刘家舒服了,咋们家完蛋了,我走了,你自己玩。于是晁错的爹服毒自杀,临死前说,我不想看到大祸临头。十多天后,吴、楚等七国就以诛除晃错为名一同举兵叛乱。
景帝与晁错商议,怎么样让七国退兵。但是之前袁盎和晁错有嫌隙,袁盎在吴王反叛前,保举吴王不会反,现在已经反,晁错打算落井下石,杀死袁盎,袁盎害怕告诉窦婴,让窦婴给自己说话,使自己能见到景帝。袁盎见到景帝,于是私下偷偷给景帝出主意,杀死晁错,七国必平。景帝,诓骗晁错,晁错不知景帝已下令诛灭他全族。于是被骗到行刑的地方,被腰斩。他的父母、妻子、兄弟不论老少全部公开处死。景帝就派袁盎与吴王的侄子、宗正德侯刘通为使臣,出使吴国。
仆射邓公正担任校尉,向景帝上书战争情况。景帝问他,现在我杀了晁错,吴楚退兵了没。邓公吴王,他早就想造反了,杀晁错只不过是个由头,他在意的是朝廷拿了他的封地,现在朝廷杀晁错,以后大家都不敢说话了。景帝问,为什么。答,晁错是在给朝廷国家发声,帮助朝廷国家谋求安宁,现在你把他杀了,对外别人是高兴了,对内,以后谁还敢帮朝廷国家说话。帝喟然长息曰:你说的对啊,我也很后悔杀了晁错。
袁盎、刘通作为使者到达吴国,这时他们正在布置阵营打算和梁国开仗。使者让吴王接受诏书。吴王知道什么意思,笑着说,我已为东帝,尚谁拜。连使者面都没见,还打算扣留使者做自己的将军,使者没有同意。偷偷才逃回京师,汇报工作。
太尉周亚夫听从赵涉建议,没有往正路走,而是绕道慢一至二日到达目的地洛阳,果然正路发现伏兵,周亚夫就向景帝奏请,让赵涉担任护军。
周亚夫到达昌邑。吴军猛烈进攻梁国,梁王多次让周亚夫救援,周亚夫不救,屯兵固守。梁王派使者向景帝告发周亚夫不救援。景帝下诏让周亚夫救援,周亚夫不听。继续坚守。另外派轻骑兵截断吴楚后路,堵塞吴、楚的粮道。吴军想向西进兵,但因梁军据城死守,不敢越过梁,于是挑战周亚夫军队,周亚夫始终不肯出战。不久吴、楚军队中,有许多士卒饿死或者背叛离散,吴王就领兵撤退。周亚夫率精锐追击,大败吴、楚军队。吴王刘濞丢下他的军队,与几千名精壮士兵连夜逃跑;楚王刘戊自杀。
吴王门下有个人叫周丘,吴王很看不起他,没有让他军中任职,他自己请缨开辟第二战场,招纳了不少兵士。但是听说吴王失败了,他也就失败了。
吴王刘濞逃到东越,卒。吴国太子逃亡到闽越国。
此时,吴、楚叛乱历时三个月,被全部平定。但是梁王与周亚夫之间有了嫌隙。
胶西王等三个诸候王的叛军围困临菑,景帝派人通知齐王,不要投降,这里已经把吴楚平定了。使者不能入城只能迫使和诸侯联军结盟,联军胁迫使者篡改朝廷的消息。使者到城下还是具实传达。被杀。齐王本来暗中联络,打算一起造反,刚好朝廷的部队到了那里,解围了联军的军事包围,汉军知道点风声,齐孝王害怕,服毒自杀。
胶西王、胶东王、川王分别领军队返回封地。胶西王摆出诚意向太后请罪,他儿子劝他继续造反,不从。并说弓高侯韩颓当给胶西王送来一封信,说,奉诏诛不义,降者赦除其罪,复故;不降者灭之。王何处?须以从事。胶西王亲自到汉军营垒前请罪。之后自杀。胶西王国的太后、太子都死了。胶东王、川王、济南王也都被处死。
汉军攻打赵军,赵王固守邯郸,之后邯郸被攻破,赵王刘遂自杀。
景帝因为齐国首先抵御叛军,后来因迫于形势与叛军有串联,不是齐王的罪过,就召来齐孝王的太子刘寿,立为齐王,他就是齐懿王。
济北王也准备自杀,以求侥幸保全他的妻子儿女。门客当中有能言善辩的,自告奋勇去梁王处求情,因此,济北王得以不坐罪,被改封到菑川国为王。
公元前153年
重新设置关卡,凭符传出入。
四月二十三日景帝立皇子刘荣为皇太子,刘彻为胶东王。
当初,吴、楚七国叛乱,吴王的使者到达淮南国,淮南王丞相要来兵权,不发兵,不听调度,效忠汉朝,于是淮南王得以保全。
庐江王因为不和吴王合作,也受到褒奖。
公元前152年
景帝送公主出嫁匈奴单于。
公元前151年
当初,景帝做太子的时候,薄太后给他选定了一个薄氏女子为妃;及至景帝做了皇帝,薄氏就成了皇后,却不受景帝的宠幸。九月,皇后薄氏被废。
景帝对太子生母有所不满。有废立太子之心。
公元前150年
十一月景帝废掉太子刘荣,改封他为临江王。太子太傅窦婴极力劝谏,景帝不听,窦婴自称有病,请求免职。太子生母栗姬愤恨而死。
二月,周亚夫出任丞相,太尉一职被罢免。
四月,景帝立胶东王刘彻为皇太子。
公元前149年
发生地震,衡山国的原都一带降冰雹。
公元前148年
二月,匈奴入侵燕国封地。
三月临江王刘荣,因为修建宫室侵占太宗庙前空地上的围墙而犯了罪,景帝派中尉郅都审问,刘荣要刀笔写信请罪,郅都不肯给。魏其侯派人送了刀笔给刘荣,刘荣写完后,谢罪自杀。窦太后听说后,大怒,用重罪杀死了郅都。(郅都具体可以看故事六)
梁王对于继承人的事情蠢蠢欲动,好几次做小动作。都被大臣劝下,梁王门客出主意,派刺客杀了劝阻的大臣十多人,景帝怀疑梁王,刺客抓住后果然是这样,于是派人捉拿给梁王出主意的门客,梁王起初不肯交出,被韩安国,声泪俱下的道出利害关系,于是交出了出主意的门客。景帝因此怨恨梁王。
梁王恐惧,派邹阳到达长安,去见皇后的哥哥王信,到景帝那里说情。景帝怒气稍解。
这时,太后担心梁王的事情,不进饮食,日夜哭泣不止,景帝也很忧虑。去调查梁王的专门官员,一回来就把梁王有关证据全部销毁。所以这些人向景帝打马虎眼,景帝也默许了,还和太后说明,就是那几个门客的问题,梁王无过,太后听到这些话,立即起来坐着吃饭,情绪也稳定了。
梁王乘机上书请求朝见景帝,但是听门客的意思,很隐匿的只身前往,而随从的车骑都安置在关外,不知梁王下落。太后听说,哭着说,帝果杀吾子!帝忧恐。梁王都皇宫门前伏在刑具上面,表示认罪,请求处置。太后、帝大喜,相泣,复如故,悉召王从官入关。但是景帝疏远了梁王,不在一起坐车子。
当初调查案件的田叔,案件处理的好,提升他做了鲁国的相。
公元前147年
四月,发生了地震。出现旱灾,朝廷禁止卖酒。九月,发生蝗灾。
窦太后要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候,景帝问周亚夫的意思,周亚夫说,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景帝默许,没有这样做。之后匈奴王徐卢等六人归降朝廷,景帝要封侯,周亚夫上书不同意,景帝说,丞相议不可用。还是封了他们为候,亚夫因谢病。九月,被免职。以御史大夫桃侯刘舍为丞相。
公元前146年
夏季,发生蝗灾。
公元前145年
九月,景帝下诏说:“诸项疑难案件,如果根据法律条文可以定为重罪,但却无法使人心服的,立即予以平议。”
公元前144年
十月,梁王朝见,上书留京,景帝不同意。
四月,梁孝王去世。窦太后听到消息,哭得极其悲哀,帝果杀吾子。于是景帝和姐姐商议,把梁孝王的五个儿子全都封为诸侯王。并把消息告诉了窦太后,太后才高兴起来。
六月,匈奴攻入雁门郡,直到武泉县,并攻入上郡,抢去了官府牧马场的马匹;汉军将士二千人战死。李广担任上郡太守,有一次和一百名骑兵出行,遇到匈奴大部队,并不逃跑而是将计就计,李广上前命令都解下马鞍,表示真的是诱敌的部队。匈奴派一将领上去看情况,被李广上前射死,射完继续回到阵营,解下马鞍休息。到达黄昏,匈奴怕有大军夜袭,于是撤走。
公元前143年
景帝下诏,特许百姓相聚饮酒五天,允许百姓卖酒。
七月丞相刘舍被免职。
景帝因为对周亚夫过于耿直的性格很不满意,于是周亚夫受到检举说要谋反,被严厉审问气不过,绝食而亡。
三月,匈奴入侵雁门郡,太守冯敬与匈奴交战,战死。朝廷征发战车和骑兵、步兵驻防雁门郡。
景帝下诏规定,家中资财达到四万钱的,就可以做官。
公元前141年
十二月二十七日景帝在未央宫驾崩。太子刘彻当上了皇帝,年仅十六岁。
下面是故事六则摘自《资治通鉴·汉纪八》
故事一
当初,文帝在位时,吴国太子进京朝见文帝,得以陪伴皇太子饮酒、博戏。吴太子在博戏过程中与太子争棋路,态度不恭;皇太子就拿起棋盘猛击吴太子,把他打死了。朝廷送他的灵柩回去安葬,灵柩到达吴国,吴王恼怒地说:“天下都是刘氏一家的天下,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何必送回来安葬呢!”吴王又把太子的灵柩送回长安安葬。吴王从此渐渐失去藩臣的礼节,声称身体有病,不来朝见皇帝。京城知道吴王是为了儿子的缘故,就拘留和审问吴国的使者;吴王恐惧,开始产生了谋反的念头。后来,吴王派人代替他去长安行秋季朝见之礼,文帝再一次追问吴王不来朝见的原因,使臣回答说:“吴王其实没有生病;朝廷拘留了几批吴国使者,又治他们的罪,吴王恐惧,所以才声称有病。有这么一句话,‘察见深潭中的鱼,不吉利’;希望皇上不再追究他以前的过失,让他改过自新。”这样,文帝就释放了吴国使者,让他们回去;并且赏赐给吴王几案和拐杖,表示照顾他年事已高,不必前来朝见。吴王见朝廷不再追究他的罪名,谋反之心也就渐渐消除了。但是,因为他国内有冶铜、制盐的财源,便不向百姓征收赋税;百姓应该为官府服役时,总是由吴王发给代役金,另外雇人应役;每到年节时,慰问有贤才的士人,赏赐平民百姓;其他郡国的官吏要来吴国捕捉流亡的人,吴国公然阻止,不把罪犯交出去。这样,前后持续了四十多年。
故事二
当初,楚元王刘交喜爱书籍,和鲁地人申公、穆生、白生都拜浮丘伯为师,学习《诗经》;等到他当了楚王,就任命他们三人为中大夫。穆生不喜欢喝酒;楚元王每次设宴饮酒时,都特意为穆生准备甜酒。等到楚元王的儿子夷王以及孙子刘戊为王时,也总在举行宴会时为穆生特备甜酒,但以后就忘记这样做了。穆生退席而出,说:“应该离去了!不特设甜酒,说明楚王对我已怠慢了;再不离去,楚王将会给我戴上刑具在街市上示众。”于是,穆生声称有病,卧床不起。申公、白生极力劝他继续为楚王效力,说:“你就不念先王的恩德吗?现在楚王一时稍有礼貌不周怎么至于这样!”穆生说:”《易经》上说:‘知道契机的神妙吗?契机,是动机的微妙变化,是显示吉凶的先兆。君子看到契机而采取行动,并不整天等待。’先王礼待我们三人的原因,是他心中有道义;现在楚王怠慢我们,是忘记了道义。怎么能和忘记了道义的人长期共处,难道我这样只是因为那区区的礼节吗!”于是,穆公声称有病,离开了楚国。申公和白生却继续留任楚国。楚王刘戊逐渐荒淫残暴,太傅韦孟作了一首诗,用来进行委婉的批评,楚王不加理睬,韦孟也离开楚国,去邹地居住。刘戊因犯罪被朝廷削夺封地,就与吴王刘濞通谋,准备叛乱。申公、白生去劝谏刘戊,刘戊将他们二人罚为罪徒,让他们被绳拴着,穿着刑徒的红褐色囚衣,在街市上舂米。休侯刘富派人来劝阻楚王,楚王说:“叔父不与我合作,我一旦起事,就先攻打叔父了!”休侯刘富害怕,就与他的母亲太夫人逃奔长安。
故事三
吴王刚开始举兵叛乱时,吴国臣子田禄伯担任大将军。田禄伯说:“大军集结向西进攻,没有可以出奇兵的通道,难以成功。我请求给我五万人马,另外沿长江、淮河逆流而上,占领淮南、长沙,攻入武关,与大王主力军队会师,这也是一路奇兵。”吴王的太子劝阻说:“大王以造反为名义,这样的军队不能让别人带领,假若别人也背叛您,又该怎么办?况且,让别人全权指挥一支军队,又走另外一条路,容易产生许多其他利害问题,只是白白地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吴王就没有批准田禄伯的请求。
故事四
吴国的青年将领桓将军劝吴王说:“吴国军队步兵多,步兵利于在险阻的地方作战;汉军中以战车、骑兵为主力,战车和骑兵利于在平原地区作战。希望大王不进攻沿途的城池,挥兵直进,迅速向西进兵,占领洛阳武库,利用敖仓的粮食供应军队,凭借山势和黄河天险号令诸侯,这样,即使没有进入函谷关,天下就已经被您平定了。如果大王进军缓慢,因沿途攻占城邑而延误时机,汉军战车、骑兵到来,冲入梁国和楚国的郊野,您的大事就失败了。”吴王征询老将军们的意见,老将们说:“这个青年人,让他去冲锋陷阵还可以,怎么懂得全局战略呢!”于是,吴王不采用恒将军的计策。
故事五
河间王太傅卫绾进攻吴、楚叛军有功,景帝任命他为中尉。卫绾曾以中郎将的身分侍奉文帝,除宽厚谨慎之外,没有其他特长。景帝做太子的时候,曾召请文帝的左右侍从饮酒,而卫绾推说身体有病不去参加宴会。文帝临终前,嘱咐景帝说:“卫绾是忠厚长者,你要好好对待他!”所以,景帝也宠幸信任他。
故事六
从前,郅都担任中郎将,敢于直言进谏。他曾经跟随景帝进入上林苑,当贾姬去上厕所时,一头野猪突然闯入厕所。景帝用眼光示意郅都去救护贾姬,郅都站立不走;景帝打算自己拿着武器去救贾姬,郅都跪伏在景帝面前说:“失去了一个姬妾,又会有另一个姬妾进宫;天下所缺少的,难道是贾姬这一类的人吗?陛下纵然不爱惜自己,又如何对待宗庙和太后?”景帝就走了回来,野猪也离去了。太后听说了这件事,赏赐给郅都一百斤黄金,从此器重郅都。郅都为人勇猛有力,公正廉洁,不拆阅私人给他的书信,不接受问候馈赠的礼品,不理睬托人情、拉关系的要求。及至做了中尉,倡导严厉酷苛的作风,执行法律进行赏罚,不避开皇亲国戚。列侯和宗室皇族见到郅都,都侧目而视,送他一个绰号叫“苍鹰”。
此纪讲述了七国之乱的问题,不过我始终是有疑问的,晁错绝顶聪明的人,连他爹都知道的问题,为什么他没有给自己留条后路,或者再七国之乱的时候,提前给景帝打预防针,让自己免于灾祸,不至于,稀里糊涂就被重刑腰斩和灭族呢,他不应该这样的下场,说实话,有点可惜。
另外一方面,梁王终于还是被景帝嫌弃了,虽然有太后撑腰,但是走在景帝前面,梁王也可以说安心的走了。对外方面,匈奴的不断侵扰,给汉朝帝国很大的威胁,而现在大汉还处于防守发育阶段,没有主动发难,这一问题矛盾,逐渐不是和亲就可以解决,而需要用兵。
周亚夫文帝看上他,是因为他按着自己的规矩来办事,即使君王也不例外,军中这样做非常利于作战指挥上下一心而打胜仗,但是朝堂就不一样,需要灵活变换,就像去调查梁王刺杀案的大臣,回来烧了证据,和景帝说,梁王有罪,但没有证据,咋们马马虎虎就过去了,和窦太后说,梁王无罪,都是门客的主意。后者升官发财,前者,绝食而亡。高下立判。
喜欢历史的小伙伴不妨点个关注和赞,之后我也会定时更新,当然,如果您有自己的看法可以在评论下方留言,让历史充满生趣,告别你印象当中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