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整整八天的小长假,就要到头了。
感觉也没做什么。临近人生中又一重大事件的节点,这个假期便失去了它本该有的意义。没有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风尘仆仆地回家,没有悠闲自在地早上睡到自然醒,晚上嗨到天又明——在不得不争分夺秒努力的日子,“假期”,反而成了最累的日子。
我想起了暑假时和我一起学车的一位大叔。大叔是个很朴实的农民工,大多数时候都沉默,只是一脸憨笑。因为学车比别人慢些,总是耽误更多的时间,所以总是会给我们在旁边晒着太阳跟着跑的几个人买一瓶水。我不敢接,毕竟练车时间本来也是教练说了算。他笑着摆摆手,一把把水塞到我手里。我想,他还挺热情的。
一来二去,一起练车的几个人,大家彼此都变得熟悉起来。有几个学生和我一样,打着个伞,每天都要埋怨这天怎么这么热,时间怎么过得这么慢。一看他,短袖长裤,大半个手臂和光溜溜的头顶一起暴露在太阳底下,不曾做过一点点防晒措施。他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别人练的时候,他也雷打不动跟着车走,倒车、上坡,手里还比划着什么,应该是在记动作。我们问他,“大叔,你不热也不累吗?”
大叔摸摸头,“不累啊,这可比干力气活轻松多了。我就指着学车这几个月给自己放个假呢!”
我们一听,顿时惭愧得不行。
真的,论起“辛苦”,这世界上,谁不辛苦呢?有人晨兴夜寐,有人戴月披星。所有人都很辛苦地活着,为芝麻小事烦恼忧愁,也为家国大爱感动激励。
你眼中无比唾弃的东西,却极有可能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珍宝。
我忽然间感受到了自己的矫情与短视。这来源于我尚且还有退路可言。我的父母为我提供了好的生活环境,让我可以谈梦想,聊着什么时候去旅游、最新上映的电影哪部好看。
但是别忘了,人生中的许多经历,都是每个人必然要承受的。努力拼搏也好,混吃等死也罢,生活是最公平的,你付出了什么,它就会回报什么。无一例外,不论早晚,只是时间问题。
最深刻领悟到这个道理,是在早晨路过学校的秋明湖时。
因着小长假,我以为早上不会有人在那里或是经过,所以我选了这么一个地方作为晨读的最佳位置。没想到,等我到了那里的时候,已经有好几个人捧着厚厚的书开始背诵了。他们全神贯注,似乎与世隔绝,丝毫察觉不到旁人的到来。我不禁肃然起敬。让我惊讶的是,里面恰好有我熟悉的身影。那是一个个子小小的男生。平时学习神龙不见尾的,成绩很差,应该是不曾努力的缘故——上大学以来,我很少在课堂上看到过他。之所以对他印象深刻,还是因为他是学校滑轮社的社长,小小的个子,玩起滑轮来还挺帅——这大概就是“发光在别处。”
所以看到他竟然在秋明湖边晨读,我感到十分惊讶。小长假、早上七点钟,晨读,这几个词打死我也联想不到他身上去。但事实就是这样,他没有看到我,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隐隐约约听到一些陌生的词汇,我打赌那绝对不是我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哦,我大概猜到了,他是要重新开始。
我不禁更加佩服他,选择自己真心喜欢的,重新开始,这显然需要一种更大的勇气。
祝福他,心想事成!
努力拼搏是一件特别孤独的事儿。
不足与外人道也,只能自己品味其间的落寞与沮丧,害怕与心酸。在别人看来,大多是一腔孤勇的潇洒,和“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而给自己的,除了破釜沉舟孤注一掷的豪情万丈,还有深夜里痛哭流涕的悔恨断肠。
成功是他们的,越挫越勇也是他们的,而我只有迷茫,和嘴角始终消不下去的溃疡。
又想起了罗曼罗兰的那句话,老掉牙了,不过改喝的鸡汤还是得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每当我忍不住想哭的时候,我就把它拿出来看一看。这会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我所经历的事情,也许这个世界上同时还有成千上万的人也在经历着,他们的做法兴许还没有我好,我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也一定不会是最差的。就算完成不了,我也要坚持做到最后——凭时间都能耗赢呢!
当然以上想法太过于抽象化以及弱智,我想表达的只是——无论发生什么,这都是正常的。你不是反常,努力不是反常,辛苦不是反常,追求别人看起来或许是异想天开的梦想,同样不是反常。
马特·梅格在《活下去的理由》里说:“正常其实是主观的,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这个地球有70亿人,就有70亿种正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享受孤独的人。相反,从小到大,我最害怕的就是孤独。这也许是从小缺爱造成的对安全感越缺乏越依赖的表现。我一度觉得要是没有人陪我,我一定会死掉的。所以很多时候,哪怕三观不合、志向不同、目标不一致、没有共同话题共同语言,我依然死皮赖脸蜷缩在我认为的安全区里不肯离开。为此丧失过自己努力的权利,忍受着和一群没出息的人共沉沦,如同黑暗里的蛆,得过且过,不知人生意义为何——但这些都不能怪别人,是自己选择的。
自己害怕走出安全区,哪怕严格意义上讲那并不能算作是你的舒适圈;自己害怕他人的眼光,害怕他人的阴阳怪气与极尽嘲讽之可能,于是忍气吞声——这世界上能救你的,永远都只有你自己!
当我终于踏出第一步后,回过头我才发现,其实这么一路走来,我都是一个人过来的。
所以那些恐惧与害怕,不是我幻想改变后所面临的,而是我未曾改变时,每一分每一秒都亲身经历的。
我忽然想,要是我一开始就做出改变,我还会害怕吗?可是我不害怕的话,为什么要做出改变呢?
好了,到了先出现“鸡”还是先出现“蛋”的问题了。
想要得到什么,总要付出什么。
直到现在,我不那么惧怕孤独,不那么惧怕例外,也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我才体会到“发光在别处”的快乐与痛快——是一种自由的、骄傲的、无与伦比的快感,是一种大于生存或是毁灭的精神补充剂,是每天都比前一天更加坚定、更加努力的进步,与信仰!
愿你做自己的光,把世界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