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不会忘记》系列回忆录—— 永远的记忆

作者:郭蔚虹


题记:今精选部分老同志回忆文章,以《共和国不会忘记》系列予以在上刊发,献给七十年来在新疆地调战线上英勇献身的同志,献给七十年来在新疆地调战线上辛勤工作的人们。——编者

谨以此文纪念1958年南疆石油勘探中与洪水搏斗英勇牺牲的戴健、李乃君、李越人、杨秀龙、周正淦五位烈士。

1958年春天,为了在南疆塔里木盆地全面开展石油地质勘探工作,新疆石油管理局成立了塔里木勘探大队,组织力量,分两个战场开展了地调工作:一个战场是以地质队、测量队为主,在天山、昆仑山山前地带开展地质填图及综合研究工作;另一个战场是以重磁力、电法、地震队为主,在沙漠戈壁覆盖区进行地球物理勘查工作。

当时的地质队共有十一二个,但队长只有我和戴健两个女同志。戴健是我的同学,我们于1955年西北大学地质系毕业,刚分配到新疆时,戴健开始被留在地调处办公室当秘书。那时我们都乐意跑野外,愿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经受锻炼,而不愿留在室内,不做温室的花朵,认为跑野外光荣。戴健在办公室干了一个月,就要求跑野外,决心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的石油勘探事业,领导照顾她的志愿,批准了她的请求,让她回到了地质勘探队。后来戴健同志用宝贵的生命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写下了壮烈的诗篇。

1958年组队时,戴健奉命带队对依奇克里克构造进行地质细测,队号为113/58队。我奉命带队对吐格尔明构造进行地质细测,队号是114/58队。

吐格尔明构造位于库车洼地最东部边缘地带。我队在这里进行地质细测,比例尺为1:25000,并有213/58地形测量队配合测图。我队的实际工作面积为410平方公里,主要任务是测绘1:25000的地质地形图,明确地质情况,明确构造及其间的关系,进一步划分该区的中新生代地层,查明各层岩相变化;寻找工作区内的油气显示,并研究其产状和规律;根据已取得的资料,评价构造,并提出钻探依据。

工作方法是用地质——构造点法进行填图工作,并选择标准层绘制构造图,工作过程中还要和邻区取得联系,了解邻区地质构造情况。

01  组织队伍

野外地质勘探队伍,根据工作需要,每年出工前都要重新组建一次。按照统一的编制,一般地质细测队的人员配备是10人,其中队长1人,地质员1人,采集员2人,炊事员1人,测量员l人,测点组工人3人。但当时我们队是一个半队的建制,所以在人员配备上又增加了一个地质员,采集员大都由实习生代替,这样我们队当时共由14人组成。当时我队的地质员是姚德聚和钟家荣。姚德聚是我的同届同学,爱说爱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每次文艺晚会都少不了他的节目。钟家荣是1957年北京石油学院毕业的,个子不高,瘦瘦的,但爬山速度特别快、采集员和实习生有鲁晶、段亚惠、宋跃生、张汝佩、王长盈、李乃君、何孔照等7人。鲁晶是当年北京石油学院毕业的实习生,身体很棒,是体育运动员,很诙谐幽默,会演活报剧,人称他是“滑稽大王”,不曾想,“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沉重打击,后来得了癌症,过早地去世了。王长盈是当年北京地质学校毕业的实习生,个子很高,有1米8左右,身体棒,他是回民,他还是篮球健将,跑得也很快,大家给他送了个绰号,叫“锋钢”。勤工俭学学生有乌鲁木齐石油学校的王云吉和杨秀龙。地质工是维吾尔族,叫司马义,炊事员叫桑异卿,地质工和炊事员都是在库车临时雇用的。记得当时配合我们测图的测量队队长是陈昆峰、测量员有张功、金寿岳、杨荣章。

全队组建以后,我们进行了分工,互相密切配合,为了节省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每个人都兼做一项义务工作,如保管资料、领物采购、保管工具、管理伙食等,都没有固定专职人员,而是由大家分担去做,如伙食管理工作我们是按月轮流负责的。对这些工作大家都很乐意承担,把它当成应尽的义务,全队形成一个团结战斗的群体。

02  联合踏勘

4月12日,我们由乌鲁木齐出发到达吐格尔明工作区。

吐格尔明构造与依奇克里克构造,都处在塔里木盆地库车洼地东部山麓褶皱带上,两个构造紧紧相连,地层层序一致,构造类型相似,真可谓是两个“姊妹构造”。为了统一地质认识便于开展工作,一开始我们114/58队便与戴健的113/58队联合在一起进行粗略的踏勘,先是查看了依奇克里克构造顶部及东部的“红色地层”,接着粗查了吐格尔明构造的西部和轴部,并在塔克玛扎沟查看了元古代地层和花岗岩以及北翼的第三纪地层。此后,我们便分开在各自的工作区开展了工作。可谁料到,这次共同的粗查,竟是我同戴健的永别。8月15日,可恶的洪水吞噬了她和其他4人的生命,当年的细测工作还没有进行完,他们就为石油勘探事业献出了年轻的宝贵生命。

通过10多天的粗查,使人们对吐格尔明构造的地质情况有个概括的了解。就全区而言,为全露头区,构造轴部中生代地层形成低山区,构造翼部第二系地层形成高山区、河谷阶地及山麓区。全区地形恶劣、险峻,高差悬殊,断崖、陡壁发育,广布巍峨的山头和高耸的山梁与孤峰,山梁大都陡削狭窄,特别是在石膏层出露处形成陡坎、峭壁层,所以山区小路很难通行,多为陡崖所阻,只能是原路上去,原路下来,无捷径可寻。红色的山头陡峻荒凉,草木不生,石膏层的风化面延伸很广,形成许多重叠的斜面,太阳一照银光闪闪,另是一番景色。

03  天山脚下好地方

工作区内由于剥蚀作用强烈,干燥缺水,对植物生长不利,只是在有流水的河谷边缘才生长一些植物。以塔拉克河谷内的植物生长最为繁茂。工作区内发现的植物有野石榴、野玫瑰、毛桃树、杏树、苹果树、野葡萄、白杨、梧桐、苜蓿草、沙枣、红柳、芦苇、榆树、桑树、梭梭柴、芨芨草、柳树。动物有黄羊、狼、大头羊、兔子、秃鹰、花鸟、乌鸦、山雀、苍蝇、蚊子、小鹊、蜥蜴、鼠、喜鹊、牛、羊、毛驴。农作物有小麦、白菜、萝卜、韭菜,多集中生长在塔克玛扎西支沟,这里有一家维吾尔族老乡耕种几亩田地,春天园里的麦苗绿油油,鲜花盛开;夏秋时节杏子、桃子、李子、瓜果成熟,鸟语花香,真可谓是天山脚下的“世外桃园”。

以前,居住在塔克玛扎西支沟的仅有一家维族老乡,其他山沟没有人居住。夏秋季有不定居的牧民往来于天山南麓。1958年,随着山区建设的开展,煤炭调查队、石油调查队、石油钻井队、稀有元素调查队先后进入山区,并进行了煤矿的开采,这些都给山区带来了新的生机。

04  险峻而复杂的地质地理环境

工作区域处在轮台县以北,行政上属库尔勒专区轮台县管辖。轮台县是乌鲁木齐——喀什公路线上的交通要道。在物质供应上,大都在轮台县购买,水的供应来自阳霞河与塔拉克河。在工作区内,每隔4公里左右则有条东北向的大沟,沟内平时无水,可通汽车,便于骆驼运输。吐兹洛克沟汽车可直达天山伐木场。沟的两边都是陡崖,上山工作非常艰难,要翻山越岭,跨沟爬崖。从驻地到工作地点,路上要走6~7小时,收工回家时只能顺原路而行,有时天黑路险回不来就在山上当一夜“团长”。由于山区交通不便,给我们的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但我们迎着困难而上,顽强地坚持战斗。

吐格尔明构造的地质情况也很复杂。整个构造由中新生界地层组成,核心部分为元古界结晶片岩,并被花岗岩贯穿。靠近轴部为侏罗系地层,外围为第三系地层。北翼发育着一个大的正断层,使地质情况进一步复杂化。中生代地层由于砂泥岩胶结稍疏松,易于风化,常形成比较低的坡地。新生代地层中有很多粗砾岩和石膏层,由于坚硬不易风化,常常形成高大的山梁及峻峭的险峰。

该区地形之复杂险峻在库车洼地是闻名的,这里的中新生代地层都由高山深谷断崖陡壁组成,特别是北翼149号图根点高山尖处,海拔为2605.3米,高差达900米以上。在南翼第三系地层组成的山脉中,山谷两侧多成数百公尺的陡崖,从谷底难以上山,必须翻越好几个山梁才能达到。在山上又很难下来,当天回不来就住在山上。

在石蜡沟和塔克玛扎沟,曾遇到几处陡崖,是我们工区的险道,不得不用绳索或者搭梯攀援而上。我们除了带干馒头和水而外,还带了简单的行李,因此上去就更困难,必须将绳子紧结在腹部硬拖上去,没有相当的技巧是很难安全地过这个关口的。

吐兹洛克沟宽6~10米,两侧为直立的峭壁,高者达300—400米、有两三处的陡崖顶端,两侧几乎相连,好似城门一样。仰望巨石,似有塌落之势,令人战栗,我们给它起名叫“鬼门关”。

有一次,我们在塔克玛扎沟进行粗查时,遇到由白垩纪底砾岩形成高达几十米的陡崖,无法攀登上去,别处又无路可行。为了完成粗查任务,大家决心设法爬上去,群策群力,最后想出了搭梯子的办法。大家分头找来了粗木棒,从帐篷里拿来了绳子搭成了软梯,我们沿着软梯爬上去,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以后北麓的填图工作。每次来回都经过这条沟,沿着软梯爬上爬下,使我们体会到“自古华山一条道”的险境。

在地形复杂、险恶的情况下,我们也学到了对付大自然的办法。选择住处不把帐篷搭在悬崖下,以免石块倒塌而砸伤,更不能在距干河床很近的平台、阶地安置驻地,以防被洪水冲毁。下大雨时不能进山谷,否则山洪暴发,无法躲避,将会遭到洪水的冲击。

05  珍贵的小红旗

在整个工作区,尽管山高谷深,到处是悬崖陡壁,但同志们不畏艰险,排除各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完成工作任务。在作构造图时,我们沿标准层每隔200~250米选一个点,插上一面小红旗,以供测量队测出构造点的绝对高度,我们再按等高点圈出构造图。插旗子的工作,整整进行了两个月的时间。红红的小旗在山崖上迎风飘扬,在我们心中激起无限欢欣,它是我们心中的红帆,指引我们奋发向前。

当年的小红旗,20年后仍在我们心中飘荡。1987年,当依奇克里克油田地质科科长鲁晶同志带着实习生重踏故地吐格尔明构造时,特意爬到山上,折叠了一面小红旗寄给了我。这面小红旗经过20年风雨的洗刷,虽然已褪成微红色,近于淡白色,但却意义深远,无比珍贵,它浸透着我们的心血,记载着勘探队员的劳动成果,是一页鲜红闪光的历史。

06  第一次当“团长”

开始工作时,我们驻地在塔克玛扎西支沟。全队分了4个小组,每个小组两个人,我同李乃君一组,我们两个都是女同志。头一天出师就很不利,工作了一天,收工回来时,在山头上我们看到一条小沟,可直达我们居住的主沟、因此我们就沿这条小沟下山,可是小沟走完之后,突然遇到一个20多米深的陡坎无法下去,这时已是晚上7点多钟,天已黑了,再返回去也看不见路了。队里的人看我们还没回去,就提着马灯拿着电筒来找我们,一路走一路喊,我们听到喊声,就高声回话:“我们在陡崖上!”他们循声赶到,一看是陡崖,便把绳子扔给我们,但光秃秃的陡坎,根本找不到拴绳之处,实在无法下到沟底,于是我们就互相喊话,以消磨时间,到11点多,经再三动员他们才回去,我同李乃君便在小沟蹲了一夜。4月的天气,晚上还是很冷的,12点以后我们冷得难熬,就找了些梭梭柴,点燃了篝火直到天亮,我们才沿着上山的原路返回,到帐篷已是上午10点多钟。

此后,同志们怕我们两个再当“团长”,就把两个女同志分开了,变成3人一组。但是工作了几天以后,有的小组也想抄近路回家,结果又被陡崖挡住当了“团长”。这引起了队上的重视,经研究后决定把小组变成4人一组了。为保证安全,我们总是原路上山,原路返回,宁可绕道多跑路,也不冒险找捷径了。但是,对一般不深的陡坎,我们还是想办法越过去,3~4米陡坎我们用绳子拴着溜下去,有一次绳子不够长,就把水壶的带子解下来当绳子用。

07  山地工作法

吐格尔明地区,地质复杂,地形恶劣,出门就得爬山。走路的时间竟占去了二分之一,有时走7~8小时才能到达工作地点。我们因为成天爬山跑路,脚板磨起了泡,手掌磨出了血,裤子磨坏了几条。加之4~5月,从早到晚山里雾气腾腾,影响测量队远距离的测点观察,也影响了填图计划的完成。为此,6月初我们队与测量队成立了联合核心小组,紧密配合,制定了具体措施:一、多搬家,以减少走路的时间;在没有地形图时,先做其他工作,如丈量剖面,进天山找矿等;二、露宿山头,为了缩短走路时间,提高工效,加快进度,在每个工区的山头上,选择一个适合暂住又避雨的地方,带上老羊皮、干粮和一方铁桶水,住上一星期,一个工区填完了图再换另一工区。所选露宿的山头,先是测量队上去住,等他们测完地形图搬走后,我们再上去住,这样可以节省一倍多的时间。

08  以苦为荣

我们的野外生活很有意思,苦中有甜,充满乐趣。露宿在山头上,铺的盖的都是老羊皮,吃的是馒头或葡萄干包子。每天天一亮,我们就把水放在铝壶里,用梭梭柴煮开,然后把馒头烤热了再吃,吃完早饭就开始工作。晚饭后就在山头上打扑克,聊天,讲故事,爱唱歌的就放开嗓子高唱。但是我们在野外也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

有一次,我同王长盈、司马义露宿在阳霞河中游的山头上,还有一天填图任务就要结束了,可是我们带的水和馒头不够了。午饭后,他们俩回帐篷取馒头和水去了,我因工作未完就留下继续填图,晚上我一个人睡在山上,听着阳霞河的涛声,满脑子想的馒头和水来,找到我已是11点多了,我们吃完了午饭,又填了几个地质点就结束了该小区的工作。还有一次,王长盈、鲁晶和王云吉3人住在一个山头上工作,正是7月份的炎热天气,最后一天水喝光了,口渴得嘴唇都干裂了,实在忍耐不住,只好喝了尿才坚持下来。有一个小组的同志在回家的路上水喝光了,只好把沟里的泥巴挖深一点,等泥糊糊澄清后,就喝又苦又涩的咸水。在野外工作中,尽管困难重重,生活艰苦,但谁也没有叫过一声苦,而是以苦为荣,拼命地干工作,不计时间,不计报酬,一心为找油。王长盈个子大,脚也大,44码的工作鞋没有,为了不影响工作,两双球鞋都烂了,用布裹着,坚持爬山填图。我们的工作服只有一套,不到两个月就都磨烂了,补一补又穿上,谁也没有向领导伸过手再领,大家都能自觉地克服困难,全队一条心,拧成一股劲,千方百计地完成填图任务。

09  山野里的劳动竞赛

在野外期间,为了确保地质勘探工作顺利进行,我们根据上级的安排,结合每个阶段的任务,开展劳动竞赛和各项突击活动。小组之间开展了“插红旗”的活动,并及时进行评比,建立了光荣榜、光荣簿、学先进,赶先进,树标杆,搞得热气腾腾,使全队出现了新气象。大家干劲倍增,各项工作争着干,累活抢着干,齐心协力完成任务。同时还抽出一名同志协助轮台县找矿,培训地质人员,办地方工业。当时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我们提出了一些带有浪漫性的口号:“插红旗寸土不让,大跃进分秒必争,猛攻石蜡沟,横扫阳霞河,大闹油苗沟,苦战吉纳尔河,坚决攻下吐格尔明。”还在队部的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榔头一举划破晴空万里,铅笔一挥画出油田蓝图”。这些口号虽然不太切合实际,但那时,我们确确实实是在战天斗地,反映了我们50年代地质勘探队员积极向上,不畏艰险困苦,为祖国寻找石油的豪情壮志和坚强决心。

10  青春的奉献

吐格尔明区域属大陆性气候,变化无常。夏天炎热,冬季寒冷,六七月份还下冰雹。人们形容吐格尔明的天气就像孩儿脸,说变就变,晴朗的天气一忽儿就会乌云密布,大雨倾盆,或突遭冰雹袭击。

7月中旬的一天,钟家荣和王云吉收工回家时,突遇大雨,因路滑钟家荣摔倒水沟里,手表给冲走了,回到了家中像个落汤鸡似的。据说因为这场大雨,吐兹洛克沟涨了洪水,把沟里的一辆汽车冲了老远,汽车上的钻杆被冲走几十公里。暴雨的袭击给我们带来危险的讯号,就是这恶魔般的暴雨,这猛兽似的洪水,后来竟夺走了我们两个队员的生命,同时也吞噬了邻区三个队员的生命。

8月11日和12日,库车凹地连续下了两天大雨,致使山洪暴发泛滥成灾,尤以库车受灾最重,半个县城被冲毁,阳霞村受损失也不小。这是该地区60年来最大的一次洪水。那时我们队住在塔克玛扎沟中游,我们住西岸,测量队住东岸,眼看着洪水还差20公分就要上岸上了,在这危急时刻,我们把资料包好放在小木箱中,随时准备搬到山上。晚上更是百倍警惕,我们分成小组轮流值班,每组两人守夜3小时,值班时拿着马灯和电筒,随时观察水面是否上涨,还不时地和对面测量队值班的同志喊话。由于洪水的袭击,我们被困山中,管理局曾派飞机空投物品数次,有馕和饼干等食品。这次洪水过后,我们又搬到了塔克玛扎西支沟维族老乡住处附近。

8月15日,这是一个惊心动魄永远难忘的日子。这天早上,红日当空,天气晴朗。吃过早饭后,我们和往常一样都带上所用的工具出工了。我同姚德聚同志在轴部追断层,李乃君和杨秀龙在北翼填图。李乃君的手表坏了,我怕她掌握不好时间,临走时就把我的手表给她戴上。下午3时,突然狂风大作,下起倾盆大雨,半小时后,咆哮的山洪汇聚沟中,夹杂着羊粪、木棒、干梭梭柴等猛冲下来。波涛滚滚,来势凶猛,我们预感不测,赶快上岸回到队部,拿上雨衣跑到陡崖梯子下面去接李乃君和杨秀龙同志。左等右等不见他们下来,心里万分焦急。正在此时,住在下游煤炭队的同志跑来告诉我们一个不幸的消息,“你们队被洪水冲下来两个人!”我们立刻跑到下游,把洪水中的两个人捞上来,原来是李乃君和杨秀龙同志,我们立即把他们抬到煤炭队的帐篷内抢救,做人工呼吸,旁边点着梭梭柴,以保持温度。在抢救的同时,姚德聚同志骑着毛驴到阳霞镇浅钻队去请医生。医生来到出事地点已是晚上10点多种了,在医生的指导下继续做人工呼吸,又抢救了两个多小时,仍未见效。我们在场的人都失声痛哭。他们的裤腿还卷着,大头鞋也穿着好好的,但浑身都是伤痕,是被山岩撞伤的,青一块,紫一块的,估计是暴雨后他们走到沟中,突然山洪下来,无处躲避而被冲出10多公里,泥砂呛进肺部,无力挣扎而牺牲。他们就这样过早地走了。

夜里12点半,我同医生赶到阳霞镇浅钻队,用报话机向大队汇报,当时听汇报的是大队书记张帮杰同志,他听了汇报后,批评我们怎么不小心,并告诉我:“你的同学戴健和李越人也被洪水冲走淹死了!”并叫我们看好遗体,通知我们,过两天开追悼会。这是多么不幸啊!这沉痛的打击使我头晕、目眩,悲痛万分。我的同学、战友、朋友,为了祖国的石油勘探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把热血洒在天山脚下,我们幸存者要擦干眼泪,化悲痛为力量,加倍努力工作,完成他们未完的事业。第二天我们把李乃君、杨秀龙的遗体抬到塔克玛扎沟沟口戈壁滩平台上,搭了一个小帐篷,把他们安放在毯子上,每天黑夜轮流值班看守他们。晚上怕狼来了,就在帐篷外点上马灯和篝火。那几天,正巧岩石物性队508/58队路过这里,他们队长杨湘岳和其他同志还帮助我们守护了两天烈士的遗体。8月19日,大队派来了汽车,工会给烈士买来了新衣、新鞋袜。我含着眼泪给李乃君洗了头,换了衣;姚德聚等给杨秀龙进行了洗换,然后我们就把他们的遗体护送到了库车。8月20日,在大队部的院子里为遭受洪水遇难的5位烈士开了追悼会,当时参加会的约有300来人,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他们。院子里一片哭声,令人心碎。

到库车以后,我才听说戴健和李越人在洪水中牺牲是很悲惨而壮烈的。他们被冲出30多公里远,毛衣和鞋子都给冲掉了。洪水过后第二天早上才在沟口找到他们的遗体。据说,下大雨时他们还在依奇克里克沟中,雨后还想继续工作,多填些图,以致被突然袭来的洪水冲走。在这次洪水中,115/58队测点组的计算员周正淦同志也牺牲了。15日那天,他们测点组的人正在北喀拉玉尔滚北斜上工作,这个地区和吐格尔明地区一样,地形很恶劣,山沟窄,陡崖多。当天快收工之前,大家正在忙碌,狂风暴雨突然袭来,地形图被刮跑了,周正淦奋不顾身地去追地形图,不幸跌下山沟被洪水冲走。

11  英烈群像

在这次洪水灾害中,我们的勘探队伍牺牲了5位同志,他们为石油事业献身的精神与山河同在,永远激励着我们每个活着的人。虽然他们离开我们已经30年了,但每当回忆起那共同战斗的岁月,他们的英雄形象,血染的风采,就在眼前展现。戴健是湖南人,她是一个很好的女队长,事业心很强,办事认真,忠于职守,工作踏实,爬山填图赛过男子汉,牺牲时年仅24岁。李越人是1956年北京石油地质学校的毕业生,多才多艺,擅长吹笛子。每次文艺晚会他都吹上几支曲子,优美动人的笛声,给我们野外生活带来欢乐。李乃君是1957年矿冶学校毕业的姑娘,性情活泼,爱唱爱跳,工作很能干。我和她在野外同住一个帐篷,像姐妹一样。杨秀龙是1958年毕业的勤工俭学的学生,只有19岁,办事干练、勤快,脏活累活抢着干,学习刻苦勤奋,是个能干的小伙子。周正淦是从上海进疆的支边青年,喜欢学习,工作积极肯干,无畏艰险,是一个勇敢的小伙子。他们5人都是共青团员,最大的只有24岁,最小的19岁,正是青春年华。他们为祖国的石油勘探事业和西北边疆建设奉献了青春,用热血和生命为鲜红的团旗增添了光辉,成为塔里木盆地石油勘探事业的先驱者。为了纪念他们的英雄事迹,塔里木矿务局决定把戴健和李越人牺牲的山沟命名为“健人沟”。依奇克里克油田发现后,又在矿区建立了一座纪念碑,铭刻着烈士们的功绩,让人们永远永远怀念他们。他们与天山同在,与油田永存!

12  再接再厉,继续战斗

追悼会后,我们化悲痛为力量,怀着沉痛的心情休整了3天,振作精神,又奔赴工地开始了工作。我们全队怀着一个共同的心愿,要更加奋发大干,夺取新成绩,用实际行动来告慰死难的烈士。我们重新进行了编组和分工,通过紧张的工作,到10月份基本查清了吐格尔明的地层、构造、油气苗的分布及生储盖的组合情况。在塔克玛扎沟构造的南翼,我们发现了油浸砂岩、油浸的黄斑及条带清晰,油味很浓,砂岩为灰白色的砾状砾岩,厚层块状,厚度达9—13米。之后,在吐兹洛克沟的东边一条干沟中,靠近轴部的北翼,又发现了液体原油,油质很轻,呈褐绿色、我们收集了5公斤送到大队部化验,出油苗的砂岩厚达10米。我们非常高兴,给这条干沟起名叫“油苗沟”。后来我们又在此区陆续发现了许多油气苗。

到10月底,在这经过6个多月的野外工作,我们完成了410平方公里的地质填图、丈量记录剖面14条。采集标本1852块,在地层上划分出了老第三纪库姆克列木统的沉积,落实了两个生油岩系和4个储油层,查明了吐格尔明构造的形态和位置,属山前拗陷构造带。并证实这个地区油气显示极为丰富,油苗是多层位的,从侏罗系的碳质页岩层到新第三系的化学岩层都有油气显示,在地面上分布极为广泛。山上有油气苗,山下也有油气苗,计有阳霞河油苗、塔克玛扎沟油苗、油苗沟油苗、石蜡沟油苗等14处。我们还发现有两处气苗,在塔克玛扎沟以东的南翼及轴部,有强热的硫化氢气泉,气泉出自侏罗系标准砂岩层的底部,直冒热气,气温较高,并带有响声。夏季有很多老乡来此用气泉治病,晚上在气泉口睡上一夜,用热气熏熏,第二天就走了。据说能治腰腿痛。当地老乡称它为“神泉”。

在吐格尔明地区,我们还发现有低品位的铁矿和可供开采的煤、煤的质量很好,可以炼焦。此外,还发现有铜矿、褐煤、盐岩、石膏等矿。还有可作泥浆材料用的粘土层,当时的1439浅钻队就用这里的粘土作泥浆用。

13  油花织成的花环

经过全面的细测,我们对吐格尔明构造含油远景作出了评价。认为构造西部完好,生储盖配置合理,含油希望最大是储集石油的良好场所,并建议在西部开展钻探。后来分别在东高点及西高点各打探井一口,证实我们的评价是正确的,西高点获得良好的油气显示。1968年9月再次上钻机,之后钻浅井7口。于1969年5月获得工业油气流。我们的汗水没有白流,油花织成的花环展现在天山脚下,这是烈士们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硕果,它可以告慰烈士们在天之灵。吐格尔明出油的喜讯传开后,我们曾经在那里战斗过的勘探人员,激动得流出了热泪、尽管我们远隔千山万水,分散在四面八方,但我们的心都飞到了南疆塔里木盆地,回到了难忘的1958年。它变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鞭策和鼓舞着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开拓奋斗、勇往直前。

你可能感兴趣的:(《共和国不会忘记》系列回忆录—— 永远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