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开泰:以人为本的人文思考
以人为本是人文的核心意识,通过“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体现出来。人文属于文化主观的东西,是大脑理性化之后的精神产品,“善”为核心,“仁”为本质,“爱”为作用,“和”为追求。以人为本,首先要认识人、知道人,弄清楚什么才是人、人如何生存、人的根本需要等基本问题。不知道什么是人,不了解人的生存需要和根本利益是什么,就没有以人为本的文化。
按照进化论观念,人是猿猴进化而成的,和动物同宗。适应自然,人完成了形态的进化,有了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的形态特征。形态差异是生物彼此区别的基本标志,是适应自然的进化结果。所有的生物形态,之所以是今天的样子,是生命之神因应生存环境,“适者生存”得来的,若没有生命之神,没有生命之气,就是已有的形态也不过是死亡的形态,在人,就不能称之为人,只能称之为尸,或者某某的遗体。以人为本的人,活生生的人才正确,尊重人、关爱人的人文精神,只有落实到活生生的人才有意义。
一、什么才是人
就常识,什么是人根本无须回答,每个人都知道,你、我、他都是人,但上升到文化层面就不一样了,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认识。以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对人的认识就大不相同。
西方文化中的人,大致有3种情况: 1、灵魂与肉体相分离的人。《柏拉图对话录·菲都篇》、圣经《启示录》、奥古斯丁《神城录》,皆是把人划为两截,彼此分离,灵魂是灵魂,肉体是肉体,灵魂是理性所止之地,故善,而肉体是欲望冲动之源,故恶。
2、分 等级,有的是人,有的不是人,或者有的是好的、高贵的人,有的是坏的、低贱的人,或者是用物质财富区分的人,奴隶主、资本家和奴隶、无产者。公元前427年-327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最好的人是金子做的,次一等的是银做的,普通民众则是铜和铁做的。“汉莫拉比认为,为人或为奴是神决定的。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奴隶有‘奴隶的本质’,而自由人有‘自由的本质’,他们的社会地位不同,只是本质的展现。”日本也有这种情况,如“日本人被教导说,天皇是日神诞生的”19世纪,尼采也还认为,“多数者应当只是为少数人完成优越性的手段,不可认为他们有要求幸福或福利的独立权利。他提起普通人,习惯上称作‘粗制滥造的’,假如他们的受苦受难对产生伟人是必须的,他认为这件事就无可反对。”上世纪中叶《世界人权宣言》之后,乃至于21世纪的现在,这种意识还在一些西方人的头脑里根深蒂固,种族歧视、纳粹意识不时地沉渣泛起。
3、物质化、零碎化了的人。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学说,把人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个类别,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这样的认识更加深入,人从四体液朝物质实在的形态结构转化,从器官组织,深入到了细胞分子、基因蛋白,人基本上被零碎化、物质化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是活生生的人,原本怎么样,文化中的人就怎么样。如果要给人一个文化定义的话,很简单:具有人的形态的活着的生命体。这样的生命体称之为活生生的人,有呼吸、有饮食、有寐寤,有欲望、有思想、有情感,行走天地之间,来往社会之中,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五藏阴阳因应协调,以个体形式“自其然”地活着。
人的认识错了,人文就不存在了。人文的以人为本,是以活生生的人为本,不是体液为本,也不是器官组织、细胞分子为本。人从进化成人之形算起,在天地之间“自其然”地生存了约300万年,这300万年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才有了今天的我们。
也许有人会说,没有物质,没有器官组织、细胞分子能有人吗?没有人。但要知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是科技文化对人的认识,是解剖分析人的肉体形态之后的主观结论,并不是人本身。在活生生的人,细胞看不见、神经看不见、基因蛋白等看不见,这许许多多内藏于活生生的人体内的细胞、组织等,相因相应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一动皆动,一应皆应。在活生生的人,孤零零的器官、自行其是的细胞是不存在的。
二、何为尊重人
尊重人是人文的基础,但人文的尊重人,以活生生的人为本,不是以显微镜逻辑(依赖仪器、有着实验规范,具有直观性清晰、看得见、摸得着、能够数值化表达等特征的逻辑,我称之为显微镜逻辑)的认识为本。把显微镜逻辑认为的东西,作为尊重人的客观对象,文化就会丧失人文精神,临床医疗就会丧失人性。
和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比较,活生生的人这个东西是没有办法用显微镜逻辑来认识的,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男女老幼、生老病死,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性格修养、文化观念,无法确定;天地气交、社会人事对活生生的人的影响——有害的、有益的,内在的、外在的,物质的、情感的,动态变化,无法确定;……。
人活在天地之间,感应自然,顺应自然,因应天地的动态变化而调节,既有地域的差异性,季节气候的差异性,还有个体的差异性。由于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差异性,“之化之变”的不确定性,文化不能用理论去标准、去规范、去统一。理论是过去式,活生生的人是现在式,尊重现实中的人才是尊重人,关爱现实中的人才是关爱人。
现实中的人,和现实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样的联系,既有亘古不变的联系,如日月升降、四季往来,也有不确定性的联系,如气候寒热的微甚,社会生活的苦乐,竞争压力的大小等等。外界环境中的确定和不确定性的因素,活生生的人皆感应之、反应之,有余不足互补平衡,维护健康。如果对人的认识,是把人与环境相孤立,用静态化、规范化的逻辑方式获得认识,尊重人、关爱人的基础就不存在了。
现实中的人通过生命之应和外界发生联系。生命之应是《黄帝内经》确立的生命本质,应天之动,应地之静,应人事之劳逸,应自然之风寒暑湿,在固有的因应调节基础上,随机因应调节,成就活生生的人的生命活动。尊重人、关爱人的本质,实际上是尊重自然、关爱生命,落实在活生生的人。
活生生的人的是独立存在的生命个体,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所有生命体共有的属性,细菌病毒,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无不来自自然、顺应自然;社会属性是群居动物的基本属性,蜜蜂、蚂蚁,牛羊、角马,只要群居,就存在群居的相互关系。
自然属性在生命体没有太大差异,因应自然环境、顺应自然环境。社会属性就不同了,动物的社会属性是自然确立的,人的社会属性是文化确立的,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社会状况,不同社会状况有不同生活方式,和人发生不同的文化联系。若是人文主导的文化联系,形成人性的和谐社会,就具有尊重人、关爱人的社会风气,没有人文主导就形成野性竞争的社会,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胜王败寇。
如今的世界文化是科技文化、商业文化为主体的西方文化。科技文化以物质为本,商业文化以经济为本,都没有以活生生的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口号喊得很响,人文越来越重视,但文化之中没有活生生的人的主体地位,物质唯一、经济为先,活生生的人的自然属性变成了物质属性,社会属性变成了经济属性,以人为本异化为科技为本、市场为本。
文化对人的认识,不是活生生的人的认识,是形态结构的认识,是经济需要的认识,把生命需要等同于物质财富需要,把人类可持续发展等同于物质享乐的发展,在尊重人、关爱人的文化口号里,就没有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内涵,没有自然公平、生命公平的人文意识。物质为本、市场经济为本的文化发展数百年,环境污染浊流遍地,极端气候风狂雨乱,生态失去平衡,社会竞争激烈,丢掉了以活生生的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活生生的人和生存环境有着复杂动态的生命联系,市场经济的物质进步,不等于人文理性的精神进步。人有人之形,但没有人之神,猴子的灵魂支配着人的形态,尊重人、关爱人不过是野性文化的遮羞布。
文化种类很多,有物质文化、有经济文化,物质文化、经济文化是发展物质财富、增长经济规模的文化,类似于猴子等动物的尖牙利齿,属于力量型的文化。力量型的文化和动物的尖牙利齿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争夺物质利益的工具,不同的是,动物的尖牙利齿争夺食物,科技文化掠夺自然资源,商业文化竞争市场、谋求利益最大化。
以人为本的人,是生命存在的人,不是物质存在的人。物质存在和生命存在是两回事,物质存在是宇宙的普遍存在,生命存在是地球的普遍存在,宇宙处处皆物质,但并非处处皆生命,就是地球的近邻——火星月球上也没有生命。
可以肯定,物质不等于生命。物质可以分解,生命不能孤立,物质不灭,人有死生。文化是人类认识客观获得的精神产品,物质客观形成物质文化,生命客观形成生命文化,物质文化发展人类战天斗地的能力,生命文化树立文化的生命航标。净化人类灵魂,弘扬人文精神,掌控物质文化,是人文的价值和目的所在。
三、“生气通天”的人
抛开一切文化观念、理论逻辑、标准规范来认识人,人是活生生的人,是男女老幼、高矮胖瘦的人,都是在春夏秋冬之中生长壮老已,在社会环境中病衰康复亡的人,概括地讲,就是自然完整性的人,多维联系的人。
何谓自然完整性?从时间来讲,人的生命萌发于36亿年前,响应着四季寒暑、昼夜更替,从猿猴走来,经过了300万年风雨、饥寒的洗礼;从空间来讲,在天地宇宙运行的规定下进化,在社会人事影响下生活,沐浴着寒热燥湿的气候变化,感受着喜怒哀乐的人事情感;从形态来讲,任何脏腑器官、组织细胞、基因蛋白分子都不是孤立的,它们相因相应、协调变化,若是各行其是、相互分离,人就不存在了。
何谓多维联系?人生存于天地之间,来往于社会之中,不止因应于天地——宇宙日月运行、地理环境、“天地合气”的季节变化,还因应于社会——劳逸苦乐、生活环境、市场竞争、战乱和平等等。
天地、社会的多维联系是外在的,多种多样,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有的可以度量,有的无法度量,活生生的人都被动地适应。除了外在的,更重要的是活生生的人还有内在的多维联系,各种各样的器官组织、细胞体液之间,彼此相因相应,任何一个器官、一块组织、一个细胞,都和其它的器官、组织、细胞因应联系,一动皆动,主次变化,随机协调。内在的多维联系,既是能动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又是被动的——“生气通天”、“四气调神”。
活生生的人的多维联系具有不同于动物的特殊性,这就是文化的多维联系。文化的多维联系,是人特有的多维联系,虽然其它生物也受科技文化、市场活动的影响,不少生物因为人类文化活动——如农药、化肥等而灭绝,但和人相比,总体上要间接多了、少多了。
文化的多维联系,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生存联系——如教育、医疗,人和社会的生存联系——如报酬薪金、商场购物,人和文化的生存联系——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还有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存联系。如铁矿、铜矿、石油等自然矿产,通过文化变成汽车、空调等,就与活生生的人联系起来;空气、水源、食物在工业化的影响下发生了极大变化,没有自来水厂、没有食品检验,甚至没有口罩、空气净化器等,便可能对人造成伤害等等,都是文化主导下的人与自然的生存联系。
文化多维联系关系人类的生存远景,决定人类的生存状况。人文主导下的文化联系,以生存需要为原则,以生存环境为基础,在满足生命需要的前提下,进化人类精神,革除灵魂野性,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野性文化是力量型的文化,以物质利益为目的,提倡竞争、鼓励消费,没有尊重人、关爱人的文化理性。
四、医学人性的缺失
一个活生生的人,相当于一个多维联系的生命节点,内在的多维联系因应协调于外在的多维联系,实现“和”的最佳生命状态。人文的尊重人,有两个基本层面,一是个人观念层面,一是社会文化层面。
个人尊重人的观念,不仅体现在对人有礼貌、懂人情、会处世,还体现在对自己,有顺应自然的生命智慧,有“四气调神”的自觉行为,能够主动地维护自身的因应协调性,也就是具有爱自己的生命理性。
社会文化的尊重人,属于外在的多维联系,是文化与人的联系的重要内容,包括尊重人的自然完整性和自然生存环境,营造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和谐社会,文化的所有行为不干预、不介入、不伤害活生生的人。
活生生的人是自然的人,与自然的多维联系已有数百万年;人是群居动物,与社会的多维联系也都一直存在。让人类在适应了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是文化联系的基本要求,是文化尊重人、关爱人的实际体现。
文化联系不仅关系活生生的人的健康长寿,而且关系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医学文化是与人的联系最紧密的文化,通过医务人员的医疗活动,与活生生的人联系起来,最能体现文化的人文精神。医学的人文关怀,是医学文化的事,也是整个世界文化的事,任何一种医学,都是文化摇篮里形成的,文化没有人性之善,缺乏人文精神,医学就很难有人文关怀。
世界文化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中华传统文化及其中医学,一类是科技文化、商业文化为主流的西方文化及其西医学。
中华传统文化及其中医学,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把人当人来认识,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而形成的,思考人的本性,塑造仁义道德,以进化人类精神为己任,具有为活生生的人保驾护航的人性意识。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中的人,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生命差异的人。
在科技文化、商业文化出现之前,乃至于在西方文艺复兴之前,文化力量无法打开物质,没有实验室,没有显微镜,西方医学在无意识间,也具备了尊重人、尊重自然的人文意识,和中医学有类似的人文路线。“古代医家的人文观念,他们借助古代的人文知识认识健康和疾病现象与医学的原始形态(尚不独立)相关联,在本质上,是一种被动和无奈,但融自然科学萌芽和人文科学萌芽于一体的古代医学注重整体的观念无疑是正确的。”
科技文化兴盛之后,西医学并没有坚持这样的文化路线,特别是“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武装了医学,为医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使医学日益成为沿着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思路和方法认识并解决问题的学科,使医学形成了生物医学的观念和模式。”
“从培根、笛卡尔、伽利略等人所创立的科学方法及其运用机械力学的定量定性方法开始,对‘人’的忽视就在孕育其中了。高新技术这把双刃剑作为‘第三者’介入医患之间时,病人就成了疾病的标签,是肉体的物质、是CT图像、是基因;而活生生的完整的人消失了。对生命缺乏敬畏感、情感的缺乏和公理完整性的破坏引发了池田大作的感概:‘医学越是具有直接左右人的生命的力量,医生如何运用它就成为大问题。医学的力量如果妥善运用,就可以给人类带来无量的幸福。但若滥用就很容易破坏人的生命。’因此现代医学应该重视人的价值,将病人看作一个完整的病人,借助人文科学来理解和解释人的疾病、病痛和死亡等。而不是将人作为满足科学好奇心的对象,应重视临床医学的技艺性和艺术性、注重医患情感交流。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而不只是医务界的任务。”
科技文化基础上的医学,理论是实验理论,逻辑是显微镜逻辑,临床是人机对话的临床,医生看见的不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多维联系的生命,而是病灶、指标、特殊影像等局部的器质性改变,治疗通行拆卸式、对抗式、补充式、替代式,人变成了“机器”,身体变成了医学和疾病斗争的战场,活生生的人自身的生命能力基本被忽视了。
在这样的医疗理念之中,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越来越差,罕见病越来越多,病菌抗药性增强,病毒变异周期缩短,大有焦头烂额、一败涂地之势。
五、人文价值的反思
《大灭绝时代》:“人类有了以形象和符号来表达世界的能力,也就有了改变世界的能力。而巧合的是,这也恰恰是毁灭世界的能力。”E·O·威尔逊指出,“如果说在人类的发展道路上存在任何危险的话,那也并非是在人类自身的生存问题上,而是在于实现了有机体演化的终极反讽——在人类通过自身的心智实现自我认识的那一刹那,生命就已经毁灭了它最美丽的那些造物。”
我曾经读到BBC中文网站2016年12月14日发表的刘易斯·达特内尔的文章,“如何应对世界末日,重建文明”,文章假设人类遭到猛烈的病毒袭击,绝大部分的人死亡,物质文明完全被摧毁,劫后余生幸存者,如何让人类再次繁荣昌盛的设想。文章设想的还是物质繁荣之道。不可否认,劫后余生的首要问题,是保证物质需要,可是在物质丰富之后,如何才能避免再次毁灭呢?文章没有思考。为什么物质极大丰富了我们会灭亡?为什么医学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活生生的人经不住细菌病毒的侵袭?这个问题不想清楚,找不到一条正确的文化道路,未来的人类依然免不了重蹈覆辙。
人类世界,“站在物质文明的发展来说,时代愈来愈进步;站在人文、道德、精神来讲,愈来愈堕落,是退步的。”物质繁荣,改变不了人的猴性,无法形成尊重人、尊重自然的人文精神。在竞争的物质社会里,文化追求物质利益,不进化人的精神,物质繁荣了,生活科技化了,人形之中依然是野兽灵魂,而且比野兽还坏。
猴子没有文化,豺狼虎豹没有科技,它们的力量完全在自然掌控之中,而人有文化,科技力量巨大无比,自然无法制约,在这种情况下,人不净化灵魂,不克服本能的野性,就无法实现人性文明,科技文化在无人性的人手里,就会制造出毁天灭地的恶果。
《周易·系辞下》:“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文化对于活生生的人的价值,不是物质财富,不是奢华生活,而是《黄帝内经》确立的“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和“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而“无有终时”的生命价值。
文化本来是人发明创造的,是应该为活生生的人的生命服务的,但现在沦为了物质贪婪、享乐挥霍的手段,这就是“文不当”。“文不当”则凶,要避免“文不当”,人首先要有人性之善,克己复礼进化精神,有仁有义,知足知止,形成掌控科技文化、商业文化的人文理性。目光短浅,迷恋物质财富,贪图物质享乐,科技文化就是野兽的尖牙利齿,没有生命航标,没有为活生生的人的健康长寿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服务宗旨,以人为本喊得再响亮也是假的。
人文的掌控实质是人性的掌控。“拿《易经》的道理来讲,无论科学发展到什么程度,运用科学的还是我们‘人’,也就是科学被人类利用。但是现在很可怕了,也很不幸,人已被科学所利用了,……。就今天的发展来看,人类的浩劫恐怕快要来了。”人被科技文化所掌控,无法阻止浩劫的发生。唯有“用人文拯救医学,用人文医学拯救人类生活方式和文化取向”,也许还可能阻止浩劫的发生。
人文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掌控世界文化,为文化指明生命的前进方向,确定文化正确的发展路线。失去人文的掌控,没有以活生生的人为本的生命宗旨,实际的临床医疗中,人不在了,不仅拯救不了医学,还阻止不了人类的浩劫。科技文化失控,人成为了被改造对象,电脑芯片植入、纳米细胞、转基因等,如同温水煮青蛙,出现了用科技文化改造人,取代人的发展趋势。
转基因生物人似乎还没有多少人担忧,但对智能机器人消灭人类,已经有不少科学家忧心忡忡。斯蒂芬·霍金在2014年前曾经对BBC表示,发展全面的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的毁灭,2016年10月19日晚间,在剑桥大学举行的“未来智能中心”的开幕式上,再次表达了自己的这一观点。尤瓦尔·赫拉利也认为,“人工智能的领域还希望能够完成在计算机二进制的程序语言上创造一种新的智能,像是科幻电影《黑客任务》或《魔鬼终结者》,就都预测着总有一天这些二进制语言会抛下人性给它们的枷锁,而人类想要反扑的时候,它们就会试图消灭人类。”
人类面临大灭绝的威胁,能否可持续发展,成为了许多有识之士十分担忧的问题。虽然根据考古科学,物种灭绝从智人在地球上迁徙就开始了,但在进入文化社会之后,其灭绝的速度加快,规模空前,有了科技文化、商业文化之后更是如此,以至于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生物多样性大厅中的一块展板上这样写道:‘我们正处于第六次大灭绝之中,这一次的原因仅仅只是人类对于生态地貌的改变。’”科技文化不知人、不懂生命,发展失控,人类如何避免自取灭亡?(黄开泰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