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研修同学张立新老师

我和张老师的缘分开始于绘画分析的课程,当时对张老师的印象很深,她很困惑为什么自己没办法跟着老师的冥想的带领,而看到画面,并且把它们呈现在画纸上。当时觉得张老师很认真,现在觉得,她可以这么直接的表达自己的困惑,也是一种力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这同样也是一种坦诚。

后来,我们接触越来越多,我也越发的感觉到,张老师对我的吸引力,我看到我们身上同样直来直去的地方,虽然张老师老是提醒我,她比我大很多这件事,可是我从来没在她身上感觉到代沟为何物。心里一直觉得她是一位可爱的大姐姐。内心干净又充满童趣。笑起来也是很有感染力,孩子般的。

后来,有机会和张老师一起体验李进香老师带领的欧卡牌课程,我们在一个小组里面。我当时抽出来的牌,触动了我过去的一个情结,我在小组里面表达了这部分,(当时雅琴老师作为我的带领者,让我体会到了那种润物细无声的陪伴,现在想起来依旧心里暖暖的。)张老师作为观察者,一直陪着我,结束之后,她给到我的反馈,我现在还记得。当我可以对一位博士(张老师是化学专业的博士,现任青岛大学的化学教师),一位老师,说出自己曾经在学业上的遗憾,自己曾经对自己自暴自弃的经历,我的第一学历是专科,然后自考的本科……这一直是我心里的一块石头,一直没放下。其实自己说出来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自己是很脆弱的一个状态,让我意外的是,张老师一点没觉得这是个事儿,她的回应是如此的尊重,不是任何的技术,也没经过任何的修饰,出自于本心,也出自于本能。一下子帮我打消掉了我所有顾虑担心的那些负面的思维定势般的结果。现在写下这些的时候,我意识到那份既定的结果来自于父亲曾经对我的失望和不接纳。我对自己的那份不接纳和评判也来源于此。

我当时对张老师表达了感谢,可能她并没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我想今天把这件事她写下来,以此再次表达一下我内心的这份感谢。当遇见李克富老师的时候,老师的一句话让我深有体会,咨询师对来访者最终的影响,一定是人格对人格的影响。在这个例子里面,我感受到了这句话。

我们后来有了很多机会的接触,我也一直跟着这位我心里的大姐姐,一路走着。在初级研修的路上,我们结伴而行,又一起去听认知的课程,(也是在这个课上,我看到了张老师的理性,和我的感性,于是我暂时放弃了认知疗法)然后又看着张老师,参加了中级研修,自己开了自己的“博慧心理”的工作室。一路稳稳的,坚定的前进着,没有犹豫,决定了就是决定了的果断,不纠结,不像我,总是被情感左右。每次我这样说的时候,张老师总会说,我二十年前也这样,刚刚今天早晨,我说了我很多事情,会不好意思,张老师也对我说了同样的话,“二十年前我也这样”。不知道张老师二十年前是不是真的这个样。我现在在这,边写边笑,越发觉得这是个可爱的人。

很多事情,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知道自己不知道,到知道,再到成为了习惯的浑然不觉。我想提醒张老师的是,稳定的人格,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可以支持到来访者的,未必我们一定要经历过来访者所经历过的痛苦之后,才能真的理解到对方,对她痛苦的逻辑的理解,也是种共情,让来访者看到另一种选择和可能性,也是疗愈。有时候影响就是在这样互动的过程中发生的。

这篇文章一直在我心里酝酿,起笔的动力源于今晨我和张老师之间的互动,又一次从张老师身上,我看到了执行的力量。这一点穆老师也深深的影响和触动了我,这力量源于生命本身。能有幸和大家相遇并且同行,真心感谢新阳光心理,也感谢李克富老师。

昨天晚上的一件小事,也让我很欣慰。女儿对姥姥说:不试试怎么知道呢?于是姥姥在女儿的鼓励下,帮女儿尝试了一款新的发型。这是孩子姥姥从网上看到的,觉得好看,又觉得自己不会。我们家的系统也在一点点的变化当中。我也愿意和张老师一起,把我们所学到的,经历过的人生经历和更多的人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研修同学张立新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