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做好事的人,真的就是心地善良之人吗?

作者:晓辉

明朝嘉靖年间,有个江西人姓俞名都,字良臣。他博学多才,十八岁就考上了秀才。平日里他教书授徒,而且教人行善事。可是,他却七次应试皆不中,而且所生的五个儿子居然死了四个,剩下的一个也失踪了;所生的四个女儿也夭折了三个。俞良臣的妻子非常伤心,还哭瞎了眼睛。他们的生活也愈加贫苦潦倒。

俞良臣想不通的是,自己一生并无重大过失,且行善多年,为何屡遭天谴?心中实在愤闷不平。于是,在他四十岁那年,他在家中写了疏文,求灶神代他向上天倾诉不公。

在他四十七岁那年的除夕夜里,他正与妻儿凄凉的坐在家中悲叹,忽然有一个老者到访。言谈之中,老者向俞良臣说道:“你总觉的你这一生行善却得不到该有的善报,因此愤恨不平。事实上,你的恶念实在太多了,行善时又只是沽名钓誉,心中并不真诚。疏文中满纸的怨天尤人,亵渎上天,这样不但得不到好回应,可能还会受到上天的惩罚!”

俞良臣听后反驳说:“久闻冥冥之中,行善上天必有记录。难道我做的善事都只是浪得虚名?”

老者告诉俞良臣,他所谓的放生,只不过是随众附和而已,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善心,别人不提他是不会做的;而且家中锅里照样还不是煮着鱼、虾、蟹。要说不妄语,人们都称赞他口才出众、谈话妙趣横生,但他的言谈中却总带有伤风败俗的话语,甚至舌锋凌厉,却还自以为敦厚简朴。再如邪淫方面,虽然身体没有去犯淫邪之罪,但一看到美丽的女子,必定目不转睛,心生邪念,却说自己终身无邪色、可对天地鬼神而无愧。

老者并告诉俞良臣,其实他多年来并没有真正做过一件善事,在私下独处时,心中完全被贪、淫、嫉妒、自傲……等恶念头所占据。这样下去,只怕要大祸临头,哪能有什么福报呢?

俞良臣听后惊恐万分,跪地痛哭流涕,从此决意真正痛改前非,从内心当中祛恶行善,做到“表里如一”,并且为警惕自己时时心存善意净念,自号为“净意道人”。

在俞良臣五十岁时,他高中了进士,受聘赴京。而且后来还找到了走失多年的儿子,一家人终于团圆。此后他天天行善,时时检点自己,并亲自写下他的遭遇,传于子孙。八十八岁时,俞良臣安详辞世。

俗话说:“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行善之人必须是发自内心真正的善良,才算是真正行善积德的好人。如果心中全是恶念,害人之念,外表做的再冠冕堂皇恐怕也是有目地而为之。君子修身之道,一定要光明磊落,表里如一。

行善非是真行善,只为沽名钓誉来。神目如电无所欺,净心修善得福报。

(资料来源:明朝《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常做好事的人,真的就是心地善良之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