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粽子

本周迎来了端午节,作为中华传统节日,一定有美丽的传说。

相传战国时代,有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叫屈原,可他实行政治改革的主张始终不能实现,最后被削职流放出去。后来楚国亡了,屈原十分痛苦,纵身投入江里自尽了。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叶子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小朋友们听过了传说,深深同情报国无门的屈原,也想体验各种各样的习俗纪念他,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悬艾草,赛龙舟,编五色绳,还用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了王字等。

一项又一项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目不暇接,可是光吃粽子满足不了孩子们,这不,我们请来了志愿者妈妈来教小朋友包粽子啦!

孩子们都摩拳擦掌等着参与我们的活动,亲手包粽子,孩子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过一个意义非凡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一片片粽叶,堆成小山的糯米,色彩斑斓的红枣红豆,让孩子们无比的高兴,“这些材料都是干什么用的呀?”“用叶子包起来,米是主料,搭配红枣红豆做馅,用绳子捆住!”

大家认认真真学着粽子的包法,“记住哦,从这里折叠,卷成一个小锥子,底下没有孔才不会把米漏掉呢!”孩子们一遍遍尝试,妈妈们耐心的手把手教,很快,稚嫩的小手包出的人生第一个粽子。

图片发自App

虽然小朋友可能包的粽子不是很好看,但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小朋友的动手能力,而且也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动手的自豪感!

随后,大家分配好任务,大家摩拳擦掌开始包粽子。每位妈妈都用不同的方法教给孩子们尝试,有的是立体的锥形,有的是平平的三角,还有的是四四方方的粽子。

大家卷起泡好的粽叶、填米、放蜜枣、压实、包裹扎紧,家长们熟练地包着,小朋友们在一旁也有模有样地学了起来,虽然有的粽子包得还“不过关”,但是手把手的和老师还有妈妈学习,孩子们都很开心。自己动手的东西意义非凡,到了下午加餐分粽子的时候,孩子们也吃的格外香甜。

你可能感兴趣的:(端午节的粽子)